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合一”实效提升路径分析

2022-03-17 17:59宋志燕任红霞
长治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思政课马克思主义

宋志燕,任红霞

(1.长治学院 教育系;2.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之一,体现了思政教育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思政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是办好思政课的重要遵循,最终指向了思政课“知行合一”的价值归宿。面对“两个百年”目标和“两个大局”交织方位的新环境新要求,要立足高校实际更好提升思政课“知行合一”实效,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不懈奋斗书写华章。

一、“知行合一”是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归宿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发展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诠释了“知行合一”思想。追求“知行合一”是思政课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思政课的“知行合一”基因

1.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资源,“知行合一”思想蕴含其中,例如《尚书·说命中》的“知之非艰,行之维艰”体现出传统文化中最朴素的知行观,孔子提出“听其言观其行”,强调在生活实践中“多闻,择其善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孟子提出“直养浩然之气”;荀子强调“知”的目的和归宿是“行”,提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即为“国宝”;程颐提出“行难知亦难”;朱熹提出“知先行后”论,“行”的基础必须有科学的“知”,“致知在格物”;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王夫之提出“知行统一”,认为“知行相资以为用”,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1]3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思想为高校思政课的“知行合一”模式探索提供了思想基因。

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知行合一”的理论基因

马克思主义的功能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为重要地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主管见之于客观的指向性活动[2]。实践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思想本身不能实现什么,只有通过运用物质手段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现实;同时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实实在在改造对象的活动,通过实践,能够把人脑中的观念存在变成现实存在;实践还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意识,把客观事物改造成合意的存在;实践还具有社会历史性,每一个时代的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实践,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些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是高校思政课的知行合一的重要理论基因。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知行合一”的实践基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持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提出“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观点,传承并创新传统的知行观,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行统一观”。[1]43改革开放时期,“知行统一”主要表现在对“知”的水平的认识。邓小平曾说:经济发展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问题,要付学费。[3]312“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3]314。同时邓小平也强调:“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4]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共产党人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第一,深入研究掌握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强调实践决定认识,是其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5]正是如此,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等政治哲学和军事哲学名篇写于战火连天的年代,邓小平理论形成并完善于改革开放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治国理政现实需要进行回应。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知行合一”思想的集中体现,蕴含着新时代的思政课“知行合一”实效的实践基因。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知行合一”特征

1.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中体现出“知行合一”特征

高校思政课主要任务和目标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与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的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帮助大学生形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无论怎么讲,最终都要落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上来”[6]。其中“知”体现在对思政课理论的认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具有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特征。“行”体现在践行思政课理论要求的实际行动,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始终,呈现出持续性、广泛性、丰富性、多样性等特征。高校思政课教学“知”和“行”体现在基础依据和外化拓展的关系,二者共同贯穿于思政课教学体系。

2.课程的理论形态包含着“知行合一”特征

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形态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来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立体式反映了党的领导规律、建设规律、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揭示了中国历史规律、革命规律、人民战争规律和历史周期率,思想道德与法治揭示了德治规律与法治规律,展现了自律、纪律、法律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这些知识内容本身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体现,同时在指导学生形成正确思想政治观念时体现“知行合一”内在要求,这种指导不仅是作为理论知识本身的指导,而且是转化为外在的行动的实践要求,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表现出来。

3.教学方法中蕴含着“知行合一”特征

办好高校思治课不仅要在理论上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理论“认识世界”,更要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检验真理”和“改造世界”,这就要求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相互支撑、融合,要立足于解疑释惑,着眼于实践转化,既要说清楚“是什么”“为什么”,也要讲明白“怎么看”“怎么办”,为大学生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做到有针对性和亲和力,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实际导向和实践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想真正把握历史脉络、找到事物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必须要聆听时代声音,对时代的呼唤进行回应,认真解决现实中重大而且紧迫的问题[7]。教师只有知行相成,紧密地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引领学生,对学生关心的理论疑惑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点进行解答,才能真正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展开,两者输出体现“知”与“行”为相成与互构的关系。

(三)高校思政课的“知行合一”价值目标和实现要求

思政课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中发挥着育人的主渠道的关键作用,自身特性蕴含“知行合一”价值目标要求,其思想性要求解决学生的思想之惑,其政治性要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理论性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在高校思政课程的价值实现过程,就是要践行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求,结合理论和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把人生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提出了明确建设标准。这为准确把握思政课本质,推进实现思政课“知行合一”价值目标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基本遵循,包括教师自身和讲授过程及内容、课堂备课聚焦的焦点、授课目标达到的效果、知识呈现过程中的方法、学生达到的目标等[8],这些内容和环节的把握是基于理论学习和实践认知基础上的思考和实践,体现在思政课教师的言传身教的教育引导、思政课教学的铸魂育人实践、教育管理的成效检验等方面。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在“知行合一”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政课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政治性,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都对其建设及“知行合一”实效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存在大学生在思政课上“抬头率”“点头率”低的问题,折射出思政课“知行合一”实效不足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中的“知”“行”融合不够充分

