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达”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2022-03-17 09:29郑丽静
英语教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读思达旧金山语篇

周 祥 郑丽静

一、“读思达”教学法及其研究背景

中国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学习最终指向的是素养的形成,并将核心素养贯穿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其契合认知加工理论提出的完整的认知过程包括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三个环节。只有经过阅读、思考、表达这三个环节,知识获得过程才能同时成为能力发展的过程(余文森 2018)。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阅读力、思维力(余文森 2021)、表达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读思达”教学法的基本范式为“阅读—思考—表达”。它关注学生学习的完整过程,强调通过信息输入、内化加工和输出应用,使知识转化成素养。阅读、思考、表达三者彼此是相互建立、循环递进的关系(余文森 2021)。

二、“读思达”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要领

王蔷(2020)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建立读写结合的教学意识,设计合理有效的读写关联活动,其间,思维的培养是关键。“读思达”教学法涵盖阅读、思考、表达等。在英语教学中,“读思达”教学法可以具体表现为围绕课程内容的六要素对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整体分析,确定贯穿整个单元的主题意义理解、思考、表达及学习能力发展的主线,在此基础上设计体现学生学习进阶的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综合性、层次性、关联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助力学生围绕主题意义进行多视角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活动,从而形成对主题内容的整体理解并提高综合表达能力(教育部2020)。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贯彻“阅读、思考、表达”,使他们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主题意义引领下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从而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阅读、思考、表达三个学习环节应和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相结合,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阅读要关注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阅读内容是相关主题的一系列语篇,这些语篇以各自的主题意义小概念帮助形成单元主题的大概念。同时,语篇形式上则包括录音、视频和各种体裁的多模态语篇。而怎么读的问题,首先可根据不同语篇进行不同的图示激活,即如何有效激活学生的相关背景信息及阅读兴趣,从而形成有待探究的问题并实现对语篇的理解和梳理,进而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活动。

第二,思考是学生进行主题意义探究的思维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对新学习知识的内化和应用。学生的思考在课堂上主要依托学习活动进行。因此,教师在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时,要关注围绕主题意义设计体现学习进阶的单元整体目标和学习小单元目标,设计体现关联性和递进性的学习活动。

第三,表达是学生实现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融合发展的落脚点。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螺旋递进式发展。表达主要表现为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解决新问题,发展创新思维,即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创新。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首先要考虑表达的问题,即表达是教师设计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终点。学生的表达既要基于语篇,又要超越语篇,从而进行高层次的语言输出,利用从语篇中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读思达”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3 Reading for Writing部分Welcome to Chinatown

文本分析如下: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语篇类型:介绍性文章

What:该部分的活动主题是“介绍一个有显著文化特征的地方”。从文章的标题Welcome to Chinatown可以看出,文本是一篇带有旅游宣传性质的介绍性语篇。文章客观且全面地描述了旧金山中国城的历史和现状,并呼吁那些还没有机会去中国的人前往中国城,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Why:作者主要介绍旧金山中国城,聚焦中国文化。从旧金山中国城的居民结构、语言、建筑、商品、饮食风味、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展现它作为中国文化展示中心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中国文化与美国多元文化的关系。旧金山中国城是美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使外国人能近距离体验中国文化。学习文本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上多元文化共存的现象,加深他们对文化异同的理解和尊重,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并鼓励他们积极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发展。

How:文本是一篇地点介绍性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共六个段落。第一段概述旧金山中国城的特点。主体部分的四个段落从不同角度带领读者了解旧金山中国城。末段重申旧金山中国城存在的价值,即它是美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中有很多介绍地方特色的描述,如“very popular tourist draw,mild all year round,what started as...then turned into...,the majority of residents...,famous sites include...,to name but a few,spend hours just exploring the interesting sights,smells and sounds of China,a great place to...”等;还有很多劝说性语言,如“experience a real taste of China,allow...to experience...first hand...”等;介绍地方时灵活运用形容词,特别是形容词的最高级,以提升旧金山中国城的吸引力,如biggest、oldest等。

(二)学情

教学对象为福建省莆田市某二级达标校高一重点班学生,他们整体英语水平良好,能很好地完成描述、记忆、复制、运用、分析等低阶思维任务,但是在评价、创造这些高阶思维部分,还需要适当的指导和训练。对于学生而言,通过阅读提取细节信息不是难点,而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综合理解、推理判断才是需要进一步训练和培养的。对于旧金山中国城,学生只知道它是华人的聚集地,而对其具体景点、饮食风味等不甚了解。此外,经过对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学习,学生对必修教材的单元框架比较熟悉,也适应了读写板块过程性的写作模式流程:阅读输入—学习语篇知识和语言知识—将知识迁移到新语境—完成写作任务—同伴互评。

(三)教学目标

通过文本的学习,学生可以:

1.了解旧金山中国城多元文化特征的具体表现,分析旅游宣传小册子的文本结构特征,并能以结构图的形式梳理、整合文本信息。

2.领会旅游宣传小册子的语言风格,运用提取分析、归纳、概括、推断等思维形式发展语言逻辑思维能力。

3.运用旅游宣传小册子的文本结构及语言表达特征,全面、准确、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家乡。

(四)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Activity 1:Look and say

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look at a pictur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Q1:Do you know the place in the theme picture?

Q2:Do you know any information of it?The location?The feature?

