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2022-03-03 13:14马亚丽杨晨林
学语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减布置作业

□ 马亚丽 杨晨林

所谓“双减”,是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是不论如何,作业始终是绕不开的梗,它是教学效果的检验。可是,当前作业布置乱象丛生,许多学校作业仍然存在质量低下、负担过重以及管理失效等问题。对于初中语文,更是重灾区,抄抄写写,机械单一的训练实在费时费力,效果甚微,学生们负担甚重,苦不堪言。要想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就要寻找新的作业改革出路。笔者认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要讲究五个结合。

一、读书与写作结合

减少单一的书面作业,同时丰富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发挥作业育人的功能。“双减”之下的作业,将更加注重实践性、体验性、趣味性和有效性。以语文为例,过去有大量的抄写作业,包括生字词、古诗词等。这一类作业,在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但需要避免机械重复,形成有理解的积累,但也要丰富作业的形式,有写有读,读写结合,既能加强积累,也能缓解压力。正如培根所说: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

比如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这个单元是新闻知识,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课《新闻二则》后,掌握了新闻基础知识后,可以这样布置作业:

1.填空: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消息、特写、通讯、评论、报告文学)狭义的新闻是指__________(消息)

2.请自主阅读一则消息,并找出消息的六要素。

这两道题目的设计,从内容上看,是对课堂知识点的巩固,对新闻的概念和要素的温习;从形式上看,既有书写的内容,也有阅读的内容,读写结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省时省力,并能学以致用,比纯粹的书写的作业高效。

二、单一与多元结合

在过去,教师们希望学生能够熟练答题,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重复性的作业,以期熟能生巧,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这样的作业却让学生对学习索然无味,纯属完成任务,做作业时心不在焉,幼稚低级的错误很多很多。现在,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事业接班人,“五育”并举,让学生全面发展。事情万物是多元化的,我们的生活也是多元化的,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语文是母语,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布置作业时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将各学科知识融合,由单一与多元结合。

例如,在学习了第一单元之后,了解新闻的各种形式之后,正值2021年诺贝尔奖名单公布之时,于是抓住契机布置作业如下:

1.观看关于“2021年诺贝尔奖”的新闻联播。

2.搜集关于“2021年诺贝尔奖”的新闻、包括消息、评论等等。

3.开展新闻讨论会。

这一次的作业内容丰富,由一则消息拓展到各类新闻体裁,由单一的“写”走向多元的“看电视、搜集新闻、开展讨论会”,这样的作业学生兴趣极浓,效果极好。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将语文渗透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作业需要“五花八门”,既要有书面的作业,也要有口头的作业;既要有“学”的作业,也要有让学生“玩”的作业;既要有听的作业,也要有看的作业;这样多元化的作业,调节学生身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生在写一写、说一说、做一做、玩一玩、听一听、看一看的过程中学习,就会觉得兴趣盎然,不再畏惧作业。

三、统一与差异结合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生活经历不同,阅读体验不同,理解层次不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日常教学和作业布置中,应结合学生的差异,区分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思维培养、日常训练,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特别是学生到了八年级,心智发展也分了层次,表现出的差异更加明显,如果作业设计再一刀切,难免会让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又吃不了。所以,在作业布置上要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情感体验、文学素养和质疑思考的能力兼顾学生差异性。既有统一作业,也有分层作业,基础薄弱的学生可加强基础性训练,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延伸拓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比如,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这个单元是新闻知识,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课《新闻二则》后,掌握了新闻基础知识后,可以这样布置作业:

1.文中有一些词语,让你充分感受到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你能找出来吗?说说看这些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2.探究型问题:回想一下你接触过的新闻,它们有什么相似?有什么不同?(老师提供资源支架,除课本新闻外,还提供报纸、自媒体等多平台上的多篇新闻稿)

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面向全体学生来布置,但是针对第二个问题可以分层提出要求。

对于思辨性强的学生,可以抛出主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交流讨论,他们自己就可以发现新闻在语言风格上的不同和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甚至还可对已有的新闻进行分类。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回答前一个问题后,能够回答出新闻的共性,不能体会不同新闻的异处,老师可以设置两个抓手:

(1)新闻一定得是严谨平实的语言吗?能不能像故事一样有趣味性呢?

(2)我们平时看新闻时,可以看出作者的立场吗?

