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海通和尚开凿乐山大佛的初心

2022-03-09 21:34吴大斌
文史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寓意

吴大斌

关键词:乐山大佛;开凿;补缺;弥勒石像;寓意

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因为唐代乐山大佛的开凿和其所在地理的山水独特景观,使之自唐代以来便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开凿于1300年前的乐山大佛,不管是在古代甚至今天来说,都是一项浩大的建设工程。那么是否有文字记录它的建造缘起和经过,比如碑记之类?有。为了彰显乐山大佛的辉煌建设成就,乐山大佛后期建造竣工的最后一任参与主持者,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蜀地最高军政长官韦皋,写了一篇记事碑文《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记录了乐山大佛的建造历程,并将碑文以摩崖石刻的形式刊刻于乐山大佛右侧悬崖临江的绝壁上。宋代金石家赵明诚著《金石录》卷第九的目录序中记载:“唐凌云寺石像记,韦皋撰,张绰行书,贞元十九年十月。唐凌云寺石像记一、唐凌云寺石像记二、唐凌云寺石像记三、唐凌云寺石像记四、唐凌云寺石像记五。”《金石录》介绍的是《唐凌云寺石像记》碑文的拓片内容,碑文的全文应该留存于赵明诚收藏的拓片卷中。又如宋代张邦基著《墨庄漫录》卷三记载:“嘉州凌云寺大像记,韦皋文,张绰书,其碑盛丰,字画雄伟,顷于潘义荣处见之。”很显然《金石录》和《墨庄漫录》介绍的《嘉州凌云寺石像记》也是碑文拓片,是以书法欣赏的形式而留存于个人收藏。再如元代僧人念常编集的《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四载:“嘉州石像初成,皋为之记。略曰,头围千尺,目广二丈,其余相好一一称是。”以上文献明确告诉我们,唐代乐山大佛记事碑及碑文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唐、宋、元时期的古籍文献收录碑文全文。直到明代以后的地方志才陆续收录了据说是乐山大佛记事碑文的全文。最早刊载碑文内容的是明万历三十九年《嘉定州志》卷六载《大佛记》[1]。此后有清嘉庆二年《凌云诗钞》卷八附刻载《嘉州凌云寺大像记》[2]、清嘉庆二十一年《四川通志》卷四十一载《凌云寺大像记》、清同治三年《嘉定府志》卷四十三载《嘉州凌云寺大佛像记》、清光绪十三年《乐山县志》卷十三《嘉州凌云寺大佛像记》、民国23年《乐山县志》卷十一《嘉州凌云寺大佛像记》,均收录了据说是乐山大佛记事碑文的内容。

从这些乐山大佛记事碑文中,可以得知开凿乐山大佛的背景、缘起、发起人、始末年代、建造经过以及经费来源,但是从碑文中就是看不明白开凿巨佛像的目的、用意?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为什么要劳民伤财从临江绝壁的万丈悬崖掘进山体开凿巨佛像?就目前所知的关于乐山大佛开凿史的记录来看,有文字记载的唯一文献就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遗憾的是明代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地方志抄录的碑文,存在个别文字不统一甚至有遗漏之处,那么唐代乐山大佛摩崖石刻记事碑上不是还有真实记录乐山大佛开凿史的碑文吗?问题就出在这里。实际上明代以后唐代乐山大佛摩崖石刻记事碑已经“失踪”了,然而数百年后,这通记事碑又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只是碑文文字大部分已风化而模糊不清;所以说迄今为止,从文献中还没有发现过完整的碑文。民间有一种认识,说开凿乐山大佛是利用佛法镇江,保护过往船只和人员的安全,所以民间又称这尊大佛为镇江大佛。为还原历史真实,首先就有必要弄清楚当初为什么要开凿巨佛像。这对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的全部历史文化非常重要。

一、海通和尚治理嘉州凌云山三江汇流处的岷江航道,通舟楫之利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记载:“在昔岷江,没日漂山。东至犍为,与凉山斗,突怒哮吼,雷霆百里;萦缴触崖,荡为厱空;舟随波去,人亦不存。惟蜀雄都,控引吴楚,建兹沦溺,日月继及。开元初,有沙门海通者哀此习险,厥惟天难,剋其能仁,回彼造物。以此山淙流激湍,峭壁万仞,谓石可改而下,江或积而平……民惟子来,财则檀施。江湖淮海,珍货毕至;倩师金工,亦罔不臻。于是,万夫竞力,千锤齐奋,大石雷坠,伏螭潜骇。巨谷将盈,水怪易空……不数载……惊流怒涛,险自砥平。”

