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执业药师培养为导向的药理学教学改革

2022-03-17 11:34郭紫芬张海涛江金环
药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资格考试药理学执业

郭紫芬,张海涛,江金环

南华大学药学院 (衡阳 4210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药学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适应这一需求,我国在1994年开始实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以培养能适应药学服务需求的高素质执业药师[1]。探索药学教育与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有机结合,培养适应我国医药事业飞速发展的创新及应用型药学技术人才,是当今药学教育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改版,提高了对考生专业知识的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能力考查要求,重点要求作为合格执业药师所应具备的在药品质量管理和药学服务两方面的综合执业能力。药理学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必考核心课程之一,考核内容主要以临床合理用药、临床案例分析为主,在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及执业药师培养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因此,如何将执业药师培养有效地渗入药理学教学中,也成为药理学教学改革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1 执业药师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执业药师是指经全国统一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中执业,指导合理用药和药品质量管理的应用型药学技术人员,其在保障合理用药、用药安全、节约医药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截至2020年5月底,全国执业药师注册人数为533286人,平均每万人口执业药师人数为3.8人[3],与《“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提出的“每万人口执业药师数超过4人”的目标基本接近[4],但仍明显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药学联合会提出的“每万人口需要拥有注册执业药师6.2人”的标准。因此,高素质的执业药师培养是我国目前药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医药高等院校作为专门培养执业药师的摇篮,应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执业药师素质的培养,从而有效满足社会对执业药师人才的需求。但目前我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却低于20%,且我国执业药师队伍整体水平低,尤其体现在临床用药指导能力不足[4]。尽管执业药师资格的认定要求申请者具备一定的药学相关实践经历,但我国执业药师现状仍然暴露出我国药学教育在执业药师的培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国内药学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常以研发、生产与质量保证为主,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重点在保证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临床用药指导、药学实践以及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对人体的相互作用等相关课程却远远不够。高等医药院校作为培养执业药师的摇篮,势必要参照执业药师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以执业药师培养为导向,改革高等药学教育,提升学生临床合理用药思维及能力势在必行[5]。

2 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现状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的一门科学。药理学对临床合理用药思维、能力培养及后续继续教育和药学服务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学生未来取得执业药师资格奠定坚实基础。尤其自2020年起,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在考试科目和内容上变化巨大,集中体现在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技能部分考查比重大大增加。

2.1 高校对药理学教学重视不够

执业药师在药学服务实践中常常需要在具体的案例中运用药理学的知识来分析药物在应用过程中与机体的相互作用、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从而改进对疾病的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然而我国执业药师的临床用药指导能力普遍较弱,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国内高校药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偏重化学和药学基础课程。对药学生而言,由于很少接触疾病,很难将药理学知识与相关临床疾病联系起来,学生往往感觉学习枯燥、理解困难,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6],导致学生对药理学的认识不够,因此在解决和指导疾病的实际用药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7]。随着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实施,许多医药学院校开始重视药学生在校期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知识的渗入及执业药师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实践[8],但大多数改革集中在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课题研究上,忽视了执业药师培养与药理学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学生依然认识不到药理学课程在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以及药学服务中的重要性。

2.2 药理学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我国药学专业课程中药理学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因而在有限的学时,教师往往在教学内容上重化学知识而轻医学知识;在教学方法上重知识传授而轻临床合理用药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另外,药理学考试主要以书本内容为主,往往忽视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这也使学生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多采用“填鸭式”的方法死记硬背;而且,考试题型多以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为主,与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涉及的案例用药分析不相适应。这反映出药学院校执业药师能力培养与药理学教学的结合不够紧密[9]。医药院校将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及执业药师培养渗透入药理学教学中,必将对药理学教学改革起导向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3 以执业药师培养为导向的药理学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对执业药师准入条件的提高和对注册执业药师需求的增加,执业药师考试大纲的制定与调整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以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为导向,更好地为药学本科生提供在校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对执业药师的认识,也是医药院校面临的一大难题。鉴于药理学在药学生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以及今后药学服务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将执业药师培养有效地渗入药理学教学中也成为药理学教学改革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高校需对现有的药理学教学内容和方法实施必要的改革,培养一部分能提供药学保健服务的高素质执业药师,使其真正成为保障大众用药安全的守护者。

