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逻辑学》课程建设研究

2022-03-16 23:39张雪陈凌白姚娜
教育现代化 2022年25期
关键词:逻辑学育人思政

张雪,陈凌白,姚娜

(1.沈阳工业大学 商贸学院,辽宁 辽阳;2.沈阳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新时代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坚持以“三全育人”为导向,各类课程都应承担育人功能,尤其要把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专业课教育中,培养学生树立崇高道德理想、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践行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1]。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逻辑学,以研究思维及其规律为核心,通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良好思维素质。在逻辑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有理想的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助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一 逻辑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 以“六要”为方向,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是对思政教师的六点教诲,也是对所有教师的殷切期望[2]。教师是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育的根本,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使命,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德立身、言传身教,以深厚的理论修传授学生知识,为人为学给学生树立榜样,殚精竭虑为民族复兴大业培养担当大任的接班人。

新时代对于教师有更高的要求,面对思想独立、善于探索的00后学生们,一方面,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对所教授课程的专业知识要掌握深刻、透彻,时刻关注所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提升综合素养,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逻辑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教学活动围绕思维的训练展开,天然背负价值引领的使命,教师要根据时代需求,提升自己的逻辑专业知识涵养,采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够与各种职业考试相匹配的案例进行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立足专业教学,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与祖国同心同行,全面发展。

(二) 明事理辩是非,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逻辑学是一门强调应用性、方法性、有效性的科学,它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内容涉及概念判断、命题推理、归纳论辩等方面,系统地提供理性思考可以用到的思维工具[3]。逻辑学课程因它独特的课程内容而具备了课程思政功能的先天优势,逻辑学倡导的“一求四讲”的逻辑精神与课程思政的理念高度契合。通过逻辑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塑造学生“求真求实”的良好品格。

逻辑学教学内容里传统词项逻辑中词项外延之间的关系、直言命题主谓项周延性、三段论的规则等知识点,帮助学生剥去语言的华丽包装,利用理性思维分析把握本质,提升思维严谨程度。命题逻辑推理规则的应用,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判断,提升认识的合理性、决策的科学性。传统归纳逻辑中的枚举、类比、穆勒五法等知识点,为学生打开认识事物的扩展性思维模式,启发学生创新探索精神。论辩逻辑帮助学生识别诡辩、避免盲从、消除争议,提升思辨能力。

二 逻辑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边缘化掩盖推行课程思政的先天优势

逻辑学课程在高等教育中整体上呈萎靡状态,开课专业少课时少,处于边缘化位置,大有被驱逐出课堂之势[4]。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点,从学生角度来看,逻辑学课程教学以形式逻辑为主,内容涉及公式符号较多,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枯燥晦涩、学习难度大,所学知识不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对课程抵触心理强。从教师角度来看,从事逻辑学教学与研究的人员寥寥无几,以逻辑学为研究方向的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立项非常少,科研水平不尽人意,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科衰败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写论文写报告前言不搭后语、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现象,而逻辑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优化逻辑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逻辑学课程的地位与作用。逻辑学作为一门以思维为核心的课程,是从思想和精神层面教育学生,这正与课程思政的理念耦合,因此具备独特的价值资源优势。在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逻辑学课堂教学,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推进逻辑学课程改革,提升逻辑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二) 教学案例与思政元素脱离,缺乏实践教学

高校的逻辑学课程常常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脱离实际、不知所云,授课教师也深感上好逻辑学课程十分不易,在这样的双向困局情况下,教师以案例教学法切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案例,使抽象的知识生活化、生动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现阶段,逻辑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是很普遍的,取得的效果也较好,但是选用的案例较少与思政元素相结合,这不利于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也不满足课程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采用能够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领悟思政元素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既巩固深化逻辑学课程案例教学的优势,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5]。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对学生知识学习和素养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不应由纯粹的知识讲授构成,还要增加学生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结合逻辑学课程本身的特征,教师应提供多种实践模式锻炼学生,从线下课堂讨论交流到组织辩论、演讲比赛,从线上课程拓展到学术科研写作等,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让学生感悟知识真理,又使得逻辑学教学不再神秘更加贴近地气。

