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及解决策略研究

2022-03-23 20:13李福龙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24期
关键词:农机农户农民

李福龙

(中共农安县委党校,吉林 农安 13020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农村地区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也显著改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物质需求极大满足。乡村振兴是现阶段我国政府的主要任务,其涉及乡村环保、文明、生产以及生活等诸多方面,基于乡村振兴下,农业经济迎来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只有采取科学的措施解决困难,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拉近与城市的发展距离。

1.乡村振兴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

1.1 新工艺和新技术广泛应用

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长期生产劳作中,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不断完善,一代代传承至今。在科技兴国理念的指导下,各种农业生产新工艺和新技术被广泛推广和应用,成为带动农村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例如已经十分成熟的温室大棚生产技术,在反季蔬菜和水果种植中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还具有显著的市场效益,而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1.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并且在调整中促进农业经济转型,有助于农业趋于现代化、机械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以往以家庭为单元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逐渐被时代淘汰,大规模、产业化以及自动化生产成为农业经济的发展主流趋势,不仅充分释放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还可以提升广大农户的经济效益。

1.3 农民群体素质不断提升

农民是开展农业生产的主体,同时也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更大,农民群体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农业生产奠定了人才基础。同时,在乡村振兴下,更多的农村大学生愿意回到家乡参与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将个人发展与家乡发展紧密结合,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带回到农村地区,也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乡村振兴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2.1 机械化作业程度低

当前虽然大量农机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是纵观农村地区的生产实际,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水平依然较低,尤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一些信息化和智能化农机设备应用程度不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机设备的采购和租赁成本较高,部分农户对机械化生产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同时,当地政府虽然制定了农机补贴等政策,但是政策与现实需求相脱节,难以激发农户采购和应用农机的热情。

2.2 农业产业链条不完整

农业经济想要获得稳定的发展,需要以完整的产业链条作为支撑,但是当前在农村地区,农业经济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原材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体系不完善,例如农产品销售,依然以供应商为主,在存在中间商的情况下,农产品经济效益不断降低,影响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同时,部分农村地区虽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加工,但是受到技术和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有实力的加工企业不多,部分小企业加工能力有限,不利于提升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

2.3 农业生产污染现象突出

农业生产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例如污水、废气以及废渣等,如果没有对其处理而排放到空气或者环境中,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当前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农户缺乏一定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存在乱排乱放的情况,虽然环保部门加大检查力度,但是依然还在农村地区存在。同时,生态农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也没有在农村地区广泛推广,防污和治污能力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直接影响。

2.4 农民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是开展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虽然农村教育近些年获得快速发展,教育资源大量向乡村地区倾斜,农民群体的文化水平显著提升,但是基于机械化和信息化生产模式下,对农民的生产能力、知识体系和职业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例如农民要具备机械设备操作能力、简单故障维修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充分适应时代的要求。但是,当前农民群体的职业素养依然有待提升,政府也要不断加大新型农民培育的资源投入,促使农民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可以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农业生产。

2.5 农业经济信息化程度较低

在进入到信息时代后,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尤其在我国政府提出“互联网+”战略后,各个行业都在积极探索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发展模式。“互联网+农业生产”是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当前受到农村地区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为: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部分农户缺乏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的融合程度不高。

3.乡村振兴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解决策略分析

3.1 出台机械化生产的相关政策

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尤其随着各项新型农机设备的涌现,更是为农业生产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撑。针对当前农民采购农机成本高的问题,当地政府要出台机械化生产的相关扶持政策,激发广大农户采购和租赁农机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当地农业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首先,发挥农村合作社的价值作用,帮助农户解决好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鼓励广大农户积极采购农机设备,在贷款条件方面给予一定的放宽和放松;其次,当地政府要出台相关农机采购补贴政策,并且将一些农业生产新装备纳入到补贴中,例如无人机、智能化农机等,发挥新型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最后,政策制定要与现实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不能与现实情况脱节,进而挫伤农户采购和租赁农机的热情,在完成政策制定后,要积极开展社会性宣传,促使广大农户更好地了解政策、使用政策。

