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信仰缺失及重塑之道

2022-03-03 05:31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信仰

陈 祯

(丽水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认为,“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学术和思想的传承者,也同时肩负着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和服务社会的时代重任。师德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高校教师教育的是有独立思维和独立个性的学生,教育活动也从单向变成了双向。[1]教师应在教育活动实践中将自身道德认知与教师道德认知统一结合起来,并在教育活动里增强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的情感,从而提升教育境界,升华教育信念,对教育的神圣使命产生深刻的理解。教师个人德行与职业不可分割,道德高尚、品行端正才足以成为学高、行正的世范。中国传统文化对万世师表的推崇,诠释了教师职业和德行关系的理想状态,也奠定了师道尊严的崇高性。为人师者不仅要真正认同“道”,还要践行“道”,以完满的德性实施“无言之教”。基于个人修养教师形成自然权威,传递、践行和捍卫社会主流道德,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发挥道德教化的渗透性,引领学生的道德成长。

一、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信仰的内涵及价值研究

(一)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信仰的内涵

如果将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之说古来有之,孔子有万世师表之美誉,认为师德要“有教无类”,教师应不分学生的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进行教育;师德要“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在追求真知和传授真知的路上永不倦怠;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用自身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韩愈在《师说》里也论述了求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并将师德阐释为传道、授业、解惑。

在现代社会,师德建设是对高校教师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提出的最高要求,是身为高校教师应当遵守的一种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2]教师要言传身教,只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才有可能成功培养一批思想品德优秀的学生,才能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学校道德风气。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断加强高校师德教育师风队伍建设,培养高层次素质师德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在新时代背景下,师德的内涵是坚定对教育事业的信念,从而师德立身、教学、施教、育人,引导学生明道、信道,开启学生智慧,引导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学子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而影响他人。

(二)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信仰的价值

1.师德信仰能够夯实高校教师“自律意识”

师德是他律性道德,坚定的师德信仰将与个体道德认知融合,成为外在行为的显现。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有言:“知行合一”,意在阐释认知与行为的相互促进关系。师德认知指导着高校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使教师逐渐对教育产生感悟,这种感悟进一步融进教师自身道德和价值观念中,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并完善,最终完成师德与自身道德认知的融合。当师德彻底融合进个体道德体系时,师德会品格化、气质化,教师变得自律,会自觉遵照师德要求而行事。所以,师德可以约束并规范教师的行为,并最终使教师在履行师德规范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师德所要求的职业道德品质。

2.师德信仰能够唤醒高校教师的内在动力

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建立在教育工作的成果上,而良好的师德可以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从而促进教育工作得到圆满结果。大学是一个多功能的学术场所,如果高校教师仅仅关注在学校中参与研究和教学的情况及工作成效,而没有对自身师德建设加以更多的关注,久而久之教师对自己教育工作的意义认知就会模糊。有了师德信仰,能帮助教师解决教育工作中的角色认知问题,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支持;有了师德信仰,高校教师对社会的服务才会符合公序良俗。所以,师德信仰增强了教师自我效能感,提升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成为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3.师德信仰能够提升高校教师的精神境界

教师是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复合者。高校教师不仅要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还承担着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工作,因此,扮演多重角色、曝光程度高的教师势必要具备明显高于其他社会成员的美德,接受多方面的道德评价。在道德舆论的压力下,违背师德的高校教师将付出沉重代价,甚至被高校教师群体排斥,失去生存和生活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要具备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公平、平等、仁爱、尊重、耐心等美德。[3]教师需要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利,这也是为了适应创新型社会的需要。要完成这些要求,高校教师需要坚定师德信仰,提升高校教师的精神境界,在职业生涯里孜孜不倦地追求扎实学识,秉持仁爱之心,在教育工作里怀抱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大爱情怀,在科研工作里求真务实,在社会工作里服务社会。

二、高校教师师德信仰缺失的具体表现

(一)师德信仰缺失,弱化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

高校教师缺失师德信仰,也就导致其对教师职业和使命的价值认同度较低。当高校教师认为师德仅仅是一种对教师行为的规范和约束,那么师德就不能内化,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也会淡化。倘若高校教师缺失了师德信仰,那么施教理念——把教育看作是什么,会在价值取向和得失成败上陷入迷惘。教师的劳动具有重复性,有时会使教师认为自己站在讲台上的工作价值和一般重复性劳动无异。如此,大学生就会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师热衷于照本宣科式的讲课,应付差事般地与学生交流或说教,不再关注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精神世界。缺乏师德信仰的教师育人意识就会淡泊,有的对学生缺少关爱,坚持“我说你听”“我管你服”这种单向而粗暴的教育方法,有的甚至侮辱、体罚学生。大学课堂变得机械而教条,衰减了教师内在的职业尊严与理念,致使高等教育目标无法实现。

(二)师德信仰不足,削弱高校教师道德价值认同

师德可以看作是指导教育的智慧。因为教育的本质是追求真善美,无善就无德,无真就无智,无美就无艺。而师德就是肩负相同使命的教师群体的价值认同;师德先行,指引着师智和师艺。高校教师价值认同是高校教师共同的价值观,失去师德信仰的润泽和扶持,高校教师自我道德价值认同将不再保持更新与完善,不再认同科研创新和追求真善美所倡导的冒险精神,变得人心涣散,转而认同“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老老实实、明哲保身”这些浸染在传统文化里的德行。[4]如此,高校教师的道德价值认同明显变得阻塞僵化、单一偏激。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也是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高校教师的这种被削弱的道德价值认同,还将传递给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造成他们在专业化与创造性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核心竞争力的缺失。