这段话记录海通和尚治理岷江流经嘉州(今乐山市)凌云山三江汇流处波涛汹涌的水患,疏浚岷江水道,目的是便于水上交通运输安全,济人利物。

二、探求海通和尚开凿乐山大佛的用意

(一)乐山大佛摩崖石刻记事碑及碑文之谜

明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地方志文献记载(或者说是转载)乐山大佛碑文时,其标题大都不一致,但碑文内容几乎一致,只是其个别文字不统一,或增字或减字或歧字或漏字,这是怎么造成的呢?可能是:其一,找不到唐、宋、元时期文献记录碑文全文;其二,原碑文刊刻于临江绝壁上,人们难以前往阅读和抄录;其三,实际上从明、清直到上世纪80年代,原唐代乐山大佛记事碑已经“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了。

乐山大佛记事碑为什么“消失”了,这可能因为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曾经多次沦为兵家战场之故,如地方志记载的宋元之际战争和元末义军与元兵之战,导致凌云山历史古迹惨遭兵燹。此后数百年间丛生的藤蔓荆棘侵漫淹没了唐代乐山大佛石刻记事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人们早已淡忘了石刻记事碑及碑文的存在和具体位置。清代进士王士祯典试四川担任乡试正考官时,由京城入川沿途记其来往所经处的《蜀道驿程记》,可以佐证乐山大佛记事碑的“消失”。王士祯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月游览凌云寺时,在《蜀道驿程记》中记载道:“寺创自开元,巨丽为西南第一,明末袁韬武大定作乱,寺为灰烬。江岸大像,开元中释海通所凿,未竟示寂。韦皋镇蜀,始成之。旧有佛阁,亦毁于兵。墨漫录云,嘉州凌云大像记,韦皋文,张绰书,字画雄伟。寻之不可得。”[3]此后的嘉州志都记载道:“此碑渔洋(按:即王渔洋,也就是王士祯)寻之不可得,盖毁已久矣。”

1984年11月的一天,时任乐山市文化局文物科科长的罗孟汀乘小舟前往乐山大佛江面考察临江绝壁上的石刻碑面,偶然发现了原乐山大佛记事碑及碑文的存在。此后罗孟汀将考察结果以《〈嘉州凌云寺大佛像记碑〉的发现及其考析》為题发表于《四川文物》1986年第4期。1989年,乐山大佛乌尤文管局启动经国家科委批准之“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科研项目时,通过在悬崖上搭厢架,近距离考察乐山大佛右侧临江绝壁上的石刻碑面,发现石刻碑是依山崖石壁凿成的摩崖石刻碑,碑刻文字风化侵蚀严重,三分之一的文字较清晰,三分之一的文字模糊,三分之一的文字只显痕迹。近距离辨认碑面文字,其碑文标题可辨:“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原来我们今天所称谓的乐山大佛真实名称实际上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新发现的乐山大佛摩崖石刻记事碑位于乐山大佛外侧右面临江绝壁上,与宋代文献中记录的《石像记》碑的位置相吻合。事实上原唐代乐山大佛摩崖石刻记事碑并没有消失,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而遁出人们的视线。其千百年来一直存在于那里。

拿这通曾“消失”的乐山大佛摩崖石刻记事碑碑文可以识别的部分文字与明代以来地方志文献刊载的碑文对照校勘,可以纠正和补漏历史文献中不统一之处,从而还原碑文全部的真实内容。

