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

2022-03-17 07:46许淑楠
英语教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创设小学生情境

许淑楠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全新的挑战,信息技术成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辅助工具。在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融合的趋势下,小学英语教师必然会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意改革,其中教学情境创设属于其中的一项重要改革形式。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的各项优势创设符合小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情境,成为英语教师关心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很多英语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应用信息化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将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衔接起来,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王燕 2020)。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下面在遵循情境创设的趣味性、氛围感及认知机构原则的基础上,探讨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英语教学情境的一些做法。

一、趣味情境,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一些具体形象的元素。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将之前理论化的教学方式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情境内容,如一些融入多媒体元素的电子课件,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快速提升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陈媛媛2020)。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Unit 8 Dolls中出现了很多玩具种类,主要锻炼学生描述玩具外貌的基础能力。在这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玩具总动员》的精彩片段,画面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玩具,如机器人、汽车、飞机、毛绒玩具、手枪等,先利用视觉上的冲击效果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从《玩具总动员》的片段中选出主人公,并用英语描述他的外貌 特 征 :“His hair is very short,his eyes are very big,he is wearing a yellow coat.”最后导入今天的新课:“同学们,刚才我用英语介绍了动画片中的人物,你们想不想用这种方式介绍自己喜欢的玩具呢?下面请大家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种技能吧。”

教师选择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影视片段,将影视片段与教学内容衔接起来,快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导入本堂课的教学主题。在这种自然、有序的背景下,小学生已经开始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对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意义。

二、语言情境,提高学生英语词汇记忆效果

语言情境是学习英语的一种重要平台。在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非常有限,主要通过录音机播放磁带或者口头表述的方式展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新技能等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语言情境。这样一来,小学生可以在较为简单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对英语内容的了解程度也会得到提升,尤其是在抽象、枯燥的英语词汇记忆方面,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游建华 2020)。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中出现了一些表达方位的重要词汇,如 beside、between、in front of、in、on等。这些方位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教师可以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的flash功能,开展“形象记忆”词汇教学活动。比如,将课文故事中的三只小熊作为教学演示的道具,当学习beside时,屏幕上的小熊就会出现对应的位置关系,同理,当屏幕上出现“Bear is in front of the tree.”时,小熊就会通过动态的动作演示出in front of的含义。在有动物元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动物的叫声,展示动物的生活习性,以此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效果。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为例,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搜集相关动物音频、视频等资料,并在词汇教学中巧妙搭配使用。如此一来,之前让小学生头痛的词汇学习和记忆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变成动态的画面,将一个个静态抽象的英语词汇转化成各种形象、具体的事物,不仅刺激了他们的感官,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记忆效率。

三、场景情境,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英语作为社交场合中的一种常用语言,需要学生突破传统的理论化学习模式,采用实践应用的方式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然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缺乏语言场景,很多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书本内容的朗读和背诵阶段,不能将所学英语知识转化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游舸2013)。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进行生动的社会文化与自然情境的创设,无论是复制转化课本上的互动场景,还是重新创设同类生活场景,都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场景的自由切换,为小学生提供虚拟化的语言应用环境。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Unit 6 What time is it?主要内容是学习时间的表达方式及如何用英语描述不同时间的行程安排。询问时间是学生在生活中与同学、家长经常交流的一种场景。课文中以一名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为例,给出了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安排。在熟悉了课文中关于“What time is it?”“It’s time to...”的具体应用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小学生感兴趣的交际场景。以“放学后与同学约定好打篮球”的场景为例,多媒体的场景画面中给出“下午5点半”“篮球场”“同学”等有关画面,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这个场景展开相应的对话练习:“What time is it?It’s half past five.It’s time for me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my classmates.”同样,教师模拟课文中“一天生活”的场景,创编真实的生活场景片段,将每一个时间点的内容转化为真实的生活,并组织学生根据片段呈现的内容进行对话练习。当画面上出现“妈妈叫孩子起床”的场景时,学生生成如下对话:“Good morning.It’s time to get up.What time is it now,Mom?It’s six o’clock.It’s time for breakfast.”当画面中出现“老师和学生说再见”的场景时,学生生成如下对话:“What time is it now?It’s 5 o’clock.It’s time to go home.Goodbye,teacher.”

除了以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课文中还出现了交际、购物、用餐等场景。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熟悉的场景,并组织他们模仿课文中的对话内容,展开自由、轻松的对话练习。

四、互动情境,提高学生英语课堂练习效果

新课标理念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强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练习作为反馈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同时检测他们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在课堂练习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趣味化互动活动,提高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积极性,还可以采用人机对话的互动模式,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和平台提高他们的英语课堂练习效果。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Unit 4 Where’s the bird?的重点和难点是教会学生正确区分和使用一些常见的方位介词。针对部分小学生在强化练习中态度不积极的现状,教师可以在他们掌握了这些方位介词的含义和用法的区别后,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一个动态小游戏。游戏的主角是一只叫汤姆的小猫,它喜欢捉迷藏,可以随意在不同物体中藏身。学生根据小猫所在的地方,说出它的藏身位置。比如,当它躲在树上时,学生可以回答:“The cat is in the tree.”然后,教师点击屏幕鼠标,它又躲在了桌子下面。这时,学生回答:“The cat is under the table.”教师再次点击鼠标,小猫又爬到了椅子上。学生接着回答:“The cat is on the chair.”借助灵活的游戏互动方式,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很快掌握了这些介词的使用技巧。

又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的课堂练习中,教师设计“走进澳大利亚”的CAI课件,要求学生提取自己掌握的澳大利亚的相关英语资料,直接与计算机进行口语交流,实现人机对话。比如,计算机提出“What are the famous animals in Australia?”的问题。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回答:“There are lovely kangaroos and koalas.”随着各种灵活多变的提问互动,学生凭借记忆和语言组织能力完成各种练习任务。在英语课堂练习中,学生与计算机直接进行口语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在人机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搜集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线上游戏,如“猜猜看”“连连看”“我是大侦探”等,开辟各种新颖的英语练习活动,提高小学生在词汇认知、语法应用、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郭红英 2008)。

结语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与传统的英语课堂相比,教学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挖掘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并将它们有效整合,实现英语课堂的高质、高效。同时,教师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潜能,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搭配模式。

猜你喜欢
创设小学生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我是小学生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