3.2 构建完善的农产业链条

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因此,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当地政府要整合当地的农业生产资源,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强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科技发展带动农业经济发展。首先,针对当地的优势农业和传统农业,打造处理、精加工、整合以及农业生产为主的链条式生产结构,实现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延伸与互通,尤其针对农产品交易,要加速合作社、经销商和农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联动,促使农户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价格动态,增加农产品的销售利润;其次,积极挖掘当地的农产品精加工潜力,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欢迎具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来当地投资建厂,与当地农户建设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农产品加工能够提升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形成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的产业架构;最后,在农产业链条建设中,要解决消费方和生产方的需求,整合上游和下游的消费信息和生产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农业生产活动,为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起到振兴乡村农业经济的作用。

3.3 开展农机技术和农业技术的宣传推广

在科技兴国理念下,科学技术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各种新型的农机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涌现,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根据当地现实情况,积极宣传和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首先,充分利用当地的媒介资源,包括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报纸期刊等,形成立体式、全覆盖的社会宣传体系,将农业生产最新的机械、设备、技术以及工艺介绍给广大农户,扩宽农户的知识视野,并且主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以科技提升农业产量和农产品品质;其次,当代农户更加习惯利用新媒体接受信息和知识,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农民群体的这一特点,以新媒体作为新技术的宣传平台;最后,推广和应用农业新技术和农机技术的目的是提升农业生产效能,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农机和农业生产方面的专家,深入到一线生产中,通过现场指导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农户看到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生产效能,激发其应用新技术的热情。

3.4 推动农业经济的生态化转型

在构建生态型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不断提升,而以往农业生产对乡村环境会带来负面影响,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要积极推动农业经济的生态化转型,为居民生活创设优美而和谐的环境。首先,兴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例如水利工程、农田设施等,为开展生态化生产提供硬件支撑,同时,当地政府还要制定现代化的农业体系,做好制度、资金以及设施等方面工作;其次,将生态化农业发展理念宣传给广大农户,促使农户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在农业生产中自觉规范个人行为,主动应用新型的生态生产技术,包括生态药剂技术、杀虫灯技术以及生物防治技术等,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最后,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渣以及废气进行科学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可兴建农业废水污水处理厂,将废水进行科学处理、回收并且利用,真正实现循环经济。

3.5 培育现代化职业农民

农民是开展农业生产的主体,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文化水平已经获得显著提升,但是在机械化、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对农民的信息化素养、农业知识和操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发展农业经济中,要注重加强现代农民培育,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首先,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新型农民培育模式,对培育资源进行整合,鼓励社会组织、个人参与其中,将农业企业、农科院以及农业院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为开展新型农民培育提供人才支撑;其次,农民承担着一定的生产任务,在平时将精力和时间集中在农业生产中,对于新型农民培训缺乏热情,而想要激发其热情和主动性,当地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一定的补贴和优惠,例如农民创业补贴、创新补贴以及贷款优惠政策等,对于顺利毕业的农民还可以与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签约,解决年轻农民就业难的问题;最后,对新型农民培育模式进行创新,积极引入“线上+线下”的培育模式,农户可在家中自行观看视频完成学习,或者利用慕课或者微课开展自主学习,不仅不会耽误农业生产,还可以满足农民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7 在农业生产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

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广泛应用,并且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对于现代农业而言,应用信息技术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发展农业经济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作用。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动态采集生产中产生的数据资源,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后,为农户制定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又例如传感器技术,其能够帮助农户获取外界数据信息,例如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日光强度等,将数据信息传输到中控平台,便于农户开展农业管理;再例如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其可以模仿人的思维和行为,在农业生产中替代人工,起到节约人力成本的作用。基于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当地政府要积极探索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发展模式,完善农村地区的网络硬件建设,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硬件支撑。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乡村地区经济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果,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经济作为乡村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柱,其在发展中也面临一定问题,而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农业强国,让乡村居民享受到社会进步的成果。

猜你喜欢
农机农户农民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不一样的农机展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