思政课的内容中包含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抽象。部分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过度拘泥于教材进行单纯理论讲授,没有充分融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充分联系国内外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没有充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没有充分解答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新内容、新解读、新时事,一定程度使课堂教学和现实相脱节,难以给学生提供全新的知识感受,缺乏针对性、感染力。究其原因,是这种理论在与现实实践碰撞时产生的某种不适应,体现出的是处理教学内容的“知”“行”融合不够充分,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的尖锐敏感性问题讲的不够清楚透彻。

(二)理论教学方式存在强“知”轻“行”

科学理论需要通过教育、学习和实践等方式方法入脑入心。有些高校思政课偏重于机械传授,而对学生通过认知达到情感和行动上的互动关注度不够,缺乏启发学生结合现实去发现问题,运用思政课的道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导致大学生缺乏对有关理论知识的认同感、接受度。这对于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来说远远不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不仅仅在于知道,更重要的在于受教育者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价值认同和行动参与。

(三)考试方式中“行”的引导力不足

高校思政课教学多采用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常以试卷形式呈现。有的试题过度追求考查识记型知识,考查大学生运用思政课理论观察社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多。有的试题内容单一,更新较慢,时效性、针对性不强。由此形成大学生在复习时背知识点,在考试时答知识点的循环,缺少问题辨识、思考和应用实践,难以在引导大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上走深走实。

(四)教师自身知行合一的示范作用不够凸显

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少数教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普通知识来传授,缺乏学信用合一的示范,如在讲课的时候充满激情,但面对学生关于现实或自身困惑的问题,却不知从何解答,难以将讲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甚至有个别老师,课堂上讲道明理,而在现实生活中急功近利、言行不一。这样的教师难以让学生在育人情境中充分感受到思政课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无法产生情感认同而自发付诸实践。

(五)“知行合一”的教学评价的机制不够完善

教学评价包括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反馈调节机制等。一些高校没有面向思政课的专项教学评价体系,体现在评价对象不够明确,针对性不足,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权重不够合理。部分思政课评价方法停留在“知”的层面,出现“知”“行”脱节现象,在实际操作中,评价方法单一,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非测试评价运用不足。部分思政课评价结果的反馈笼统,只有综合评价结果,理论和实践导向不明确,难以形成知行合一的“评价—反馈—改进”良性循环过程。

三、提升高校思政课“知行合一”实效的路径

(一)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夯实理论基础,实现“以知促行”

知行本相生,真知方促行。思政课有很强的学理性,教师必须讲清楚知识点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思政课传授的理论知识,才能产生认同,最终自觉践行。教师重视对思政课教材中知识点的归纳、梳理、升华,同时要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运用。其中,理论教学内容要拓宽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将时政热点融入教学,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方式方法既要注重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学生,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素材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和理论真谛,还要引导学生客观全面认识国内外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路径,同时要诠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讲清楚国内外社会思潮复杂环境,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让理论照进现实,使学生真正“解渴”。实践教学内容要选择理论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学生思想的困惑点,方式方法要注重化长篇大论为小口切入,注重调研,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亲身参与中,赋予抽象理论以生动实践,向学生生动展示当前形势下的世情国情党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注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好满足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及期待,引导学生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

(二)优化考核实践导向、拓展实践教育场域、把准实践重点关键,实现“以行促知”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能够强化理论认识,加深理论认识,修正理论认识。思政课的实践性要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始终,覆盖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场域,明确的实践技能考核要求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应用理论知识,实现“行”“知”转换,以行促知。拓展实践教育场域要注重把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堂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与虚拟实践结合起来,用好“网联网+”和红色教育基地挖掘实践教学资源,把改革开放标志地、共同富裕示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与实践基地等转化为思政课的生动教学资料,把革命旧居旧址、烈士陵园、博物馆、纪念馆等转化为思政课授课地点,把案例分析、基地讲解、教师点评结合起来深化学生实践认知,考试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思践悟,让学生通过实践体会“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艰辛、“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执着和“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促使学生的爱国情怀在了解国情中增强、激发学生践行党的优良传统在研学“四史”中继承,推动学生的群众感情和为民本领在体验民生中增进增强。

(三)建设师资队伍、优化考评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实现“知行合一”

一是建设思政课队伍,要按生师比配齐数量充足的教师,在教师素质提升上下功夫,统一集中培训提素质,组织征集和研究回答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和社会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同时能够熟悉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思政课道理讲得深、讲得透、讲得活,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

二是针对思政课特点优化考评机制,评价体系要根据评价对象细化指标,评价方法应简单有效,反馈调节机制要具体明确形成良性闭环。其中评价思政课教师要以政治性为根本,以学生获得感为核心,重点评价其“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6]落实情况,重点考察期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引导学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评价大学生要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为根本点,以“学以致用,崇尚实践”为核心,重点评价期在思政课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重点考察学生通过思政课学习在“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方面的效果。评价方法要改进量化指标,重视质性评价。

三是根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认真执行有关管理规章制度及检查、评价制度等,把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覆盖全体学生,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落实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思政课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