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房子》的生命意识

2022-03-07 12:11宋雯心
剑南文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凸凹李冰房子

□宋雯心

编者按:《水房子》是四川诗人、小说家凸凹2022 年3 月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部长诗集,长诗约4000行,诗集由“序诗”“上游:水之房基”“中游:水之房体”“下游:水之房顶”“后记”,以及序、跋和附录构成。诗集扉页文字为:谨以四千行长诗 《水房子》献给伟大的李冰和世界的都江堰。凸凹此前曾用小说为李冰写过传记《汤汤水命》,这次的《水房子》是用诗歌为李冰写的传记。作品勾古连今,集诗艺性、思想性、科普性、稀缺性、收藏性于一炉,呈现出其独有的文化价值景观与儒释道同构的精神情怀。诗集一出版就获得各方好评,被新华网、作家网、中诗网、川观、封面、红星等媒体重点报道。同时,业界专家也纷纷予以高度评价。

关于凸凹的长诗《水房子》(春风文艺出版社2022 年3 月),学界已有一定的研究。相关研究发掘了该诗集中李冰的“诗人”形象以及凸凹的“历史意识”和“史诗追求”。然而,相关研究较少关注《水房子》中生命意识的体现及其现实意义。在4000 行长诗《水房子》中,凸凹不仅赞美了蜀都山水的壮丽与炫奇,借对水意象的象征性描写寄托天人合一思想,思索人与自我、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更是充分挖掘个体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从自然山水中领悟到深刻、通透的生命至理,构筑起现代人的精神家园。诗人凸凹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以朴素却生动的笔调描绘具有人文关怀的生命体验,在自然古朴的意境中将理性的生命哲思娓娓道来。

“生命意识”一词意蕴深厚、影响深远,在西方,它被表述为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以及萨特的“自我意识”等,西方学者们重点关注了“人类的无意识现象及生命存在本身”(杨守森)。而在中国,郝素玲、鲁新轩认为生命意识是“对生命怀有一种强烈的自觉性意识,它表现为对生命自觉地关怀和热爱”,童盛强认为它是“人类对自我存在价值的反思与认识”。杨守森则认为生命意识是“具有了意识活动能力的人类,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感知与体悟,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切与探寻,具体体现为生命体验、生命思考、生命策略与生命关爱等等。从性质上看,又可分为原初生命意识与文化生命意识两个层级”。正如英国哲学家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到的人类的两类印象:“第一类印象包括全部感官印象和人体的一切苦乐感觉;第二类印象包括情感和类似情感的其他情绪。”这里的“第一类印象”“第二类印象” 分别与原初生命意识与文化生命意识大致对应,本文所指的生命意识主要偏向于后者。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 “上帝已死”的生命困境与精神危机,在蔑视权威、推翻偶像后流落到精神的荒原,空虚感、寂寞感、失落感也随之而来。现代人亟欲找寻精神家园与文化故土,以此寄托新的人生目标、信仰与希望。在此背景下,生命意识作为自我意识觉醒的具体表征,不仅包含对个体思想情感的尊重、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关注,也包括对人生的反省态度与对社会的理智看待。卡西尔认为:“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可以说,对人生的审判与生命意义的追寻有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诗人凸凹为了追求完美的生存方式与理想的生命形态,在长诗 《水房子》中回溯历史、反省生活,从传统与现实的交汇点中找寻命运新的突破口。此外,他还将生命意识和文化意识进行交融,发掘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文化根源,反映出整个历史、民族、文化的普遍性精神追求与审美意志。值得注意的是,生命意识因往往与死亡意识相连而具有一层悲哀阴郁的底色,海德格尔曾说过:“日常生活就是生和死之间的存在。”但凸凹在《水房子》中生动鲜明地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命意识。他继承以人为本的精神传统,诗意地追问理想生命的存在形式,发现与重塑民族灵魂。尼采指出:“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凸凹在诗歌《水房子》中积极寻求解决现代化困境的路径,并试图构建以山水为蓝本、以人文为精神的新的价值体系,以此呼唤美好的生命形态,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事实上,生命意识不仅包含对人类生命与精神的重视,更是涵盖了整个自然、宇宙里的一切生命形态。中国文化自古强调宇宙普遍生命意识,人、动植物等都是生命的具体体现形式。《管子·五行篇》记载:“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宋代哲学家张载也曾说过:“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关怀与博爱精神,“仁爱”“以民为本” 等思想也已内化为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现代人在继承人文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马克思也说过:“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说来也是无。”凸凹在继承人本主义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如何实现生命的完善与人性的保全,从而达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解。

