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物考古看早期蛙纹的演变

2022-03-21 16:45陈勃源
收藏与投资 2022年3期
关键词:寓意

摘要:蛙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古人在彩陶器、青铜器等载体上刻印各种蛙纹,载体、形式的不同,其含义也不同,本文对新石器时代蛙纹的寓意进行研究,就其代表含义加以分析。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蛙纹;寓意

蛙纹最早发现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中,彩陶纹饰中蛙纹的特征鲜明。在马家窑彩陶的早期纹饰中,蛙纹主要以写实手法体现,在半山时期,蛙纹主要表现为意象形式,到了马家窑文化早期的马厂类型晚期,神人纹增多,蛙纹开始向着抽象化发展,逐渐出现四肢、旋纹等纹饰。

一、蛙纹的演变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蛙纹属于典型的纹饰之一,经常出现在古代彩陶器上,瓦当、青铜器等也会出现蛙纹,但是与彩陶器相比,蛙纹出现的频率较少。不同器物上的蛙纹,代表的意义不一样,但存在一定的互通性。

20世纪中期,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发现的陶盆上带有鱼蛙雕纹,经过考证,陶盆属于姜寨文化产物,距今约5 600年,这也是最早发现的蛙纹纹样。鱼纹与蛙纹分布在陶盆的内壁,蛙纹的形态最为生动,躯体上部装纹,使用圆点纹刻眼睛,腹部、鼓腹上的使用黑色圆点点缀,圆点大小不一,蛙的四肢呈弯曲状,整个纹饰生动形象。

1956年,河南庙底沟遗址中找到的彩陶片上也带有蛙纹的图案,庙底沟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时期产物,距今约5 230年,彩陶片上的蛙纹纹饰与半坡文化的蛙纹相似,蛙的后背布满斑点,四肢呈弯曲状,采用写实的纹刻手法,刻印在盆的外壁。

随后发现的马家窑文化距今约4 700年,其蛙纹图像与半坡期、庙底沟期类似。在赵村发掘的马家窑蛙纹彩陶钵,是仅存的最完整的一件,蛙纹特点与半坡时期及庙底沟遗器相似,在描绘蛙纹腹部时,主要凸显浑圆、膨大的特征,腹背的纹饰以网格纹为主。与前两个时期不同的是,马家窑时期更注重描绘蛙纹的眼部特征,突出尾部。半山类型的蛙纹主要以半蛙、蛙肢为主,半山后期的蛙纹纹刻开始简化,以几何化、人格化的蛙纹为主,纹刻位置一般选在外壁。马厂早期的蛙纹,分为有头蛙纹、无头蛙纹两种;按照纹饰划分,分为全部绘蛙纹及蛙纹与其他纹饰组合两种类型。马厂中期的蛙纹逐渐演变为几何形式。在马厂晚期,蛙纹更加抽象,只能通过蛙足辨别蛙纹。蛙纹纹饰线条先经过夸张的变形,然后进行统一。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自从马家窑时期以来,蛙纹的图样便向着程式化、图案化方向发展,马厂时期的蛙纹从写实演变为抽象,纹样特点更加规范化、格式化。蛙纹的发展有迹可循。在文化发展上,马家窑、半山及马厂诸文化之间的联系显而易见,它们的文化均属同一个体系。

二、蛙纹载体的演变

对蛙纹载体进行分析可知,在蛙纹演变的过程中,纹饰的载体也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载体的变化对蛙纹的演变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岩画上的蛙纹

在没有文字前,人们在自然的洞窟中进行岩画绘刻,岩画中的纹样覆盖面积较大,表达的内容较多。在宁明发现的花山崖壁画,壁画中出现多个双臂高举的人物图像,这与蛙纹图样姿势类似,仔细观察,发现壁画上的人物腿部呈下蹲的姿势,画面上的场景很像宗教活动,这可能与壮族先民崇拜蛙神有关。

花山崖壁画中的图像为人身蛙形,这可能是在描绘蛙神。在当时的社会,先民将蛙作为神明祭拜。《走进岩画》一书将岩画中的蛙纹与农作物及雨水相联系,认为当时崇拜蛙神是出于对雨水的渴望。

(二)青铜器上的蛙纹图样

随着青铜工艺的出现,青铜器具随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青铜时代,青铜器上的纹饰以动物图案为主,例如饕餮、云雷纹、蛙纹等。在五郎庙出土的蛙纹钺属于兵器或刑具。钺也是礼器的一种,代表权威、权力,蛙纹在钺上可能是某种标识。在八塔古墓群中发现的青铜兵器,其上刻印似蛙非蛙的纹饰,在青铜剑柄、剑刃上都发现有蛙纹,这些纹饰较为抽象,并且充满神秘感。