(三) 教师缺乏教学反思,学生缺乏效果反馈

逻辑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去完成,教师单方面专注于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行为,既忽视价值观的引领又不利于人才培养。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建设更加重视教学效果的体现,逻辑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效果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考量。教师作为施教者,基于课程思政组织教学活动,不是把思政元素强行加入到知识点教学中去,而是根据课程体系特点,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教师应在每堂课结束后回忆与思考是否真正做到如润物细无声般融入思政元素,从课程环节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案例应用、教学方法改进等角度反思是否有机融入了思政元素,是否切实提高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学生作为受教者,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相关行为表现可以直接反映出逻辑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学生以其每堂课的获得感为标准,将上课情况反馈给任课教师,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动态调整教学活动,使逻辑学教学在师生互动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三 逻辑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现路径

(一) 提升授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也是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要深化新时代教书育人新理念,以过硬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行为人格魅力教导感化学生,践行育人理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一目标,任课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新时代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肩负起对学生思想引领的重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健全的人格。所以,要将思政政治教育贯穿逻辑学教学的全过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渗透思政元素。

其次,任课教师要积极参与各类课程思政研讨培训会,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依托高校师资培训机构重点学习逻辑学马工程教材专题培训,掌握逻辑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组建逻辑学课程教学团队,鼓励思政课专业教师加入教学团队或合作教研,借助于思政课专业教师更准确地挖掘逻辑学“课程思政”的要点及标准,通过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了解他们对逻辑学课程内容、目标及要求等的反馈,更好地实现对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把握。

(二) 重新定位逻辑学课程教学目标

学习逻辑学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准确表达思想,宣传真理,破斥谬误及探索新知识等,逻辑学课程自身的特质决定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6]。所以要充分发挥逻辑学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实现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相结合,第一步就要在教学目标上进行修正,合理融入思政元素,重点培养学生思维素质和创新能力,突出人文精神。

以课程思政为指导思想,结合逻辑学课程特点,重新确立逻辑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懂得认识事物的逻辑方法,学生就可以从自发到自觉地运用逻辑理论,提高思维素质,促进认知能力的增强。掌握现代逻辑知识,促进思维敏捷而严密,说话写文章也会中心明确、条理性强、富有说服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理论素养。掌握非形式逻辑的规则、原理与方法,即运用演绎逻辑、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假说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 丰富逻辑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领下,逻辑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引导[7]。教师可先讲授形式逻辑中能与日常生活结合比较密切的概念、直言命题及对当关系、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等知识点,帮助学生厘清概念、命题及推理之间的内在脉络,如若可以灵活的运用概念、命题、遵循规则进行严谨推理,则可促使思维敏捷与严密,在此基础上,再讲授非形式逻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坚持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后积极动员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服务、参与学术研究等实践活动,深入履行实践育人模式,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探索新知识,从而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和品德[8]。此外,在如今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里,教学手段网络化是未来的大势所向,构建基于“课堂主渠道+网络新媒体”的混合式逻辑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选取优秀网络在线课程作为辅助教学资源,发挥“课堂思政+网络思政”合力育人作用。

(四) 创新逻辑学课程考核方式

逻辑学课程的考核也要注重与思政育人的高度融合,除了继续坚持结果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外,也要将考核的视角扩展到人文素养、社会责任等层面。首先,舍弃原有的仅凭期末试卷评定成绩的简单考核方式,要大幅度提升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加大过程性考核评定内容,做到同时兼顾过程与结果两方面不偏颇;再者,逻辑学课程的特质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重知识适用性和应用性的体现,衡量逻辑学学习效果时,应侧重考察学生运用逻辑学知识与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考核学生能否用词项、命题规则进行有效的思维推理,能否对逻辑谬误准确的识别,能否应用逻辑方法开展合理高效辩论等。此外还要关注学生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的立场,考量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等。

四 结语

新时代发展要求各类课程都要深化思政育人功能,而逻辑学课程以此为契机推进教学改革,可以彰显其基础性学科地位,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自身思想引领作用,扭转逻辑学学科发展的不利局面。通过以思政元素为发力点,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与考核模式的不断调整与优化,完善逻辑学课程建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大思政格局,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价值观培养共同推进的协同效应。

猜你喜欢
逻辑学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浅析《逻辑学》的教学方法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杰文斯逻辑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简单的逻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