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提高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教学探讨

2022-03-03 05:31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中华传统

艾 军

(黑龙江大学 应用外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一、研究背景

现今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问题愈来愈凸显了全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紧迫性,各国命运息息相关,中国人民需要积极参与世界多元对话,用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帮助其他国家深刻理解和积极解决全球性问题,并给予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无数事实证明只有世界各国紧密合作,全球才能取得合作共赢的最终胜利。这种共赢不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与教育和文化同样密不可分。如何在世界各国共赢中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言人之言,达人之心”,实现情感共鸣和文化互赏互鉴,交际者是否具备跨文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体现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阶段,尤其是对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来说,跨文化能力不仅具备全球视野,同时还要兼有本土情怀和中国智慧。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包括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在中国每个高校和各个学科专业“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当今的外语教育也只有能与我们本民族的发展有效融合到一起,才能在培养具有中国情怀、较高人文素养和兼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栋梁的同时产生更好的协同效用。大学生不仅要能够引导海外民众深刻了解中国国情、人文历史和社会习俗,而且可以同时展现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亲和力。因此,面对全球复杂的环境,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兼收并蓄,积极促进全球跨文化交流,使当今具有国家意识的跨文化能力研究更具现实意义。而在实际教学操作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跨文化能力研究仍呈现碎片化特征,同时也缺乏系统性,因此进行纵深研究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跨文化能力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1]只有深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才能更好完成传承和发扬的伟大使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P25)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解释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界定为:一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建功立业过程中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的思想。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二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行为方式。三是中华人文精神。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以及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等中华人文精神,可以促进人们和谐共处、鼓励人们崇德向善。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韦伯曾经说过,“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撑事业成败的无形的文化精神”,[3](P15)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国人内心存在着的强大而有力的文化精神。

(二)国内外学者对跨文化能力理论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从多角度界定了跨文化能力的内涵,对其维度的理论研究也很深入,在定量方式制定能力培养策略及评估等方面达成许多一致观点。他们从能力构成要素、发展模式和互动模式等多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其中包括:技能、态度、批判性跨文化意识和知识等“欧盟模式”,态度、文化知识和移情等层次的“金字塔模式”,基于跨文化知识、技能、意识和态度等能力维度的“敏感发展模式”,还有学者强调了跨文化能力的有效性和适切性。[4-7]

国内学者从跨文化能力理论和培养等多方面研究并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如:通过全球意识、文化调适、知识及交际实践四个维度构建跨文化能力;将跨文化能力定义为知识、技能、意识和态度四个层次,并构建了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评价量表等一系列测量体系。[8-9]近几年,对于跨文化能力的理论研究更注重本国文化认同感的相关调查,如孙有中教授将跨文化能力培养界定为六个具体方面:首先做到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在此基础上提出跨文化教学即思辨(Critiquing)、反省(Reflecting)、探究(Exploring)、共情(Empathizing)和体验(Doing)的CREED原则,努力培养具有中国文化情怀、多元文化观和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10]

基于以上对跨文化能力内涵的探讨,本研究认为,在此研究基础上,可以继续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跨文化能力,为“讲好中国故事”所需的学术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此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三、提高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教学探讨

首先,从意识维度来看,大学生要先牢记和加强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国家利益意识、国情认识和求同存异的中华人文精神,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外语教材内容一般都是选取文化、教育、家庭与社会等典型问题,重点围绕人性、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诸多文化价值观主题,大学生要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深刻体会“人性本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集体主义价值观”等核心价值观思想。与此同时,教师能用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能用自身的爱国主义、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等言行感染学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学生进而能够上行下效,耳濡目染,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将会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进而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实现教学目标。

其次,努力加深中国底色,涵养中国情怀的态度维度。大学生要一直保有对不同文化和行为的尊重、积极和包容的态度,以开放的眼光和兴趣体验跨文化适应过程,主动参与跨文化全球会话与交流互动,这样在面对不同国家的文化时,才能更好地展现中国智慧,更好提高跨文化能力。

再次,重视知识获取层面。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一直被假定为“深谙中华文化”,这导致他们相关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同时教学中涉及到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等中华文化内容也相对匮乏,这也是现今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原因和意义所在。大学生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尤其是深层文化结构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进一步充实和填补学生母语文化的内容及相关实践,理解中国进而沟通世界。阅读经典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大学生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和前提,是为他们在今后跨文化语境中真正发挥母语文化优势的敲门砖。

最后,扩大跨文化技能维度,大学生对不同情境所采取的行动能力缺少充分的历练和经验,但是多数大学生都很认同技能的重要性,普遍觉得应加强跨文化差异敏感性能力、跨文化交流误解时的协商能力、交流技能和了解异国受众实际需求的能力培训。因而需努力探寻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和易于理解的语言来诠释中国文化,培养全球化交流能力,更好介绍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成就,并且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同时,在交流互动中提升质疑与反思中西文化差异的能力,不断锤炼自身清楚解释本国文化和解决冲突的能力。总之,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加速互动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大学生要饱含国家情感,认同把中国故事讲好,给予“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中国智慧、中国声音和中国答案”,[11]更好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跨文化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