青铜器最早被用于祭祀,然后向着生活用品发展,最初的青铜器纹饰往往充满对自然的畏惧,因此以狰狞风格为主,象征辟邪免灾,例如兵器上的纹饰,往往充满气势,使持有者看到后能激起斗志。随着人类越来越强大,人们不再惧怕自然界的未知灾难,也不再惧怕各种各样的猛兽,反而对蛙一类的小动物产生兴趣,审美上的转变,使青铜器的纹样也出现蛙纹。一部分学者也认为,青铜时代初期为奴隶社会,在青铜器上刻印蛙纹是震慑奴隶的一种手段。

(三)瓦当上的蛙纹

瓦当起源于西周,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完善,成为大型建筑的常见构件,传统建筑使用瓦当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瓦当上会纹刻各种文字、图案,以增强建筑美感。在陕西凤翔的雍城遗址中发现了瓦当上的蛙纹,这片瓦当的年代为战国时代,纹饰为正在爬行的青蛙,蛙壮实肥大,身上的斑纹可能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四)其他蛙纹

在陕西的抓髻娃娃上,也有与彩陶类似的蛙纹,抓髻娃娃代表繁衍多子,蛙恰好也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人们通过剪纸创作,祈求像蛙类一样多产多育。

在刺绣中,黎族民间工艺的黎锦带有的蛙纹图案最多,较为常见。在黎族人民的传统观念中,蛙纹代表母爱,因此他们将蛙纹图案绣在服饰上,形成独特的民族服饰特征。壮族将蛙纹纹饰在铜鼓上,并将其称为“蛙鼓”,常用于求雨、祭祀。

三、蛙纹的寓意分析

(一)蛙纹图腾崇拜学说

《中国西部艺术论》对蛙纹的寓意进行了分析,认为古代的蛙纹形象与图腾崇拜有关,鸟的形象逐渐变为太阳的代表—金乌,蛙的形象逐渐变为月亮的代表—蟾蜍,对月亮、太阳的崇拜,被转移到彩陶纹饰上,成为民族的信仰。在彩陶上的动物形象有着图腾的意义,鱼纹是半坡氏族图腾,鸟纹为庙底沟图腾,蛙纹为马家窑图腾。

(二)生殖崇拜寓意

一部分学者认为蛙纹与当时的生殖崇拜有关,蛙代表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在某些彩陶上,蛙纹的下部特意画出圆圈,象征女性的生殖器官。

(三)蛙神崇拜学说

人们对蛙神的崇拜,来源于对水灾的恐惧。先民的生活环境较为恶劣,因此需要祈祷神灵的庇佑,崇拜的神灵需要有他们不具备的能力,蛙作为两栖动物,不怕水灾,且具有强大的繁育能力,自然被先民神化。

(四)自然学说寓意

蛙纹的演变也可能与人类同自然的接触有关,表明了人类的思想文化生活及心灵追求。在彩陶纹饰中,纹饰图样表明了先民对大自然的理解,对美的追求。蛙纹由写实变为抽象几何,可能也是追求器皿美观所致。

蛙纹的出现可能是先民对目之所及事物的延迟记录,因为先民不可能一直对着动物临摹,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动物图案描绘出来。从蛙纹演变过程来看,先民通过观察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并将其特征与自身记忆相结合,在彩陶图案上刻画出来,随着彩陶的制作规模越来越大,刻绘精细的纹饰所需时间也越来越长,为节省制作时间,蛙纹逐渐向简单的几何化发展,也许并没有其他深奥意义,仅是生产力变迁的体现。

四、结束语

蛙紋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可能有着其他寓意,又或者仅用作装饰。对蛙纹进一步深入探究,有助于了解先民的生活状态及发展演变。蛙纹的演变与先民的认知水平、社会生产力等多方面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社会性质不同,蛙纹样式也不一样。总而言之,在母系社会中,蛙纹写实具体;在父系社会中,蛙纹更简化、抽象。

作者简介

陈勃源,1985年4月生,汉族,辽宁黑山人,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与修复。

参考文献

[1]江炽燏.新石器时代蛙纹的寓意[J].文艺生活,2020(1):25.

[2]钱卓思.变形蛙纹彩陶罐(新石器时代)[J].湖北社会科学,2018(8):2.

3132501908240

猜你喜欢
寓意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支艾
四个馒头
吃年夜饭
福“倒”了
模仿老鹰的乌鸦
倒贴钱
The fox and the gra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