总之,在凸凹的生命意识中,他不仅将自然山水作为崇拜、歌颂的对象,将生命哲理融入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也大力赞扬了蜀守李冰治水的丰功伟绩,歌颂个体在面对变幻莫测的大自然时的智慧、勇气与伟力。凸凹的诗歌《水房子》具有含蓄典雅的古典韵味与开阔通达的生命意识,他笔下的山水具有诗意化、哲理化的鲜明特征与丰富深邃的象征意味。其中,自然之山水不仅给予人们生的希望与灵的颤动,也象征人生道路上的困难、艰险与阻碍,给予人们丰富的联想。该诗集作为“书写山水的当代范例”(耿占春),具有丰富深邃的哲理性、时代性与思想性。此外,凸凹的生命意识具有鲜明独特的文化特征与现实意义,发人深省、意蕴无穷,对当下的文学创作与文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凸凹的生命意识在《水房子》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他在诗歌中表明了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与敬畏自然的思想主旨。首先,其诗充满对大自然的礼赞与感叹,展现出天人合一的宏大宇宙观。中国人自古就有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思想传统,正如《周易·易经·乾卦》中所记载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在效法自然的庄子眼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凸凹则强调人们应该在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正如蜀郡太守李冰顺应自然的发展,创造了治水奇迹:“我把蜀水不叫蜀水,/呼之有一种水,呼之你的水。/这有点像大禹出蜀:/导九河、划九州——/大家就把中国称作禹域。/或者发起水的冲锋。/流水不腐。有一种水也是后来者的水/那么多水官、水师和堰工/在补水、岁修、记述,/和飞沙走石。我一次次走在离堆的堰功道上,/石头一尊一尊排开、垒筑;/水声绽放,露出眼睛和呼吸。”凸凹以李冰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人格典范,李冰心思如水纯净、意志似水坚毅,在艰难曲折的治水过程中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缘木求鱼,煎水作冰”,最终成就了“古往今来,只此一例”的治水奇迹。

其次,凸凹表现出对山、水、自然等的崇拜,即对生命的崇拜与赞颂,并在其中寄托着生命存在的深切体验。中国自古便有“山水有道”的思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凸凹在《水房子》中处处体现“水的哲学、美学与逻辑”,他认为“宇宙中所有物源中,最有诗意的物质,就是水。水本身就是诗,动也是,静也是”。凸凹理智地意识到“水有万物之形之态,之大之小,之远之近,之喧之静,之善之恶”,人们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外,水看似柔软无骨,实则无比坚毅,“水写的字只有水认得。/水写的字比大山的骨头硬。/只是我们至今也未能勘破皮肉的掩护”。凸凹在《水房子》中从山水自然的视角出发挖掘生命哲学与人生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发与感悟:“看见有一种水在时间中涌流——/那么多你,赶着浪头,/一路护航,滴水不羼。/有一种水拒绝另一种水/让我们的脑袋从不进水,/生活安逸、滋润,大小日子过得一点不水。”在凸凹心中,“最好的房子是水房子。/房顶是人字形的。房基是人字形的。/连飞在水中的鸟也是人字形的”,水房子是独一无二的珍贵存在,“它在人类的经验之外,想象之外/和时间之外”,它是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证明。

第三,凸凹在诗集中表明了对宝贵生命的珍惜与爱护、对永恒生命的追求与向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土地资源对广大农民来说尤为重要。但我国古代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与险恶的自然环境威胁着百姓的生命,引起人们对死亡的忧惧。卡西尔说过:“人用以与死亡相对抗的东西就是他对生命的坚固性,生命的不可征服性,不可毁灭的统一性的坚定信仰。”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人们无法停止对永恒生命的追求与向往。李冰在两千多年前组织修建都江堰时,以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为前提,避免“物化”自然与异化生命,在探索自然生命奥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丰功伟绩恩泽世人、代代相传。总之,凸凹对山、水等自然生命的推崇与赞叹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对生命的热爱、崇拜及浓厚的生命意识与真切的生命感受。

凸凹执着追寻美好人性与理想的生命存在方式,用诗歌的方式将真实的心灵与丰富的生命体验展现出来。凸凹在人性层面进一步挖掘时代心理与民族心理,其恢宏广博的生命意识超越、升华了芸芸众生对生命长度与物质条件的浅薄追求,物质终将腐朽,唯有精神永存。此外,生命的荒诞感来源于个体生命的短暂与个人力量的渺小,为了追寻理想的生命程式与恒定的价值标准,凸凹细致刻画了以李冰为代表的英雄人物及其理想的生命形态,带给读者深刻的启发与感悟。

