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2-03-17 09:29傅毅慧
英语教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批判性绘本作业

傅毅慧

引言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工具。小学生有必要在学习语言的开始阶段提高思维能力。要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将发展批判性思维的活动落实在课堂中。鲁子问(2018)认为人类主要有三种思维模式:第一思维:批判—分析性思维;第二思维:创造—综合型思维;第三思维:实用—情景性思维。大多数人处于第三思维世界,随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不断探索和追求第一和第二思维模式。随着各国教育者和学者研究的深入,批判性思维的定义越来越多样化。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即通过观察、体验、反思、交流等手段对收集的信息建立概念、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的过程。批判性思维的形成过程具体见图1:

图1:批判性思维形成的过程

批判性思维对人类尤其是新时代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琼·温克(Joan Wink)在《批判教育学》中提出,批判意味着透过表面看本质:能客观地思考、建构和分析。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培养的学生要能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有实证意识地批判质疑,探索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不会被事物的表象迷惑,不会崇拜权威,也不会固守已有的认知和思维;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会不断辨析、阅读、交流,从不同的视角审视现实世界;用辩证的眼光解读专家的理论,构建独特、创新的理念。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批判,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态度取向。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要发展其批判性的态度,这也是他们应获取的批判性思维的心智模式。

基于我国英语教育背景,对英语教育教学而言,批判性思维是从多维度、多形态的跨文化视角对英语信息进行辨析、判断价值、提出合理质疑、作出正确评价、主动建构的英语思维(李文君2020)。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能批判性地审视语篇的内容、价值取向及其涉及的文化内容,让他们在欣赏英语文本的同时,养成理解或质疑文本作者观点的习惯。因此,寻找适合的文本书籍是培养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关键,而英语绘本成为教师教学的首选。与英语教科书相比,英语绘本以图片和文字结合显示的英语故事为主,内容主要源于学生的生活。绘本将艺术、文学和教材融为一体,包含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图片、生动的情节、开放性的结局。绘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而且可以激发他们思考,触动其批判的意识。对于识字能力较低的小学生,用图片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是有效的,也可以帮助他们判断、比较、识别各种文本信息。这些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徐志平 2017)。简而言之,英语绘本与小学生的思维认知是一致的。通过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下面以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六年级(上)Book 11 Reading for Pleasure—The Leaf为例,讨论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小学英语绘本课堂教学。

一、妙用插图留白,推断绘本信息,探究批判根源

从认知发展过程上看,批判性思维不是最基础的层级,可以和其他思维方式同时发展。因此,批判性思维教育要求把握时机,即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恰当时机。图片是绘本最直观的体现,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故事内容载体。绘本的插图不仅承载故事内容,还隐含了故事主旨的细枝末节信息。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绘本插图的观察和理解,教会他们“看”故事插图。教师巧妙利用插图留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帮助他们收集有效信息,推理绘本涉及的隐含信息,从而对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进行推测,进而提升他们的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1】绘本导入环节

Step1: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见图 2).

图2

T:What can you see?

Ss:Two men,a tree...

T:Let’s say more details about the picture.

S1:One man is reading a book under the tree.

S2:He is in rags.

S3:The other man is a farmer.

在绘本教学前,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绘本插图,引导他们收集图片信息:主人公可能很穷,因为穿着有补丁的衣服;他正在树下看书;另一个人可能也不富裕,因为他拿着锄头要下地干活。接着,教师对图片的信息进行分类,并提问:“Who are they?Where are they?When is it?”引导学生推测绘本故事的背景和内容:发生在我国战国时期一位穷书生的荒唐故事。教师在课堂导入部分用插图留白带领学生观察、思考,并以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story?”引导他们批判性地预测和思考,大胆猜测,提前对绘本故事进行建构,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绘本的兴趣。

二、巧用问题设计,挖掘绘本内涵,训练批判过程

批判性思维是可以被训练的。当人们学会观察事物后,会把不同的经验分类,为解决问题提供支持。提问是批判性思维训练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问题是训练批判性思维的源头。课堂提问包括两个方面: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批判性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必要时先讨论后回答。这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透过语言文字了解绘本故事,读出作者在文字背后要表达的内容,尤其是故事潜在的价值内涵。教师还要究其原因,引导学生深度分析,而不只是关注故事的结论。显而易见,提问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关键。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批判性价值,问题内容要有广度和深度。这些问题可以是获取知识、接近真理的,也可以是明确主张、构建价值取向的。通过问题,让学生有思考的方向和角度,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为他们形成批判性思维作铺垫。

【例2】绘本授课环节

Step 2:To know the way the mantis catches the insects.

