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22-03-17 05:30曾素娟
课外语文 2022年4期
关键词:核心课文文本

曾素娟

(福建省莆田体育运动学校,福建 莆田 351100)

在语文教学中,怎么教、教什么一直都是教师所面临的两大难题,而核心素养的存在能从宏观的角度顺利解决难题,同时也给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方法和思路。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需引导学生积累充足的语文知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建构能力;梳理文本脉络,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课内外文本,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理解,最终逐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其日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概述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当前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针对社会发展对教育、人才需求提出的要求和概念,具体指的是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应当具备的能力、品格和素养,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秉承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素养,能为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在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限定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具有的核心素养,其核心在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逐渐成长为更好的人,成长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人。

(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

语文学科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属性,一直被看作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所在,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多个方面,如思维、文化、语言、审美,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细致划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第一,最为基本的学科知识和常识,也就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语文知识;第二,语言的积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积累充足的感性语言材料,从量变逐渐向着质变的方向发展;第三,语言技能方面的提高和培养。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运用各种学习工具的技能;第四,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拥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第五,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能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品位以及文化素养;第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在内化、积聚的情况下,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逐渐成长为优秀的个体。

(三)核心素养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第一,阅读可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核心素养中,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通常都是经过无数专家学者的认真筛选,代表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民族文化,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同时,教材中还有很多国外的优秀文本,可有效拓展和延伸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事业,可将时代精神、中西文化有效融合起来,使文化变得更加纯粹,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二,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关键途径。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阅读教学逐渐摒弃常规、单一的教学模式,阅读文本和材料也更具有延伸性和可选性。在实际阅读各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有效提升,还能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此外,阅读教学不仅可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积极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构建阅读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正式教学前,教师需利用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趋势和内心情况,结合文本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给予学生良好的文化熏陶,使其能全身心参与到语文知识的钻研和学习中,切实激发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把控文本教学的深入,融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联想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背影》这一课时,该篇课文的情感就是作者对父亲的感恩之情,其从“送别”入手,回忆了“我”与父亲的离别场景。因此,该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描写父亲的品质和外貌。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先围绕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该篇课文的背影指的是谁的背影?为何要写背影?”这一问题可让学生明确该篇课文描写的主要人物,明确阅读的方向。在学生完成第一遍阅读后,教师可让学生分享课文中较为深刻的语句,同时分析该语句中隐藏的情感,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教师可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各自小组中进行分享和沟通,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分享的是父亲将橘子放在我皮大衣上的片段,并谈了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分析这一语句,我觉得能充分展现出父亲对自己孩子的关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父亲对分别较为淡然的态度。虽然这些橘子弄脏了衣服,但仍旧非常开心,拥有浓浓的爱意。”在分析和寻找这些核心语句的过程中,学生能深入理解和把握“背影”中隐藏的多种情感,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父亲对孩子的关心、关爱之情。在完成知识点的基本教学后,教师需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父亲形象,与同伴展开互动和交流。在这种氛围和环境的影响下,学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二)梳理文本脉络,锻炼学生思维

如果将一篇课文看作一棵大树,那么字词、语句就是其树枝和树叶,脉络则是树。在完成课文主旨的理解和学习后,教师就可带领学生梳理文本的线索和脉络,从原本词语、语句的分析逐渐上升到文本线索的搜集和整理,逐渐深入到课文内容的内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探究文本思路、渗透文本、探究写作意图等方式,逐步拓展和锻炼学生的思维,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例如,在教授《愚公移山》这一课时,该篇课文的主旨就是神帮助愚公实现其愿望,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该篇课文也将远古时期人们对幸福的渴望之情、愚公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围绕学生的学情、教学内容等提供必要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寻找和分析“移山”的原因。在上课时,教师需围绕着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通读课文内容,你认为该篇课文的线索和脉络是什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可再次阅读课文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该篇课文的线索就是山挡住了愚公的出行道路,使其出现出入不便的情况。”有的学生说:“该篇课文的线索就是移山精神,从老头的讥笑、妻子的怀疑以及最后天神的帮助,都体现着移山精神,因而文本的线索就是移山精神。”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思维角度和思路也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做到统一。此时,教师就可带领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内容,分析每一段落的内容,借此总结和归纳课文的脉络和线索。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自行归纳和总结各个段落,并在此过程中梳理文本结构和框架,不断拓展和锻炼自己的思维。

(三)注重阅读积累,培养良好语感

在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语感的培养、语言的积累,还是语境中的交流,都拥有丰富的内涵。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课内外阅读,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果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就可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记忆更多的知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拥有非常多的美文,如《济南的冬天》《春》《雨的四季》等,这些都是语言精美、写景抒情的散文名篇,可在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建构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开展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和初度体验,借助有感情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内容,细细品味和感知语言所具有的节奏美,并让学生逐渐形成在阅读中积累关键字词、语句的习惯,体会其中的情感,把握课文背后的深意。

课文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而语文知识的大量积累主要来源于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应当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响应读书倡议,结合学生具体的情况以及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各式各样的书籍和篇目,使学生能多阅读、多积累、多学习,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最终实现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方法:所有的学生都应当准备好阅读笔记,在日常阅读过程中记录文本中的好词好句,赏析课文的写作手法、文章结构,从整体上进行感悟和体会;找到一个切入点,进行深入联想和想象,并将自己的阅读体验、感悟想法等记录下来。学生在书写和赏析的过程中,能对文本进行深入的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对不同文本产生个性化理解,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逐渐形成更深层次的语言运用和积累。

(四)深入课文内容,理解传承文化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拥有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而这也体现在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中。课文内容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鉴赏古代名家作品的过程,可让学生了解不同作品的精神思想、文化现象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时代正在快速发展,一些文化逐渐落伍、退化,部分精神思想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因而需要将其剔除出去。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理解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保持包容的态度,将文化逐渐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现象,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该篇课文就将中华民族尊师重道、吃苦耐劳的良好品格、优良传统充分体现出来。在讲解该篇课文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借助人物在三个不同时段的求学细节,感受和体会艰苦环境下仍旧学有所成的深层原因,从而细细品味和把握读书人所具有的优良作风,并实现这一优良作风的传承。在实际阅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生能受到精神的洗礼和鼓舞,宋濂也逐渐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榜样,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感召力量也因此得以传承。同时,课文中还隐藏着其他的文化传统,如师道尊严。在教学中,教师可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板着脸教学或斥责学生,并引导学生思考古人这种维护师道尊严的方式是否正确和恰当,思考在现代生活中应当拥有怎样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经过一番讨论和交流后,学生能感悟到:我国属于礼仪之邦,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优秀传统和美德,应当维护师道尊严;但因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如今的人们不应当利用古人苛求的方式来维护师道尊严,教师和学生能成为平等、亲密的朋友。以这样的方式,不仅可让学生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还能让学生了解正常的师生关系,包容历史文化所具有的局限性,能站在时代的高度上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具备与时俱进的借鉴和理解历史与文化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需适当调整和优化阅读教学的方法,重视学生学习兴趣、阅读欲望、情感体验的激活,使其能在分析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课内外融合中,学生能积累充足的语言知识和语文知识,锻炼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和运用能力;通过分析文本传承传统文化,同时借助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各项能力的同步提升,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核心课文文本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