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贵阳:相信儿童会学习会创造

2022-03-23 20:24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江津贵阳儿童

黄贵阳 小学高级教师,现任重庆市江津区菜市街小学书记、校长。系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江津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江津区名师,江津区十佳教师。

扎根课堂,向上生长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菜市街小学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活动。校长黄贵阳也名列其中,为全校带来了一堂主题式《数学家苏步青》示范课教学。一场示范课,就是对教师全方位的考验,对于管理工作繁重的校长来说,大多数情况上是能避则避。而黄贵阳却主动提出要上示范课,原因为何?

“上课是一个老师的看家本领。”黄贵阳从一线教师成长而来,而后到教科所做了7年的教研员,又回到学校做校长统领全局,带名师工作室,他始终坚信,教师不能离开课堂,只有贴近儿童才会了解什么样的课堂是真正符合学生胃口的。“双减政策”之下,也只有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之后,才会让儿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去创造。

因此,对于工作室成员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还是课堂。黄贵阳提出,每个学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课,成员之间相互听课、提意见、作交流。一名学员是来自珞璜小学的副校长张川,他率先承担了一堂小学数学文化的赛课。从数学文化内涵的文本分析,到如何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上信息技术的运用,工作室成员在听课时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黄贵阳还在学校为他提供了多次的磨课机会,包括后期的线上录制。最终,这堂课代表江津区送参加全国数学文化的赛课,斩获一等奖。

“扎根课堂是让我们走起来,而一个老师要走得远,理论学习和研究非常重要。”黄贵阳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例,这个内涵具体是什么?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又有哪些?具体到教材的知识点中,如何去呈现……带着学员进行理论深度学习便是促进年轻教师成长的又一个内容。

不仅如此,黄贵阳还十分注重对教材的研究。在菜市街小学的会议室,摆放着人教版、北师大版、西师版、冀教版等多个版本的教材,甚至还有一套新加坡的小学数学教材。他介绍,通过对多个版本教材的对比研究,老师们可以去寻找最适合儿童发展、最有利于儿童学习的教学设计。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张健老师对我影响特别大,可以说我是沿着他的道路在成长。”黄贵阳谈到引领学员成长时回忆道。1990年,刚参加工作的黄贵阳便在学校的橱窗内看到了张老师主编的《解得巧》,参编图书、出版成果便成为年轻教师黄贵阳的一个小目标。现在,他也很注重对学员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等理论成果的转化。近年来,工作室学员在赛课、说课、微课、课件等比赛中获全国及重庆市一、二等奖共12人次,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8篇,参与编写《主题式数学课程》一本。

学习新样态,迈向更高处

三十余年的教育教学经历,始终关注儿童,从儿童视角出发的理念也让黄贵阳形成了“相信儿童会学习会创造”的教学主张。

多年前,有一个叫陈曦的学生让他印象十分深刻。每天早上黄贵阳还没出门,她就早早地跑来敲门找他问问题,这个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女孩儿特别喜欢提问,也很执着,黄贵阳总是耐心地为她解答每一个疑问。后来,这个小女孩儿考上了清华大学,如今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师。

“我们小学阶段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让他们始终保持好奇心、求知欲,以后才可能转化为创造力。”黄贵阳说道。今天的学科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走向育人,让每一个孩子成为身心健康、阳光生活的人。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菜市街小学专门开通了“知心姐姐”的咨询信箱,为青少年提供情绪疏导通道。

信息时代下,学生的知识面广、个性鲜明、性格活跃,这对今天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学生不知道的知识教好,还要把学生知道的知识讲得鲜活、生动。”黄贵阳说,如何抓住学生学习的痛点,让他们兴奋起来是现在老师要面临的挑战之一,这也要求老师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做好融合,再也不是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时代了。

“双减”时代的来临,学生、家长、社会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开始成为教育的新趋势。而這些概念对于黄贵阳和他工作室的成员来讲,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

如何通过主题式教学、项目式学习这些新的教育样态,让数学真正与学生的生活相连,打通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壁垒,成为黄贵阳名师工作室当下探索的方向。“在加强团队自身学习的同时,我们也会邀请来自重庆市以及全国的知名专家来拓宽我们的视野,在多方力量的加持下,我们一定会迈向更高的层级。”黄贵阳满怀信心。

猜你喜欢
江津贵阳儿童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爱哭的手工达人
习惯成自然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