T:How does mantis catch insects?

Ss:The mantis hides behind the leaf.

T:Yes.Can the insect see the mantis?

Ss:No.

T:The mantis becomes invisible.

Q1:Why is the mantis invisible?

S1:The leaf is big and the mantis is small.

S2:The leaf is green and the mantis is green too.

S3:Mantis gets invisible just because of the illusion of our eyes.

Q2:Is the mantis clever?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mantis?

S1:It is very clever.

S2:That is animal nature.

教师从“How does mantis catch insects?”开始,提出一系列探究式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invisible的意思的同时,了解螳螂不是真的隐身,而是错觉。层层的问题设计让学生明白了自然界动物的奥秘:昆虫在捕捉猎物时会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手段。教师还尝试让学生对螳螂捕蝉的行为作批判性分析:没有真正的隐身消失术,不过是动物捕猎的天性技巧罢了。

Step 3:To know the reason of man imitates the mantis.

T:The man is behind the leaf.Is he invisible?Is he disappear?

Ss:No.

Q1:What did he want to do?

Ss:He wants to get many things in the market.

Q2:Why did he steal things?

S1:He was poor.

S2:He didn’t have much money and can’t buy things.

Q3:If you were poor,would you steal things?

Ss:No.

Q4:How to get rid of poverty?

S1:Learn a skill.

S2:Study hard,word hard and make more money.

T:Great!You all know the meaningful of the story.

这些问题是思辨式的问题设计,由难到易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虽然不需要太复杂的生活经验,但是通过思考可以让学生站在“绘本故事—现实生活”两个维度理解故事内涵。根据布朗(Browne)和基利(Keeley)在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一书中提出的培养批判性思维的13种问题,以上四个问题属于规范性问题,即可以有不同观点与价值判断的问题。教师应适当追问,引发学生表达不同的想法和观点,产生批判性思维的碰撞。通过追问,引导学生理解绘本的主旨内涵不是简单的The Leaf。从分析故事主人公偷盗的原因到延伸至如何摆脱贫困,深挖“俭以养德,勤劳致富”的道理。

三、善用课后作业,延伸绘本价值,形成批判习惯

“观察—分类—归纳—建构,独立思想、自主创新、解决复杂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批判性阅读和课后作业为学生提供批判性思维形成的平台。鲁子问(2018)经过多年研究提出批判性思维结果有35个维度,可以通过两组策略发展批判性思维:情感策略和认知策略。其中,最有价值的策略是认知策略中的developing criteria for evaluation:clarifying values and standards(发展评价标准,阐明价值与标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让他们确认自己价值观的标准并清晰地呈现。课后作业可以完美地显示学生的真实想法和价值观。有效的英语课后作业能够引导学生对绘本和现实生活的意义进行判断和建构。英语作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教学设计的延续和补充。作业是检验和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英语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应用型和创造型作业,如创编角色对话、设计一本新书等。这些创作可以激发学生在发展语言时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目的是让他们将绘本中的信息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将以前的批判性观点转化为输出的价值实际。这不仅是语言知识应用和验证的过程,而且是批判性思维走向成熟必不可少的阶段。

【例3】绘本教学的结尾部分

教师设计两项家庭作业:(1)Retell the story.(2)Rewrite or find a different ending of the story.第一项是记忆和理解类作业,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在绘本中学到的知识。第二项作业是创编故事结尾,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绘本故事判断或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而对绘本价值观作出评价。当学生完成这两项作业后,除了综合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外,还能针对故事的结局给出理由、分析论据和讲清事实。有的学生认为结局是主人公应被缉拿并接受教育;有的学生认为结局是主人公会经此得到教训,好好读书,考取功名;有的学生认为结局是主人公可能屡教不改,再次作案。各式各样的故事结尾体现了学生对绘本的认知和评判,是他们独特的价值体现。因此,创造性的英语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并使他们形成反思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结语

“学习和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可以丰富思维方式,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程晓堂、岳颖2011)英语绘本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绘本的意义不仅在于学生可以理解绘本的主题和故事情境,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灵感,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想法,形成自己的见解并用于现实生活。英语绘本教学对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也是十分重要的。绘本源于美好的生活故事,它通常解释一个事实或渗入一种精神,同时为语言学习创建丰富的语言情境。教师应加强对绘本教学中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猜你喜欢
批判性绘本作业
绘本
绘本
绘本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