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探究
——以Unit 3 Computer game problems为例

2022-03-17 09:29
英语教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字面深度初中英语

刘 星

一、阅读的相关概念

阅读是读者借助语言文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智力活动,是不断假设、证实、想象、推理的积极且能动的认知过程(黄远振 2003)。崔刚(2015)认为,阅读教学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语言层次、信息层次和思想层次。阅读从低到高可分为四个层次:字面阅读、解释性阅读、判断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不同的层次反映不同的思维水平和阅读目标。字面阅读是读者对文本最浅层次的理解,所解读的只是字面意思,是初步获得文本意思的阅读活动;解释性阅读是对文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比字面意思的理解高一级,在字面意思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抽象思维活动;批判性阅读是读者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对文本内容、表现形式、语言特点及作者态度的点评与欣赏;创造性阅读是基于文本产生置于文本之外的新观点的阅读活动,更具有高效性。总结起来,字面阅读属于浅层阶段,解释性阅读属于由浅层到深层的过渡阶段,批判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属于深层阶段。

二、深度阅读

(一)“深度”是知识容量纵深的发展

深度阅读实际上是深度学习的过程,即通过深度加工知识信息、深度理解复杂概念、深度掌握内在含义,主动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并能将其迁移应用到真实情境中以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余玲艳、代建军 2017)。深度阅读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和组织,去除已有的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以指导今后的学习活动。

(二)“深度”是促进和提升学生思维的发展

深度阅读阶段的思维发展遵循由浅入深的阶梯形路径,即认知性阅读思维、理解性阅读思维、评价性阅读思维,最终达到阅读的最高层次,即创造性阅读思维(余玲艳、代建军 2017)。深度阅读既能使学生获取开放性知识,又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多角度、全方位地获取信息并分析文本,达到批判性阅读,形成批判性理解,从更新、更高的维度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深度阅读是以增加知识容量、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为目的的阅读(包明德、张雅丹 2013)

(三)“深度”是形成新的情感和态度

深度阅读是有“深度”的,不仅涉及知识的学习,还关注文本的结构和作者的态度,与文字进行对话,去思考、去体会。这些也与学生已有情感、态度有关。学生应尝试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与出发点,并结合实际生成自己的观点,最后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形成创造性阅读,使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阅读能使学生有成就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困境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缺乏深度,具体表现如下:

(一)无深度解读

阅读教学不仅涉及字面阅读,还要深入文字内部,挖掘文本内涵。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停留在字面理解的层次,文本解读多是在词汇上下功夫,缺少信息获取和理解类活动,导致整堂课结束后,学生并不清楚文本的主线和主题。另外,缺乏系统的篇章结构分析、语言赏析,以及对作者观点、意图的分析等活动。这样的阅读教学没有深度、没有探索、没有效果。

(二)无思维深度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师生之间缺少思维的碰撞,他们主要分析文本的字面意思,思维活动仅仅停留在简单记忆单词及其用法上,很少有机会分析、评价甚至改写文本。换句话说,学生很少用高阶思维方式理解阅读文本,也不会分析篇章结构的内在关系。这样的文本分析缺乏活力,无法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长期下去,会使他们的思维固化,从而影响其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无育人观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基于文本的教学活动,还应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生成对道德的认识与见解。除了感受文本、理解文本、欣赏文本和评价文本的能力外,学生还应从文本所承载的文化观念的角度出发,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文本中得到启示。但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缺少育人的观念,过多地注重文本语言知识的教授和阅读技能的培养,很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等精神世界的发展,也很少引导他们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导致很难形成科学的、可持续的育人阅读教学。

(四)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如果不考虑课堂氛围,只是将文本知识植入学生大脑,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学生的学习也是被动的。在无活力的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由性都会受到限制,他们很难理解和探索文本之外的事物,更无法进行有深度的思考。

四、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案例

下面以上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3 Computer game problems为例,探索如何实现深度阅读教学。

(一)解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带学生走向哪里,对他们有何种期待,希望他们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根据文本的体裁和题材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认知水平。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达到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教师应对教学目标深思熟虑,先深入文本,反复挖掘,考量文本,形成自己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体会文字背后的作者情怀,再与现实相结合,升华思想,提炼并创造出新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在文本中找到创新的突破口。教师只有先研读文本,进行深度阅读,才能设计出有深度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字面阅读过渡到理解性阅读,再到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Computer game problems是一篇演讲稿,是某校校长以“学生上网玩游戏”为主线,介绍玩游戏的利和弊,并提出建议,呼吁学生科学使用电脑,做到劳逸结合。

