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涛:沉在队伍中,走教育的立新之路

2022-03-23 13:10刘乙鑫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领导力课程学校

刘乙鑫

“我不是一个擅长站在岸上指挥的人,相反,我更喜欢走在队伍中,与千军万马一同冲锋陷阵。”在罗天涛给自己的定位中,自己与老师之间更像一起创业、一起做梦的伙伴,因为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北外苏州附校)创校的这些年里,他们是在共同的价值驱动下,并肩走在一起的,也因为共同的生活记忆,让这个队伍更具凝聚力。正像罗天涛所说:“这是在一个又一个同甘共苦的日子里,结下的革命友谊。”

与教育的“浪漫”邂逅

为什么要做教师,一开始,罗天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反而是在做了语文教师几年后,他开始喜欢上这个工作。他半开玩笑地说:“语文教师得到的优待可不少,比如可以在上班的时候读读小说而不会有不务正业之虞,可以在闲暇的时候信笔涂鸦而不会招人诟病,可以借批阅日记的机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不致发生误会……”当然,这并不是教育带来的快乐的全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担负教书育人的责任,还担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这样的责任感、使命感又怎会让他不充满干劲?

与教育的邂逅是一个“浪漫”的过程。工作的前十年,罗天涛把自己比作自由快乐的“耕读人”,那时,教书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读书也是漫无目的,于是他读史、读哲、读文、读诗、读自然、读社会……对什么感兴趣就读什么,尽管当时工资并不高,他还是把三分之一的收入都用来买书。

教师的成长路上,离不开前辈的指路,罗天涛也不例外。而对他来讲,与恩师“岳掌门”的相遇,何尝不是一种浪漫?以至于现在身在苏州的他,每每回想过往,都有想要脱下礼帽朝着常州的方向深深鞠躬的心情。

“岳掌门”,也就是常州名师岳亚军先生,是罗天涛曾经的师傅,因为在工作室里,他总是变着法儿地对学员进行锤炼摔打,于是得到了“岳掌门”这样一个称呼。聊到这,罗天涛笑道:“拿什么来给岳亚军先生打个比方?大概就像《士兵突击》里A大队的大队长袁朗,每天不断地用着各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挑战许三多们的承受极限,最后南瓜们成了最优秀的特种兵。”

岳亚军先生的招式很多,比如开课亮相、同题异构、课外文本解读,其中最狠的一招一定是读《孙子兵法》,然后结合课堂教学写兵法策略,这要求老师们不仅要把晦涩难懂的《孙子兵法》读懂、读透,更要在汲取《孙子兵法》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总结出许多精炼实用、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罗天涛回忆说,这一招的威力不亚于让他们吐了三斤血、割了十斤肉,他们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啃书、啃骨头。除此之外,岳亚军先生的绝招也是层出不穷,三年来,他们几乎每个月都要受这样那样的“集体性折磨”,却也的确实现了自身蜕变与升华,当三年后捧出了《兵法策略与语文教学》这部沉甸甸的专著,当回望到自己过去三年积累的荣誉,老师们也才看到“岳掌门”流露出的人格魅力。

“现在想想,岳亚军先生对我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专业上的指导,他在身体力行中所体现出来的工作作风,他在论文随感中所表达出来的价值追求等,对我都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从教师到校长,我始终怀揣对教育的执着,与岳亚军先生不无关系。”罗天涛感怀道。

以“生”为本

2014年,是罗天涛整个人生最重要的节点之一。这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苏州筹建附属学校,也就是后来的北外苏州附校。新校筹备,急需优质教师的加入,而对于一直在公办学校任教的罗天涛来说,加入这样一所学校担任管理职位是机遇也是挑战。新的历程,从教学到管理,罗天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破旧立新。

“任何的制度建设,其核心都要落到‘人上,把人的内在的能量引导出来。那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核心无疑就是学生,所以一切的组织制度都要瞄准学生发展这个点。”所以,罗天涛说,北外苏州附校在组织架构的构建一定是以学生为导向,简化程序,扁平化压缩组织层级,使各层级的管理跨度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以快速响应师生需求。

学校的组织结构分为学部、服务部和中心组织三条线,学部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年级工作组,这个是前线指挥部,年级的教学、德育、活动、后勤都由年级工作组统筹管理。“我们要求年级工作组要沉在学生中间,所以年级工作组责任最大,活力也最足。”罗天涛讲道,学部需要全力以赴扑在教学上,就需要从非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所以服务部,包括行政服务部、教学服务部、招生宣传部和后勤保障部,就主要承担非教学任务,彼此分工合作。此外,学校专门成立了课程与教师发展中心、外语特色建设中心、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等,把一些专业性和特色性强的工作统筹起来,由专业突出的骨干教师进行专门管理,把特色工作做得突出,把品牌擦得更亮。