(二)海通和尚开凿乐山大佛的真实用意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文记载,岷江水道嘉州凌云山三江汇流处是通向长江中下游的要塞,然而三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江水波澜壮阔,汹涌澎湃,过往载运物资和人员的舟船常常倾覆沉没。海通和尚悲叹这里反反复复的险患,认为凭借三江交匯处凌云山的地势特点,可开掘山岩,使石块坠入汹涌激流的深潭,以其填平之,可使江流变得平稳,有利于船只过往和人员平安。数年的时间开山掘石,落石填满了深潭,三江汇流处那激流汹涌的危险水面变平和了,过往的舟船和人员平安了。海通的目标实现了,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开凿一尊巨佛像呢?我们还是得从唯一记载乐山大佛建造史的这通碑文去寻找答案,但是这个答案却很模糊。这里的主要原因是:无论明代以来的地方志中刊载的碑文,还是这通于上世纪80年代现身的原韦皋摩崖石刻碑碑文,在关键处的文字均缺失。那么,到哪里寻找答案?笔者以为还是得从这通碑文文意中去探求。下面将这通碑文与历史文献刊载的碑文中的一段关键性句子以表格形式做个对照,以探寻碑文本意:

通过以上表格对照,可以得知关键性的句子,惜其文字无法正确统一。

上世纪80年代现身的原唐代韦皋乐山大佛摩崖石刻记事碑碑文系竖写,原标题1列,正文24列,正文每列按35字排列,只有正文第19列28字和正文末列30字。正文第19列只有28字,是因为文中“天子”敬称之后的文字,按唐碑书写风格应该另列顶格之故。正文第5列的残缺格式是“能仁回彼造物以此山淙流激湍□□万仞谓石可改而下江或积而平若□□□□□□”。按原碑文35字的文字排列校正,结合明代以来的文献记载,补缺正文第5列文字后应该是:“能仁回彼造物以此山淙流激湍峭壁万仞谓石可改而下江或积而平若广开慈容□廓”,只有一个缺失的“□”字不能补上。紧接着正文第6列顶头的四字是“轮相善因”。须要说明的是,这通韦皋摩崖石刻记事碑的这四个字清晰可辩,“轮相”与“善因”之间紧紧排列,无其他字。这就意味着明万历三十九年《嘉定州志》卷六《大佛记》载“若广开慈容廓轮相好”中的“好”字和清嘉庆二十一年《四川通志》卷四十一《凌云寺大像记》载“若广开慈容廓轮法相”中的“法”字,二者应是传抄之误。那么校正后碑文第5列和第6列一段正确的文字当是:“以此山淙流激湍,峭壁万仞,谓石可改而下,江或积而平。若广开慈容,□廓轮相。善因可作,众力可集。由是崇未来,因作弥勒像。俾前劫后劫,修之无穷。”推敲这个缺失的“□”是什么字?先来解释“若广开慈容”:“广”,宽大的房屋,甲骨文和金文的象形为屋墙屋顶,其含义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广开”,意思是依宽大的山崖开掘;“慈容”,本指慈祥和蔼的容颜,这里指佛像。“若广开慈容”,其白话文之意是“如若依宽大的山崖开掘巨佛像”。那么“□廓轮相”中的“轮相”是什么意思?“轮相”其实是佛教术语中的“千辐轮相”。由此,碑文中“轮相”一词,当为弘宣佛法之意,即传播佛教思想。接下来看“□廓轮相”的“廓”前面缺失的是什么字?前句“若广开慈容”,“若……”是一种假设句,即“假若……就可以……”。如果在后句“□廓轮相”的“廓”前面补上缺失的字“寥”,即“寥廓轮相”,一句完整的句式就是“若广开慈容,寥廓轮相”,这就构成“若……寥廓……”的假设复句。“寥廓”在古汉语词汇中是“广远、空旷深远”的意思。“若……寥廓……”的意思就是“假若……就可以广远……”。那么“寥廓轮相”的意思就很明了了,即广远传播佛教思想。将这一段完整的碑文“若广开慈容,寥廓轮相。善因可作,众力可集。由是崇未来,因作弥勒像。俾前劫后劫,修之无穷”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如若依宽大的山崖开凿一尊巨佛像,可以广远传播佛教思想。这是善事动因(指开掘崖石填平波涛汹涌的深潭,减刹水势通舟楫之利,济人利物),进而可以发动人们的善心做这件事,就能够聚集广大民众的善财善力开凿佛像。在这里推崇未来佛,目的是期盼未来美好光明和幸福的生活早日到来,尽快消除凌云山三江汇流处波涛汹涌的水患,拯救苦难中的众生,故而开凿未来佛的弥勒像。要使世世代代的人们,永远修行佛教思想。”