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学生能够理解演讲稿的含义和文本结构;(字面阅读)

2.学生能够理解文中重点单词和短语的意思;(字面阅读)

3.学生能够了解校长演讲时的心态和语气,领会“他”想要达到的目的;(理解性阅读)

4.学生能够体会“玩游戏”这一社会问题对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以及青少年该如何抵制这种不良影响,如何树立正确的劳逸结合的观念;(批判性阅读)

5.学生能够写一篇演讲稿,呼吁其他学生正确使用电脑;(创造性阅读)

6.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同一事物。(批判性阅读)

以上教学目标环环相扣,主题鲜明,层层递进,由浅到深,从字面理解演讲稿的含义到领会“校长”的心态,再到明辨是非,最后到创新思维的培养,体现了从低阶到高阶思维的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探究主题意义

教学情境是一种可以人为创设的物理情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教师要做好“设计师”和“引路人”,通过多种方式使情境外显,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从而积极参与对阅读话题的探索。情境创设可以贯穿整个课堂,驱使学生开展思考、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在有意无意间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学情境具有感染力,让学生如临其境,情绪受到感染,就能使他们与作者更好地交流,产生情感共鸣。

针对该文本讲到的“学生上网玩游戏”,教师可以把自己当作“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或其他学生的真实个例,发人深省。

Step 1:Lead-in

Teacher:I was playing the computer games yesterday.Do you want to know why I was doing it?

Students:Why?

Teacher:I think I can relax myself after too much work.But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eyes.I don’t feel very well now.Can you help me?

Students may say:You should not play it for a long time./You may have a rest./You should choose another way to relax...

Teacher:Do you play it like me?

Students may say:Yes or No.

Teacher:What is your parents’attitude towards it?

Students may say:They don’t like me to play./They arrange some time for me to play./They don’t care...

Teacher:Let’s watch a video to learn how serious the result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has given us are.

【设计说明】该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入“电脑游戏带来的弊端”这一主题,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接触篇章内容的教学情境,为理解主题和接下来的教学任务作好准备。

Step 2:Pre-reading

Teacher:After watching,we know that playing computer games is bad for us in a way.Because so many students are affected mentally and physically.Many parents are worried about it,so they ask the head teacher for help to make a lecture about playing computer games.Let’s learn it together.

Questions are as follows:

(1)Who is attending the meeting?

(2)Why did the student become ill?

(3)What is the serious problem?

(4)Who will talk to them tomorrow?

(5)What will they talk about?

【设计说明】该环节旨在让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演讲的主题。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见下图)呈现。

Step 3:While-reading

引导学生发现细节,体会“校长”演讲时的心情,设身处地地理解玩游戏的弊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发挥想象,体会没有网络的时代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表1

【设计说明】该环节让学生比较没有网络的时代和正处于网络时代的学生的变化,并讨论处于网络时代的学生面临的难题,旨在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加深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Step 4:Post-reading

除了文章中提到的问题和建议,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或身边的例子提出问题和建议,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表2

【设计说明】该环节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表2,并提出建议。之后,让学生再次进行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写一篇演讲稿。该部分是本堂课的升华,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正确使用电脑。

在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之后,学生已经由基本的字面阅读、解释性阅读向判断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转变,能明辨是非,知道沉迷网络游戏对身心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并在积极的师生活动和生生互动之后,能对文本进行重新构建。读后活动的设计是深度阅读思想的延续,能让文本的思想得到继承和发展,并让其与生活联结,对生活有所指导。情境创设不仅仅是在读前和读中,在读后环节,教师同样设计了演讲活动,让学生“以学生的身份就网络问题表达观点”,这是对文本的二度创新,也是对文本主题的升华。

结语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有意识地对文本进行有品质的深度阅读。首先,教师要有深度阅读的教学理念,并用这一理念指导日常教学;其次,教师要预设学生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理解文本;再次,教师要创设阅读情境,并将学生带入其中,使其体会不同的阅读形式;最后,教师要设计教学活动,带领学生探究更深层的语篇观点和价值,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深入发展,培养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会阅读、会思考、会创新的阅读者。总之,教师要不断探索,让深度阅读教学常态化,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猜你喜欢
字面深度初中英语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规约层级递进模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金缕衣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别误会这些英语
深度观察
别误会这些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