首先,凸凹笔下的水具有灵性,是对生命意识的抽象,它代表善良、美好的品性,也是坚持不懈、奋勇拼搏等美德的象征:“有一种水,是处低而居的水/也是逆流而上的水——/能够从脚踝往上爬,成为上善和唇齿之依。//地球上,没有一条河流可以穿过沙漠,/穿过沙漏,/有一种水可以。//有一种水是清浊皆善的沧浪之水;/蜀水中的蜀水;/天底下最重要的水。”在古代中国,爱水、敬水的先民充分借助水的力量改善生活,郡守李冰更是针对古代蜀地非涝即旱的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水方案,修建利国利民的都江堰工程,解救了“饥渴的人民”与“水淹的人民”,并“传递一清二白的多彩丰年,曲水流觞”,功盖千秋、恩泽万代:“时间上千年、上千年证明:你的命,水的命/都在一种水里活着。/水与命,有过命的深刻与亡命的旋涡。”当人民不再担忧自然灾害带来的祸患,世世代代傍水而居的人们享受生命的幸福与光泽:“人民可以躲在水的后面抵御水/或者发起水的冲锋。”

其次,凸凹认为由于时光的飞逝与生命的短暂,有志于立德、立功、立言的仁人志士必将从自然山水中得到深刻的启发与感悟,不断努力提升自我修养,培养光明磊落的崇高品格,提高生命的品质与质量。以李冰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极具责任心与使命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李冰正是因为出色的功绩与正直的品性成为了当之无愧、名垂千古的历史名人,其人其事也被《太平御览》 记载:“蜀郡李冰凿离堆,通二江,益部至今赖之。”李冰对水的特性了然于胸,主动向水学习其优良的品性:“向水学习;//涝知道,旱知道;/清浊知道,冷暖知道——/就像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血/是否滴漏、流失、病变;/第一时间知道/日月星辰,阴阳五行,是否照耀山水运程。”在李冰的勤恳治理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所谓天府之国/就是水打门前流过,自给自足,/所有的粮食、爱情和诗歌,都是水念的经。”水是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有一种水/出自一座身体的大山,/一座灵魂的大山。”灵动纯净的水带来了富饶肥沃的土地资源,也滋润了人们干涸寂寞的心灵世界。

第三,凸凹将理想人性与崇高的生命样态寄托在刚正不阿、心系天下的李冰形象中,将他看作大公无私、品德优良的中华儿女的象征。李冰为了造福百姓,英勇征服了穷山恶水,“祖居的阳平山,房子是水做的;客居的中土,房子是水做的”。凸凹借对水意象的象征性描写主要赞颂了李冰治水的历史功绩,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在《史记·河渠书》 中记载道:“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绘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水房子作为李冰功绩的重要象征,被凸凹赞誉为“一座多么奇妙多么滋润的房子”,他对蜀守李冰深情地赞扬道:“你走到哪里/水做的房子就跟到哪里。”神奇独特的水房子“既是修来住人的/又是修来住水的。/是人的家园,又是水的乡土。//水在里面过滤戾气,清洗情绪,/蓄养干净的语言,通顺的句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实上,水房子不仅属于创造者李冰,也属于千千万万的百姓:“这是一幢小得只住得下一个人,大得不能比喻的房子。”李冰爱民惜民,心胸像海一样宽阔:“但水房子再大,大得都能装进大海了,/也只能住在你心里/——全世界只有你的内心才能住下。”此外,“一方山水养一方血脉”,凸凹发现阳平山的水与李冰“同气息,同胎记,水乳交融”,李冰大公无私、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也深深影响了每一代人。凸凹认为李冰的美好品格如遥远、神秘的 “晶化过程”一样“明亮,干净,闪闪发光;/低调,冷静,透明至无”,其丰功伟绩值得后世赞颂。

凸凹的生命意识还体现在诗歌中对自我生存方式的反思与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凸凹站在历史的长河上反思人生,无限追怀与感慨古代的风流人物及其丰功伟绩,其诗歌思古叹今、言古察今。但凸凹并未一味沉湎于往昔的光辉与荣耀,而是将目光放长远,立足于现实人生,不断思索自我境界与生命品质的提升,其诗充满积极乐观、昂扬进取之精神。凸凹也具有一种超脱意识,超然物外、寄情山水,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生命与自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首先,凸凹联系现实、关怀社会,从历史的角度发掘了生命意识的深刻内涵,即个体生命能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得到升华与超越。可以说,与亘古不变的山水相比,个体生命显得渺小又脆弱。匆匆流逝的时光使苏轼不禁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也使凸凹联想到生命的短暂易逝。当唐代诗人李白发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喟叹时,千年后的凸凹则站在波涛滚滚的江边沉思:面对无尽的时空,没有永恒的物质,只有伟大精神不朽,“流了两千多年”的水“还在流——即便时空叛乱,依然波澜不惊”。李白在把酒问月时感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苏轼不甘心地追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杨慎也对无情时光的飞逝感到无可奈何:“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滚滚长江东逝水”,在凸凹看来,岁月的变迁沧海桑田,“时间的脾气却是一再改朝换代”,“严丝合缝,滴水不漏”的水房子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无所畏惧:“来吧,不管什么样的水——/血色的,固体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都来。/既然是水,哪能被水淹没?”光阴匆匆流逝,但伟人李冰的治水功绩不朽:“有一种水是海拔统筹指挥的水。/闭着眼,水走出水,沿着海拔的曲线与路标往大海里走。/这个海拔,大地和能量的海拔,正是你自己。正是你自己/永不停息的心跳的高差。”