Q3:There are a wide diversity of Chinatown in the world.So is it a good idea to develop Chinatown in other countries?Why?Or why not?

Sentence pattern:I think it is(not)a good idea to develop Chinatown in other countries,becaus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tivity 2:Brochure

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discuss the question:

What might be included in a brochure of a place?

The brochure might contain the introduction of:(1)location;(2)population;(3)climate;(4)food;(5)tourist attractions...

【设计说明】导入环节共两个活动。活动1展示单元主题图,一方面激活学生在之前Reading部分学到的关于旧金山中国城的知识;另一方面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发展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提高其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活动2通过教师总结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地方被人所熟知——宣传手册,从而衔接下一个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在介绍一个地方时,应包含哪几个模块。

Step 2:Reading

Activity 1:Read for structure

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look through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Can you divide the passage into several parts?

Part 1——Para.1:Brief introduction

Part 2——Para.2—5:Detailed information

Part 3——Para.6:Summary

Activity 2:Read for information and language features

(1)What information is included in the introduction?

(location,climate,history,ethnic groups,languages,famous figures,famous food/drink,tourist attractions,businesses and industries)

(2)Underline the sentences that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m.

【设计说明】阅读部分设计两个层次的活动:活动1让学生总结文章的结构(总—分—总),并根据结构图整理文本信息,分析语篇脉络结构,提升他们的语篇分析意识和能力。教师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深读文本,让他们快速掌握文章主旨;通过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线索与简化文章脉络。活动2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及语言风格,为下面的“写”作准备。此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理解、记忆等低阶思维。

Step 3:Thinking

Activity: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read the passage again,and think about something behind the passage.

(1)Who are the intended readers?

(2)What’s the theme of the passage?

(3)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express in the passage?

【设计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内在逻辑,找出文中体现主题意义的语句,如“a center for Chinese culture,a real taste of China,sights,smells and sounds of China,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real life”等,理解作者旨在突出旧金山中国城典型的中国文化特征,说明旧金山中国城在美国多元文化中的独特存在。作者所选的细节都是在支撑这一主题。另外,教会学生探究和分析多元文化现象及其历史渊源,理解、尊重文化异同。此阶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等高阶思维。

Step 4:Writing

Activity: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write a short pass age to introduce Putian with at least 3 points listed in the PPT.

(1)What is unique about Putian?

(2)What examples can you give to illustrate its unique feature?

莆田市基本情况介绍:

地理位置、气候;

居民构成:汉族为主,用方言和普通话交流;

旅游景点:湄洲岛、南少林、三清殿等;

食品:卤面、兴化米粉;

水果:荔枝(litchi)、龙眼(longan)、枇杷(loquat)、柚子(pomelo);

别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Before writing: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writing tense and person.

After writing: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give a point to their desk mates’writing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Standards(见下表):

a.Is the city introduction clear?b.Is the information specific and are the facts correct?c.Is the information arranged in a good order?d.Does the passage have a proper beginning and conclusion?e.Are there any grammar,spelling,or punctuation errors?

【设计说明】写作环节要求学生写一篇介绍莆田市的小短文,从地理位置、气候、居民构成、旅游景点、食品、水果等方面讨论莆田的特色,模仿范文中的语言及结构完成初稿,且同桌之间根据所给标准进行评价。

四、反思与小结

第一,阅读、思考、表达三个学习环节既可以是微观于一节课的认知过程,又可以是整个单元的主题探究过程,还可以是宏观于二语习得的过程。教材中本单元通过两个听读和看读(两个听读:听力与口语板块“讨论几种美国食品的起源”及听力与表达板块“谈论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两个看读:读思板块“了解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城市”及读写板块“介绍一个有显著文化特征的地方”)输入,以语篇为依托,启发学生探究单元主题“多元文化”。其间,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贯彻主题探究的过程。

第二,阅读、思考、表达三个学习环节以主题为主线,学习活动设计层次分明,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育。本单元围绕“多元文化”主题展开,本课时根据“读思达”教学范式设计,建构“读解—探究—创生”思维型阅读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阅读理解、探究主题、言语表达三个环节。阅读、思维、表达三者互动协同,使学生不断将新的语言知识融入自己的语言结构,从而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培育其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读”部分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进行“长读”,即长时间、持续地阅读,找出文章的主旨大意、框架结构、内容要点,进而关注语言特点。“思”部分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意义、目标受众及作者传递的价值理念,帮助他们深入思考文章的内在逻辑,找出文中体现主题意义的语句。“达”部分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模仿文本的框架结构,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乡——莆田。教师所设计的活动由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交互作用,逐层递进,螺旋上升。学生经过一系列的阅读思维活动后,顺利完成文本内容学习和知识迁移。

第三,英语学习活动要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教师应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体现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探究。本堂课的教学活动以“多元文化”主题探究为引领,依托语篇,并通过活动有机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学习策略等,在提炼、整合、分析、评价语篇意义的过程中,使学生从内容、语言、思维三个层面解读Welcome to Chinatown的内容、框架(总—分—总)结构及语言表达,并迁移运用于描写自己的故乡——莆田。学生在提高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认识到旧金山中国城是美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从而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共存的现象,积极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读思达旧金山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旧金山W酒店翻新,“老网红”怎样刷新设计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旧金山906 World文化中心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
全球85座高科技城市榜:旧金山拔得头筹,北上深入围前25
西行旧金山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