3.1 转变教学思路,树立“课证融合”教学理念

“课”是指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专业课程,“证”代表岗位的需求以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课证融合”意味着专业人才培养要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专业课程要与职业考证相对应。因此,学校可组织教师解读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政策及内容,分析历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和真题,并开展药理学教学改革研讨会,树立“课证融合”教学理念,构建基于“课证融合”的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建设框架,探索“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将执业药师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药理学教学中,为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及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奠定坚实基础。

3.2 深化校医联动与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双师型教师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需求。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高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实践活动,轮流选派教师到医院与药企参加工作实践,充分了解职业岗位技能需求,与行业内人员开展项目合作,积累一线经验,以此融入药理学教学中,强化药学生用药指导与用药咨询技能。产、学、研结合,在切实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实现“课证融合”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3 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可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对近年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和涉及药理学部分的真题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对各章节内容的出题频数和形式进行统计,明确考点分布情况。在上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需对药理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完善和修订药理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突出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知识点,适当增加常见疾病的临床知识,补充用药指导、生活指导、处方分析及健康教育等内容,使教学内容既能与执业药师考试内容接轨,又能够与学生就业岗位对接,培养学生的临床合理用药思维及能力。

3.4 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3.4.1 传统讲授与CBL和PBL教学方式相结合

药理学课程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模式繁杂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该打破传统,在理论课堂上开展以“具体病例”为基础(case based learning,CBL)和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到临床中调研、收集相关病例,挑选难易程度适当、目的明确的案例进行编排并用于课堂教学。以具体病例导入、提出问题然后授课;在授课过程中分析病例、解答问题;在授课结束时总结病例,归纳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合理用药思维和能力。

3.4.2 利用实践课开展研讨式学习

药理学课程内容细微繁杂、课堂教学中也缺少多个相关知识点乃至跨学科知识点间的串联讲解,学生脑海中无法形成知识链。教师可根据执业药师培养和资格考试的要求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临床合理用药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课中,根据实践的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针对具体临床病例的CBL研讨式学习。教师提前1~2周布置讨论案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查找资料,组内讨论,解决所提问题;课堂上,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对案例进行分析解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集体分析讨论;教师最后的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对所学药理学以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跨学科知识点进行纵横联系,同时对药物选择和药物配伍等药物合理应用的知识进一步巩固,也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今后临床合理用药打下良好的基础。

3.5 建立有效的评估反馈机制

教学改革是否行之有效,必须通过相应的评估体系进行评估。首先,教师可以在药理学课程结束时通过问卷对于课程整体设计和教授方式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评估教学改革效果的满意度。其次,科学的药理学考核方式可测评学生对药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教学改革效果。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新大纲的宗旨就是力求提高药学人才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及临床用药实践能力,充分突出“以用定考”“以用为先”“以人为本”“以业为重”的原则,使准入的执业药师逐步由以往的以药物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药学保健服务[10]。因此,科学的药理学考核方式是最直接有效的评估反馈机制。药理学考核方式应注重科研与药学服务的实际技能的掌握,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在理论考试中,课程组优化考试内容和题型,增设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题型,将历年考试真题或模拟试题融入其中,让学生提早接触和了解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题型,学生在学习时有更强的目的性和导向性。同时也可采用实践及现场模拟等方式,将学生处方、案例分析、科研设计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等部分的考核也纳入总成绩中,使学生掌握系统、深入和宽广的药学专业及相关知识,为其今后岗位实践和分析解决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再次,对毕业学生进行回访,评估教学改革的实用性,即毕业学生多少程度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以患者为中心,开展药学保健服务,保障公众合理用药。最后,教师要及时了解执业药师培养目标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动态,及时调整药理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形式。

综上所述,要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执业药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药学知识,而且还应该具备指导合理用药的能力。高校应该结合新版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变化,顺应社会对执业药师职责定位的能力需求,适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在药理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执业药师素质培养的有效渗入,不仅可引导学生掌握执业药师考试应具备的医学知识,还可使学生具备执业药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与素质。同时,教学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基本药物治疗知识,又提升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资格考试药理学执业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艺术药理学
城市郊狼资格考试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201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
201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
医师多点执业:2014再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