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述评

2022-03-19 01:27冯卉姗田佳明杨宇许传斌牟焕晨
经济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教学混合模式高等教育

冯卉姗 田佳明 杨宇 许传斌 牟焕晨

摘 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模式,自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以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迎来高速发展的新契机,同时也给混合式教学带来了新的内涵,无论是政府教育机构还是一线教学实践者,对混合式教学基本达成共识,其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文章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的相关文献,梳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演变过程,述评国内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效果,并展望未来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线上线下教学 混合模式 高等教育 “互联网+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2-201-02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演变过程

经过近20年的发展转变,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发生了较为清晰的演变,其定义可以概括为:在教学进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综合优势,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冯晓英等[1]根据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演变进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技术应用阶段、技术整合阶段、“互联网+”阶段。

混合式教学在技术应用阶段被理解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概念定义上,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斯隆联盟的界定:“混合式教学是在线教学与面对面教学的结合,揉合两种独立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内容上一定比例的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此阶段,重点强调的是技术视角,即技术在教与学中的核心作用。技术整合阶段从教师视角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教学模式,把混合式教学真正与纯在线教学或纯面授分离开来,甚至斯隆联盟明确定义在线教学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占比达到30%~79%,才能被称为混合式教学[2]。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与教师及资源之间在线交互与面对面交互的完美结合。201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混合式教学正式演变为“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往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时间、教学空间、纸质的教学材料和其它各种课程资源、面对面的讲授以及师生互动这些传统的教学要素基本上被线上资源、媒体工具及各种教学平台等所取代[3]。“互联网+”阶段重点强调“学生视角”,所谓混合教学,不仅仅是在线教学与面对面教学的混合,更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下教学与辅导方式的混合。可以看到,随着过去20年混合式教学概论的演变,从技术视角至教师视角再到学生视角,视角的不同,教学中强调的重点亦不同,是对其教学特性逐渐强化的过程。

二、混合式教学对教育机构及教育实践者新的要求

混合式教学模式重塑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打破了原有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将教学重心由“教”转换为“学”,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而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则逐渐由“教书”转为“育人”[4]。教学重心转换过程中,从教育机构到授课教师乃至学生本身都要做好准备。机构准备主要体现在态度和能力准备两方面,随着MOOC及SPOC教学模式的成熟应用与蓬勃发展,更多的高等院校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表现出积极和开放支持的态度。教师如何快速完成角色转换,也是混合式教学成功的重要之处。教师能力框架与理论框架的构建是提高混合式教学的重要工作,相对来说,更多学者关注在线教学中教师所需具备的能力模型[5]。有国外学者[6]构建了教师能力框架,提出了“课程准备、课程设计、交流讨论、动机激发”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同时,教师必须具备专门的教学法知识和相关教学能力,才能成功开展混合式教学。

三、混合式教学的特点与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线上线下知识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具有更高的学习自主性,这种混合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更加灵活性,线上教学打破教学空间限制,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方式选择,学习的自主性也相应地提高。(2)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发生了改变,是引导学生去学习,而不再是主导学生学习。(3)新颖的新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线上教学打破教学资源壁垒,可以极大提高学习效果和实现资源的共享。(4)混合式教学有多种途径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线上教学结合线下考评,打破教学技术桎梏,让教学进程更加有意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物理特性维度,根据学习方式在混合式教学中占比,将其分为三类:线上教学主导型、线下教学主导型和完全融合型混合式教学。前两种教学模式是以一种教学模式为主导、另一种模式为辅的混合教学,侧重点不同,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有所不同,而完全融合型则是极大程度地打破了前两种教学模式中非常明显的模块式痕迹,将移动学习、线下面授教学和基于网络的在线教学三种方式完全融合。

四、混合式教学的评价及效果

在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及实践应用中,很多教育机构还没有建立对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评价机制。目前,应用最广的评价框架仍然是探究社区理论,该框架既可作为混合式教學设计与实施的理论框架,又可作为评价框架。实践教学应用中,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问卷法来分析探究社区理论框架在评价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完善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是教学工作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缺失教学反馈的教学评价是没有生命力和活力的评价[7]。经过多年的研究,基于该理论的教学评价工具和分析框架已经比较成熟。此外,有研究者正在研发针对教师的评价工具及框架体系。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三个领域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且三个领域取得的成效亦有所差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成效重点体现在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满意度以及提高学习成绩和考核通过率。有调研显示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够获得较理想的学习成果和认知临场感,学习成绩也明显高于单一的面授课程和在线课程。目前,国内教师应用较多的翻转课堂模式的混合教学,能够很大程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同时,混合式教学对于提高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教育质量、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8]。

五、未来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趋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经过20年的发展和演变,其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已经趋于成熟,混合式教学模式被认为是未来教学的主要形式,政府和广大教育机构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给予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从政府层面,如何设置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目标仍有待深入研究。未来,应鼓励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学校及中小学校等领域的应用;加强混合式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加大混合式教师培训力度及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混合式教學评价体系;加速“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课题编号:GJB1421185)]

参考文献:

[1] 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246(03):13-24.

[2] Allen I E,Seaman J, Garrett R. Blending in: The Extent and Promise of Blended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EB/OL].[2018-03-26].

[3] 谭维智.在“后疫情时代”如何进行知识教学变革[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5):6.

[4] 魏武华,罗雅过,侯敏,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20(3):87-89.

[5] 陈丽,冯晓英.网络导学中辅导教师角色能力条件的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2(07):58-62+73.

[6] King S E, Arnold,Cerrone K.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How Professors Make It Happen IJI Mid-We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12,25: 44-59.

[7] 钟楚红.大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教育,2018(11):134-135.

[8] 刘娟娟,周雪涵,徐舜平,等.乡村中学的翻转课堂研究——以山东省某镇中学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Z2):15-24.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作者简介:冯卉姗,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口腔医学教学与临床;通讯作者:牟焕晨,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学教学与临床。]

(责编:贾伟)

3688501908217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教学混合模式高等教育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慕课与英美小说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整合突破,奋勇前进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职业教育课程的现代教学策略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