通过以上白话解释,将碑文中缺失的字补上“寥”字,是符合碑文句意的,应是正确的。有学者认为“□廓轮相”,缺失的“□”是“增”字,即“增廓轮相”,将“增廓”解释为扩大佛像轮廓之意;将“轮相”解释为佛教造像三十二相之一,意为塑造精妙的法相。这样的解释与碑文的前后句之意不相通,不能表达出句子应有的意思,因此认“增”字不合碑文句意。

碑文记载“开元初,有沙门海通者哀此习险”,显然乐山大佛自唐开元初也就是公元713年开始筹建,即在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一年后的开元元年,此时距离武则天皇帝卒年——公元705年相距8年。而武则天皇帝执政时期,由于她崇尚和热衷修行佛法,因而全社会信奉佛教的热度超过信奉道教的热度,佛教信仰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一个高峰。海通和尚筹建乐山大佛之初,虽然正处于唐玄宗皇帝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开始下诏整肃佛教寺产和淘汰伪劣僧尼,并开始崇尚儒教,尊孔制和道教,但是民间社会大众普遍信奉佛教的热度却未停下来。当时的佛教信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身为佛家弟子的海通和尚通过开凿佛像传播佛教思想的设想自是合乎情理的。

可以设想佛家弟子海通和尚是希望通过开凿震撼性的巨型佛像来激荡人们的心灵,推动佛教思想深入人心。海通和尚的智慧就在于,一方面开掘崖石,填平波涛汹涌的深潭,减刹水势,以利于舟船安全过往,这是做善事;另一方面,利用此善事聚集广大民众的善财善力,顺势开凿巨佛像,通过它来远播佛教思想。

那么民间大众是否认可开凿乐山大佛就是用佛法镇江,就能保护过往船只和人员的安全?《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开篇首段中说道:“神用潜运,风涛密移,肹蚃幽晦,孰原其故?”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神明的力量在暗地里作用,原来嘉州凌云寺三江汇流处的风浪悄无声息地退移了,这潜藏的奥妙,谁又能探究它的缘故呢?”这是作者提出的设问。作者接下来就神明的力量来自哪里做了诠释。《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讲道:“故哲圣因其所欲,□□□□□,示之以进修,其行满于此而福应在彼,理甚昭矣。至于夺天险,以慈力易暴浪为安流,何哉?详彼万缘,本生于妄,知妄本寂,万缘皆空,空有尚无,险夷焉在?至圣寂照,非空非有,随感则应,惟识浅深,化于无源,奚有不变?非天下之至神,其敦能平斯险也?”作者的这段话用深奥的佛教哲理思想说理,极赋教育性,其白话文的大意是:“所以释迦牟尼针对人性的本来欲望,教导人们要修心养性,指示人们要进德修业,人的品行在这里功德圆满了而福报在他处就会得到好的回报。这个道理讲得很明白了。终究削除了(这里的)天然险要地势,凭释迦牟尼(思想教化)将(这里)凶暴的激浪转化为平稳的江流,这是什么道理呢?细察那世间依靠各种条件因缘和合而成的事物,本来出自于人的自性善恶业之认识,它是由人的内心意识所生的。一切事物在因缘和合中产生,随因缘而生,随因缘而灭,没有一样是永恒的。世间不存在无自性的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所以哪里还有什么艰难与顺利的概念呢?释迦牟尼明示众生,人的内心意识和行为,随教化而变,善恶之变就看辨别道理的深浅了。如果从人的内心意识源头引导,有什么不能转变的呢!如果不是天下最神圣的释迦牟尼思想教诲下的佛家弟子海通,谁能平息这里的天险呢?”在这里,作者诠释了平定三江汇流处天险的神明力量,原来是释迦牟尼思想教诲的作用,准确地说是佛家弟子海通“哀此习险,厥惟天难,克其能仁,回彼造物”。

三、海通在凌云山三江汇流处开凿弥勒菩萨像的初心

佛教造像中有释迦牟尼像、文殊菩萨像、普贤菩萨像、弥勒菩萨像、观世音菩萨像、大势至菩萨像、地藏王菩萨像等,为什么海通和尚要在三江汇流处的凌云山开凿佛像时选择弥勒菩萨造像?