所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的要求不同,然后对于学困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关爱,他们的作业有时需要面批,可以帮助他们答疑解惑,扫清学习中的障碍,让他们不断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能够抬起头来走路。

四、检查与展示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写道: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也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仅进行结果性评价,更要形成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在已知评价后进行学的调整,老师进行教的调整,逆向思维,以终为始,更有利于活动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学生素养提高。

作业的设计布置与检查批阅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是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是改进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在作业的批阅过程中,在多方充分评价的基础上,将优秀个案进行展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其他同学一个示范,一举两得。这样,既有统一的检查,从定量上来评价;也有个例的展示,从定性上评价,将检查与展示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辅成,其效果是卓著的。

比如,在学习完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两则》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后,布置作业如下:

新闻采访

要求:(1)根据兴趣确定主题,选择小组。

(2)采访提纲的撰写,注意采访对象、采访时语气、采访要点和采访效果。

(3)小组内选择最优采访提纲,进行展示。

这项作业的呈现形式就需要“展示”,然后让学生们自己评价,谁的作业最好。语文学习注重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训练,这样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既锻炼了胆量,也锻炼了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展示”作业,会极大地调动工作的创造性,积极地设计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体检到小组合作的乐趣,体会到作业展示的快乐。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交流作业批改经验,展示教师的作业设计成果,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创设真实情境,学生主动学习,不再以师生问答作为唯一的课堂形式,是“双减”政策后课堂教学的趋势所向。制定方案、在操作中遇到难题、想出方法、运用方法解决难题,这正与科学研究的几个步骤——猜想、实践、思考、总结相契合。在做中学,以活动为中心,学生不再需要老师督促去学习,反而像游戏中攻克关卡一样,一关一关解决困难、完成任务,在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群中,思维升阶,自主完成学习。

评价指向了课堂,在以上评价体系影响下的课堂,老师乐教,学生活学,是理想的教与学状态。逆向思维,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终为始,开拓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新思路。

五、书本与实践结合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要有目的地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课内勾连课外,将学与用结合在一起。比如,在教学完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以后,布置如下作业:

制作新闻小报:结合时事,小组合作,将上次作业“新闻采访”中的各类新闻稿整合起来,模仿报纸制作新闻小报。

这项作业,其实三个步骤,首先“新闻采访”,观察身边的小事,或者最近的时事,选定采访对象,制定采访提纲,实地采访人物,整个环节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然后写新闻稿,锻炼学生的整理材料以及写作的能力;最后,制作新闻小报,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版面及栏目,锻炼筛选整合信息、鉴赏优劣以及思维能力。这样的作业,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生活,一项作业激起了满池涟漪,把学生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变成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无论是何种作业,如果变成简单的当堂训练、题海战术,只会消磨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学要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在语文作业布置方面,要沟连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写道“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要求语文作业的布置,要加大实践性作业的比重。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的特质决定了其作业的内容、形式和评价不能以单一的标准来要求。在作业内容上,可以资源拓展,也可以方法指导,书本与实践相结合,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不是知识的简单识记,同时注重学生的层次差异;在作业形式上,可以更加丰富,除了设置的思考题,还可以任务为载体,驱动学生参与相关活动,动笔与动口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在作业评价上,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自评与互评、个人评与大家评、学生评与教师评等多种评价并行,综合评价,制定评价量表,定量评价而非定性评价。语文作业的统一整合指向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打破了单一学科、单一领域的框架,关注学生系统化知识结构与系统思维的形成。

以上是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活动·探究”是本单元的学习形式,所以本单元直接以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作业的布置也以此为基准,由浅入深地有辨析度、有梯度、有深度地设计作业内容,让学生在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其他的单元也有如此操作的可能性。比如七上第一单元的写景散文,也可以统一整合到一起,先上单元起始课,接着或分篇阅读、总结,或类比阅读,最后上单元整理课,将这一单元甚至课本外的散文联系在一起。再如八下游记单元,也能以同样系统的形式进行。宏观角度阅读,学生的系统化思维、类比思维等高阶思维在此过程中养成。还可以使用项目化形式,在项目筹备、推进过程中,学生大脑中的语言板块、艺术板块等不断被激活,综合阅读、综合写作、综合表达的能力有所锻炼。

总之,当前“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作业负担情况,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双减”其实不是减作业,是减去那些成为“负担”的作业,多而无益且受累的作业。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五个方面,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学生层次的差异性,评价的多元性,作业设计的生活化,真正减去负担,提高课堂实效,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双减布置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