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苹果资源分布及研究现状

2022-03-11 16:07刘畅胡颖慧杨悦顾广军吴玉霞何天明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疆栽培苹果

刘畅,胡颖慧,杨悦,顾广军,吴玉霞,何天明★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2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1754年英国植物学家Ph.Miller将林奈定名的苹果(Pyrus malusL.)从梨属中独立出来成立苹果属MalusMill.,给野生森林苹果定名为M.sylves tris(L.)Mill.。给其中较矮的类型定名为M.pumilaMill.,这个名称后来遂成了栽培苹果通用的一个学名。

苹果(Malus pumilaMill.)为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Mill.)植物,全世界栽培的苹果品种大概有35种,绝大部分属于这个种或本种与其他种的杂种。生产上有价值的种主要有3个,道生苹果(M.p.var.paraecoxPall.)、乐园苹果(M.p.var.para-disicaSchneider)和红肉苹果(M.p.var.medzwetzkyanaDieck)。我国是苹果属植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原产我国的有22个种,品种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新疆地处欧亚腹地,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2500~3500h),降雨量少(全疆平均降雨量为145mm,北疆200mm左右,南疆不足100mm),白天和夜间的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5℃左右),空气湿度较小,因此对新疆苹果产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

1 新疆苹果资源分布情况

1.1 新疆栽培苹果分布情况

新疆地区苹果生产主要集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哈密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勒盟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文简称兵团)等十大产区。其中,北疆地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南疆地区的阿克苏地区为苹果老产区。据统计,2020年新疆栽培苹果面积68.64×103hm2,产量182.01万吨。其中阿克苏栽培面积22.64×103hm2为全疆首位,占总面积32.98%,产量69.33万吨,占总产量38.09%;兵团栽培面积22.39×103hm2,产量76.53万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栽培面积14.14×103hm2,产量13.65万吨;喀什地区栽培面积4.88×103hm2,产量15.99万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栽培面积1.49×103hm2,产量1.43万吨;和田地区栽培面积1.05×103hm2,产量1.71万吨;其余地区栽培面积2.05×103hm2,产量3.37万吨[1]。

1.2 新疆野生苹果分布情况

新疆是野生苹果的起源中心,北起准噶尔盆地西端的塔尔巴哈台山,向西南经巴尔鲁克山、准噶尔的阿拉套山北坡至天山,再经天山西南至帕米尔-阿赖山地与前苏联中亚诸山系相连,呈带状或块状不连续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植物“残遗”分布群落和对地方气候的选择性。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db.塞威氏苹果)Roem.)属于真正苹果组苹果系,野生苹果林主要分布有伊犁地区的新源县、巩留县、伊宁县、霍城县及塔城地区的额敏县和托里县等6个种群[2],目前分布面积5000hm2[3]。

2 新疆苹果研究现状

2.1 新疆栽培苹果研究现状

在50—60年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当时栽种的苹果主要为绵苹果类和中亚苹果类,包括当地品种和外引品种。本地野生品种有在叶城种植的甜红肉和酸红肉,在伊犁种植的加沙依拉姆和金沙依拉姆等;本地选育品种有麦黄熟、曙光、青皮脆、落花甜、八月甜和焉光等;国外引进的品种有蒙派斯、斯托诺维、喀什喀、夏白果子、夏立蒙、斜克和石榴皮苹果等;国内引进的苹果品种主要有拉宝、西林、桔平、深红桔平、大缘、早生旭、蛟河1号等。改革开放以来新疆苹果生产作为林果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疆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4]。目前,伊犁河谷苹果栽培品种主要有富士系、嘎啦系、元帅系、寒富、乔纳金和秦冠,栽培模式主要以乔化为主[5]。阿克苏地区主要以“烟富6号”、“长富2号”等为代表的富士系列品种为主[6],“阿克苏苹果”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7]。近年来,新疆很多科研机构开始引进并选育新的优良苹果品种。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和伊犁州林业科学研究院通过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开展苹果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8]。通过引进品种同时进行区域比较试验,选育出适宜伊犁河谷栽种和推广的优良新品种,主要有工藤富士、宫崎短枝富士、西施红、寒富、长富2号、华硕、蜜脆、红盖露等。新疆农业大学章世奎,廖康等[9]对14个新疆地方苹果品种特性进行分析,筛选出可作为早熟和中熟的亲本及观赏品种。

2.2 新疆野生苹果研究现状

新疆野生苹果是我国Ⅱ级濒危保护植物,是目前栽培苹果的祖先来源[10],许多苹果品种均由新疆野苹果选育而成,对野苹果研究在中国的植物区系起源和苹果属植物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新疆野苹果的研究内容日趋深入,主要涉及新疆野苹果地理分布[11,12]、植物学性状分析[13,14]、新疆野苹果生物学特性[15]、果实品质研究[16]、新疆野苹果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培养条件的优化[17]、新疆野苹果分子水平研究等[18,19]。高源等[20]利用4对叶绿体DNA引物对242份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巩留和新源居群间的遗传距离较近,与霍城居群间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相关。何天明等[21]对新疆野苹果果肉类黄酮种类及含量分析,发现果肉中绿原酸、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的含量高于地方品种。随着病虫害对野苹果林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国内学者们为保护这一珍贵资源,对其从病虫害防治[22,23]及栽培技术[24]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对新疆野苹果的果实品质[25,26]及抗性进行研究[27],以其作为亲本进行新品种选育[28-30]。

3 展望

综上所述,新疆苹果野生资源、地方资源及引进资源很多。未来应充分利用资源的优异性状,选育不同成熟期、不同用途和抗病性、抗逆性较强的苹果新品种。由于人为和环境的影响,新疆野苹果种群数量正在大量减少,部分地方品种逐步消失,给苹果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带来较大的挑战。因此积极开展对新疆苹果野生资源和地方苹果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对保护苹果种质的多样性、苹果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新疆栽培苹果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自然栽培的味道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