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课教学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方法分析

2022-03-17 05:30
课外语文 2022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微课初中语文

范 莉

(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学,江苏 无锡 214100)

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相互结合的新兴产物,将其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结合语文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征,以多元化的微课教学形式让语文教学内容、课堂环境得到最大化的拓展和延伸,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让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逐步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效率,最终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教学目标。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忽视学生主体性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仍然占据着课堂的核心位置,以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主,运用固定的教学教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很好地顺应新课程改革,考虑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枯燥无聊,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式学习状态,非常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也不利于初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教学手段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还在沿用比较传统和落后的教学手段,并没有很好地跟随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步伐,而这种情况下就会让学生很难真正对语文课堂学习产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学习成了机械性的学习,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便会阻碍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降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教育教学形式化

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倡多元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凸显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而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新课程改革教育要求,过于追求课堂教育教学的多样性,追求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虽然表面看起来学生的课堂学习非常热闹,语文教师的教学也很丰富,而实际却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实际,没有很好地遵循以生为本教学原则。新时代教育发展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立足于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内容,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积极顺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让学生可以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中,不断创新自己的学习思路和创新思维,进而全面推动初中阶段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和进步。

二、微课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突出教学重点

微课教学技术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时间精短、突出重点是微课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结合语文课程安排,运用微课教学技术充分突出语文重难点知识内容,明确课堂教学主题划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让学习更具方向感,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的个性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到相关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果,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奠定坚实基础。

(二)增强课堂趣味

微课教学技术还有一个增强课堂趣味性的特点,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喜好,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利用微课教学模式为学生丰富课堂学习体验,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突破教学难点

微课教学模式是以互联网发展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微课教学技术具有不受时空和时间限制等特点,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应用,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突破语文课堂时空与时间限制,促使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语文知识学习,更好地发展自身的个性化思维,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微课对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意义

(一)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以往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而微课教学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地丰富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拓展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实现初中阶段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促进学生思维发散

初中语文课堂微课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促使学生在更为丰富、生动、形象的语文课堂上,有效集中自己的学习注意力,启发自身的语文思维,挖掘自身学习潜力,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让学生可以在欲望的驱动下,不断地开发自身的语文思维,进而全面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微课可以有效转变和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同时微课教学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帮助教师、学生解决教学和学习中的问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初中阶段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微课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运用微课,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情境式教学模式是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而微课教学模式是集音频、视频、图片以及文字为一体的一种直观、形象性的教学模式。初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运用微课教学技术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充分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生动、形象的课堂环境中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语文知识学习活动,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质量。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济南的冬天》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程中作者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济南冬天与我国其他地方冬天的不同,同时也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以及赞美之情。在本节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运用微课教学技术为学生呈现一些北京冬天场景、伦敦冬天场景以及热带地区冬天场景图片资料,与此同时还需要导入与济南冬天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针对这些不同地区的冬天情境进行比较,以此有效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活跃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技术,为学生制作教学课件,以动态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呈现薄雪覆盖的山、济南冬天特有的水等资料,以此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感受,促使学生可以在这样一个情境中更加全面地增强对济南冬天山与水的感悟,从而为学生带来更加强烈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各个感官的冲击下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全面促进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最终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再比如《观沧海》一课的教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为学生展示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突兀耸立的山岛,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秋风萧瑟,草木摇落,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海面洪波巨澜,汹涌起伏等诗中的动景和静景、远景和近景、实景和虚景均能以流动的视频画面一一展现;豪迈奔放的配乐还能表达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将画面与背景音乐进行相互结合,充分抒发诗中豪放的格调,让学生切实得到审美享受,更加深层次理解诗词意境,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果,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二)运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微课教学模式是以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利用微课短小精悍、突出主题的特性,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等,制作有针对性的微课短视频教学课件,充分解析课堂教学内容,并有效地将所有知识内容进行串联,从而全面突破语文课堂教学重难点,更进一步地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架构,促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小笼包”,实现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高。以部编版初中语文课程中《阿长与〈山海经〉》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程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先对本节课程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和分类,然后运用微课短视频教学技术,以某一知识点作为主题切入点,有效突破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比如语文教师针对阿长这一角色性格确定以此为重点开展微课短视频教学,让学生可以根据微课短视频更加快速地认识到她的善良和仁爱,同时意识到她在封建迷信这一方面的思考缺失等。那么语文教师运用微课,针对鲁迅笔下写过的普通民众这一主题,有效地帮助学生播放相关的时代背景资料,结合文本人物性格特点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促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文本人物形象,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深刻的认知,进而全面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目标。

(三)运用微课,增强课堂趣味性

微课教学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有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体现语文学科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在极具趣味化的课堂上促使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进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陈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还会有学生感到语文课堂无聊、乏味,逐渐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和语文思维创新。所以语文教师通过运用微课教学技术,精心地为学生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活动中,进而全面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程中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运用微课短视频技术为学生展示苏州园林的色彩、风格以及景观,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同时语文教师鼓励一些去过苏州园林的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结合微课短视频内容,分享自己的观景经历,充分活跃学生的创造思维,促使学生可以在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上不断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再比如《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教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件的首页设计一段音乐,在课程开始为学生播放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和音乐,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在极具趣味性的课堂上,开展更为高效的语文学习活动。

(四)运用微课,拓展课堂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和教学信息,从结合现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来看,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活动都将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知识上,忽视了教材知识的延伸性和拓展性。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运用微课教学技术,根据教材内素材信息,积极丰富和拓展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全面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行路难》(节选一)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围绕文本内容,搜集作者李白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资料以及写作背景资料,将央视《百家讲坛》北京市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有关“诗仙李白之李白遭谗之谜”的精彩视频片段制作成微课短视频,以此让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了解诗人为何有感而发,从而促使学生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作者的心境,更好地解读诗歌的内涵,领会作者的豪迈和旷达,进而全面促进语文课堂的拓展和延伸,促使学生可以掌握更为丰富的文学知识,最终实现初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化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需要积极顺应新形势要求,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全面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让学生可以在生动、形象的课堂上不断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感悟,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进而全面提升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微课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