其次,凸凹不忘生命的本源,认为“水”是生命的主宰、万物的起源,也是自然之母:“水,这唯一的主宰,/鱼化了又扼杀了多少生命的母体。”万古不变、川流不息的“水”象征着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人类与转瞬即逝的宝贵光阴:“人类始于猿还是始于鱼?/在一片汪洋都不见的混沌世纪,/水边。捣衣的女子坐石而歌。/世界在歌声中漂浮,沉沦,几起几落。”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生如一条奔流不息、变幻莫测的河流,“水在两扇门里蘸着时间写字”,人们虽然看不见时光,却能感到它从身边一分一秒地流逝:“有一种水/从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八字上过水,/流了两千多年,还在流。”水赐予了人民生命,它始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旨与关心的话题,“每一条河流都滋养着一群人民。/有什么样的河流/就有什么样的人民”。个体生命也许会消融于历史长河中,但人类的集体生命却如江水般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第三,在凸凹的生命意识中,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水也是历史的见证官:“一碗水镜,反映了/所有王朝的全部勃兴与衰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匆匆流逝的光阴如流水般令人难以把握、捉摸不透:“所有的河流都是相通的但我们通通抓不住。”凸凹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流与捉摸不定的命运,心中飘过一丝无奈、惆怅与忧虑:“河流带来人类/带走人类/河流向来都在我们计算中/但我们抓不住。”凸凹认为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水始终默默无言地为人民贡献自身的力量:“人民到水边的距离/与生命等长,与嘴唇等宽,与心跳等高。”他强调人们应该向水学习遇事波澜不惊、心平气和的本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守自己的职责,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无畏人生的风雨:“但即便爱情失水,比喻跑漏,/天还是高,地还是远,水依然长流。” 水作为永恒精神与生命的象征,见证了时代的更迭与历史的变迁。

综上所述,凸凹的生命意识告诫人们虽无法把握神秘莫测的命运,却能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与理想信念,掌握、运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独有的贡献。凸凹的生命意识从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角度理性思考个人生活与生命的意义,带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启迪与遐思,丰富了现代诗的创作与理论建设,为生命意识的诗性书写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与有益的启发,对后世的社会发展与精神文化建设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结语

总之,凸凹在诗集《水房子》中表明了鲜明深刻的生命意识:第一,以天人合一为思想主旨,表达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第二,以水意象为象征,寄托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哲理,呼吁人们以古代的英雄先贤为榜样,不懈追寻崇高的抱负与理想的生命存在形式;第三,及时反省自我、找寻生命的意义,不辜负宝贵的时光与生命,追寻属于自己的信仰之河。

事实上,诗人凸凹曾说过:“诗歌是诗人心头的一块肉,是诗之灵感高潮来临时,与幻觉中的神性‘情人’共同生育的一个孩子……它是个体诗人最个人化的东西,是创造和发明,是不受时间和空间影响的一种民间气质的存在。”生命意识正是凸凹无穷灵感与遐思的重要来源。此外,在王国维看来,“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凸凹以中国传统山水诗古朴、生动的意蕴为基础,领略生命与自然的多姿与美丽,在水意象中发现生命意识与理性哲思,充分发挥历史想象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丰富的生命感受,寄托天人合一的理想观念:“水导引山,导引万物。/水的前进教育着山的高傲与峰向。”凸凹将山水诗中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融会贯通,将生命意识天衣无缝地融入到以水意象为代表的自然山水的生动描写中,其诗具有丰富的人文色彩与文化、哲学价值。可以说,这样的生命意识注重协调人的精神与物质层面,充实了现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其生命意识的诗意书写为后世的新诗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典范,拓宽了当代诗歌创作的天地。此外,作品倡导的生命意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中国生态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影响与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凸凹李冰房子
草 原
草原
可换凸凹模技术的应用研究
李冰与都江堰
Time-Consistent Investment and Reinsurance Problems for Mean-Variance Insurers with Default Risk Under Variance Premium Principle
孤独的房子
蚯蚓之舞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