(三)师德信仰淡薄,弱化高校教师的自律意识

如果师德信仰淡薄,缺失了使命感和价值认同,就容易造成高校教师丧失自律,对本职敷衍了事。高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一直是光彩的,可是近年来,很多新闻报道某些高校教师政治观念不强,在课堂上发表具有偏见的言论,造成负面影响;或者将副业视作主业,不再对本职工作投入过多精力;部分高校学生反映教师上课照本宣科,知识陈旧,方法呆板。淡薄了师德信仰,那么“课堂”在教师眼中沦落为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课只为应试目标,认为只要学生考得好、能顺利毕业、上课不出问题、不受学校处罚就无碍。在这种错位的思维趋势下,很多高校教师对职业不再热爱,不再愿意过多投入精力;对学术不再严谨进取,对自己的要求逐渐松懈,终有一天滑落至最低标准。如此,高校教师的师风修养和人格魅力变得庸俗,自律、自重、自省、自励这些本应师生共有的品质变得稀缺。

三、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信仰的重塑之道

(一)强化引领作用,明确师德信仰教育目标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认为师者应有的担当。教师职业的劳动性质决定了教师需要具备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认知,有“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的职业态度,强调教师要终身学习,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5]师德是各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必须遵守的普遍规则,以职业道德规范的方式来表达和调节相关道德关系,是教师作为“道德上的合格者”从事教育职业的前提。

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视,并将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目标明确化、制度化。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应当融入高校组织纪律的建设工作里,设置细化准则,用硬性指标规划师德师风的具体内容。一个对教师事业不热爱的人,如何能够坚持师风师德做好学生的表率,因而高校要力争做到对每个教师的师德现状都能心中有数;针对实际问题认真剖析、深刻研究,关心帮扶教师的个人成长,提升教师对师德的重视和认同;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做到开会必提师德师风,有反面典型必传达到位,发现违规问题必落实到人。

(二)发挥示范效用,构建师德信仰教育体系

教师自身言行一致,才能真正影响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实现立德树人。高校教师要坚持亲身示范,将师德思想和师德行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礼记》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在高校中,师德应当是全体高校成员、全体教育工作者都要具备的价值理念。首先,身为上者,当带头示范,营造积极的教学和科研氛围,并在不断反思和总结中改正和调整,完善自身的师德,如此才能带领教师明确什么是师德,怎么符合师德。其次,把优秀和骨干教师的先进师德思想经验加以提炼,让教师在实际行动中得到参考而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可以建立高校教师群体师德实践面对面交流的渠道,给予教师实实在在的培训,加上教师自身的不断进取,使自己的师德认知快速地成长起来,争做领导满意的教师,学生欢迎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

(三)激发自觉意识,调动自我提升内驱力

《国语》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向好发展就像登山一样艰难,向坏发展就像山崩一样迅速。所以,高校教师的师德修行重在每一天的自律自觉。每位高校教师都应树立“修师身、养师德”的认知,因为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重复的教育劳动里,唯有自律方可有效提高自身师德文化修养。教师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陶冶,以修炼和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师语、师情,并将这种行动形成日常自我约束,鞭策提升师德修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为高校教师师德自律提供了许多智慧和方法,是培养师德的内驱力。在日常行为里,通过自律严格规范言谈举止,自省过失,方能不断进步,努力提高师德修养,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知行合一是自觉的,也是终身受益无穷的。

(四)建立师德准入与考核机制,夯实师德信仰塑造基础

重塑高校师德体系,需要从教师入职做起。从教师入口处把关,在招聘引进教师的考试中增设对应聘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核,结合应聘者过去表现、奖惩经历、第三方评价来综合考察,促进教师准入机制更为标准更为有效,从源头将“另有目的”的教师排除掉。所以,对入职教师要严格考核评价,这将是打好师德信仰的基础。

首先,建设并维护师德信仰,需要激励机制褒奖优秀教师,形成良性循环。高校要注重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评价的首位,在对教师职务评聘、考核评价以及绩效考核的内容里增加师德师风的考评内容,并采纳一定量的学生评价意见,增加考核结论的可信度和效用度;将师德师风考核纳入教师绩效评价和奖励评价的得分评判标准中,成为教师收入的影响因子。[6]其次,建立考核体系后,要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对师德成绩考核不合格者将在职称评审、期满续聘、绩效奖励等环节被否决;学校劝诫并督促师德不合格者改正;对师德失范者严肃处理。

(五)增强舆论保障,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气

高校应自上而下自觉、自律地践行师德规范,建立师德考核体系,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受多元社会思潮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教师可能存在教育理想动摇、职业道德淡化的问题,个别教师言行不端,甚至违纪违法。因此,在校内形成倡导优良师风的氛围,也是提高教师师德素质的可行途径。只有帮助教师坚定信念,提高思想道德觉悟,才能使教师成为大学生的真正导师,自觉抵制和过滤违反师德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将对教育事业的信仰内融于心、外化于行。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因此,在高校以外,也需要引导社会共同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四、结语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教师是国家脊梁的造血者,是民族薪火的传接人。而师德是教师与学生、与社会形成良好关系的保证。师德的提升既要靠自律,也不可忽视他律。既需要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形成的“自律”,更需要以外在制度和规则、环境风尚来实现教师基本言行规范的“他律”监督。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不仅重视素质的提升,也时刻以规范的制度来要求自己,崇尚优良的师德师风。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有责任把自己塑造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新时代优良师德师风的教师。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师德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