东汉时期佛、菩萨信仰伴随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弥勒菩萨信仰始于晋代,南、北朝时期已经盛行。据佛教典籍记载,弥勒生于古印度的南天竺婆罗门家,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佛弟子,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弥勒常修菩萨道,重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慈悲、智慧。弥勒修行慈悲心最胜,因此又被称为“慈氏菩萨”。弥勒菩萨信仰源自于佛教典籍《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或《弥勒成佛经》)。其信仰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信仰在兜率天说法的弥勒菩萨,愿求往生兜率天净土的,为上生信仰;二是信仰弥勒菩萨下生世间成佛,愿受说法度化,为下生信仰。《弥勒下生经》说,久远的将来,国土丰乐,土地平整如镜,天气温和适四时顺节,谷食丰贱,地内自然生粳米亦无皮裹而极为香美,树果甘美香气殊好,树上自然生衣而极细柔软,人取着之,金银珍宝各散在地无人拾取。城市村落邻比而街巷成行,人口众多,人心均平,皆同一意。人们相见欢悦,善言相向,人寿皆八万四千岁而无有疾患。那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降生世间。弥勒少时便出家学道,之后于龙花树下修成无上道果。时弥勒已成佛,说法论道,度化众生。

从《弥勒下生经》可以得知,彌勒菩萨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的未来佛,因此弥勒菩萨又称为未来佛、弥勒佛。相关弥勒经典的核心是弥勒下生成佛。他成佛的那个世界是非常美好和幸福的,所以弥勒信仰主要是弥勒下生信仰。这源自于苦难世界中的众生,期盼弥勒下生成佛时的美好生活,希望弥勒早日下生世界。这就是碑文所记:“若广开慈容,寥廓轮相。善因可作,众力可集。由是崇未来,因作弥勒像,俾前劫后劫修之无穷。”碑文中的“未来”,指的是未来佛。“由是崇未来,因作弥勒像”的意思是:“在这里推崇未来佛,目的是期盼未来美好光明和幸福的生活早日到来,尽快消除凌云山三江汇流处波涛汹涌的水患,拯救苦难中的众生,因而开凿未来佛的弥勒像。”这也便是海通和尚发愿开凿作为未来佛的弥勒像的初心。民间广大信众之所以热衷于参拜乐山大佛,就是祈愿有个美好幸福生活的未来。

结语:通过上述对乐山大佛碑文的解读,对不完整的历史文献乐山大佛碑文进行研究剖析,从碑文文意中补缺上碑文中缺失的关键字,明白了发起人海通和尚开凿乐山大佛的用意,并解读了塑造大弥勒像的寓意。海通和尚通过开掘凌云山崖石,填平三江汇流处波涛汹涌的深潭,其目的是减刹汹涌巨浪,消除水患,通舟楫之利,济人利物;顺势凿造巨佛像,其用意是广远传播佛教思想;开凿未来佛的弥勒像,其寓意是期盼未来美好光明和幸福的生活早日到来。这是对乐山大佛开凿历史的一个全新的正确认识。原来嘉州凌云寺三江汇流处风浪悄无声息地退移了。这暗藏的奥妙,是释迦牟尼思想教导的人攻克了这里天灾,刹住了大自然淫威的缘故。这样来看,过去民间关于开凿乐山大佛的目的是利用佛法镇江保佑过往船只和人员安全,是对发起人海通和尚初心的一种不完全解读。对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历史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碑文《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的探讨,不但要有考古的角度,还要有大文化的视野。对后者的审视,目前是欠缺的。此外,是否还有完整版的《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文藏于浩瀚的古籍文献中呢,不得而知。

3367501908262

猜你喜欢
寓意
美好寓意品芝麻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丰硕壶”的工艺技巧和美好寓意
失乐园——当代城市文明的凝视与寓意
神的意味——也谈央珍长篇小说《无性别的神》的寓意与主题
模仿老鹰的乌鸦
中国雕刻图案寓意(连载)
《纪念》:俗套的故事与不俗的寓意
中国雕刻图案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