“一个校长理念再好,也不如一张实实在在的课程表。”罗天涛介绍说,几年实践基础上,学校在课程设计上已经基本形成四个特点:国标课程校本化、选修课程超市化、特色课程链式化和实践课程常态化。以初中年级为例,学生三年的必修课程有二十多门,包括形体、舞蹈、足球、STEM等,每天还有一个小时的选修课程,涵盖体育、艺术、科学、文化四类50余种,就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供学生自由挑選。

常规课程以外,北外苏州附校每学期安排三到五天的综合实践课程,举办如野外生存训练、城市探索、中原文化寻根、名山登顶、圣贤瞻仰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将课程延伸到校外。综合实践课程是学校的特色之一,对于课程的意义,罗天涛解释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丰富多彩、活泼生动,很多孩子的天性就被释放出来,觉得学习不再那么单调枯燥。”

课程要取得预期效果,教师就需要严格按照课程安排教学,不增加课时、自习课不允许侵占、学生选修课程时间不允许进行主课辅导、作业时间按规定布置和收发,尤其寒暑假减少书面作业的布置,更多的是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论文写作。要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那么课堂质量就得抓起来,为此,学校落实教师集体备课、推门听课,开设教学比武、教学大会,汇集精品课堂案例,建设校本优质资源库等,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大幅提高课堂质量与水平。

保持成长的姿态

從教师成长为校长之后,身份转变让罗天涛感受到的最大不同,就是时间变得局促了,尤其在一个十五年一贯制学校,每个学段的特点各不相同,招生、宣传、国际教育、德育、体育、艺术等,各项工作都需要他负责,还有其他很多临时事务和对外协调工作,需要随时切换频道,一年到头,其实并没有多少可以休息的时间。但是身在校长岗位,自我提升却也不可或缺,只有不断学习才可以把准方向,不在丛林中迷失。

时间从哪里来?罗天涛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三余“时间:课余、会余、饭余,即每天上完课后、开完会后、吃完饭后,将短暂的闲暇时间利用起来,读书、静思、写写心得,每天坚持一点,积累起来就是对于自我的修炼。

一个校长最核心的领导力是什么?罗天涛给出的答案,是价值塑造力,就是把学生塑造为有价值追求的人。“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价值来源于归属和献身高于自我的事物,我们必须意识到寻求价值更能让人有奋斗感和成就感,也才能真正激发各种要素的力量。”因此,罗天涛认为校长领导力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把学校打造成一个能量场,让身处其中的人都奋发向上,在这里大家彼此激荡,相互成就,激发内在的力量和感受奉献的喜悦,一个没有活力与朝气的学校,校长的领导力也就无从谈起。

而罗天涛也深知,校长领导力的提升,离不开个人的不断学习与扎根。他喜欢读书,因为读书是改变一个人知识结构和精神面貌的最佳捷径,平日里,读书是他获取知识最主要的来源。但是个人关起门来学习肯定不够,即使工作繁忙,罗天涛也不放过任何研修机会。去年,他报考了由清华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联合开办的国际教育领导力课程班,学习国际化教育的先进知识与理念,并在与各位教育行业的同仁开展交流合作中拓宽专业视野。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校长领导力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提升,最终都需在学校的变革实践中得到印证和落实。”罗天涛表示,未来,他计划在国际高中拟定一个针对学生价值塑造的项目,这个项目分为三大计划:伙伴计划、导师计划和社区计划。伙伴计划即在高中三年进行学科学习的自我探索,探寻自己真正喜欢的学科,然后把志趣相投的伙伴集合起来,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导师计划则是校内校外找到匹配的专业导师,在学生真正喜爱的领域里给予一些引领和帮助;社区计划则需要把学生领到社区、工厂、公司去,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对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方向有一个基础的体验。

“只有学生的学习与周围的世界联系更加紧密,这种学习才会让人觉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学习的动能也才更足。”新的项目,具有很多未知的挑战,但罗天涛相信,学生是有潜能、有希望、有追求的,做好对他们的引导,学生就可能突破自己的天花板,带给我们更多的成长的惊喜。

校长对话

本刊记者: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校工作开展的基础,您认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的构建,哪些因素是关键?

罗天涛:校园人际关系涵盖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我认为所有人际关系的核心在于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很难取得共识,同事而不同德,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很难建立。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一切为了学生,教师的职业定位就是在学生今日之爱戴与未来之追忆中,享受富有乐趣和挑战的教育人生。

其次,是要有共同的愿景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我常常讲,学校像船队,大家坐在同一条船上划船,是有共同目的地的。如果学校的目的地是A,而个体的目的地是B,那么这条船永远到不了A,这样必然会引起矛盾。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入校之前,都要充分了解学校的愿景和奋斗目标,认同后再选择,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再次,我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通过共同的奋斗最终取得成就而自然产生出来的“革命友谊”,绝不是通过吹拉弹唱粉饰营造。人的最高需求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学校只有想方设法让团队有梦、追梦,最后实现梦想,才能建立真正紧密牢固的关系。所以,我这些年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带领团队去打一个又一个胜仗。

猜你喜欢
领导力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的名与实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