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肌力联合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步行能力及跌倒风险的影响

2022-04-06 02:14马佐瑶马海滨杨小燕刘佳妮丁小龙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肌力步行太极拳

马佐瑶,马海滨,杨小燕,刘佳妮,冉 丽,丁小龙

跌倒是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问题,是导致老年人群意外受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1]。研究显示太极拳、核心肌力训练可改善中老年人平衡功能,降低跌倒率,对跌倒有一定的防治效果[2-4]。本研究通过对老年人进行连续6个月规律性核心肌力训练联合传统24式太极拳运动,观察其对老年人步行能力及跌倒风险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银川市社区192例无长期运动史和运动习惯的60岁以上老年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核心肌力训练加太极拳组50例,年龄(68.41±6.25)岁,身高(163.07±6.39)cm,体质量(63.06±8.49)kg;太极拳组50例,年龄(68.15±4.67)岁,身高(165.19±5.44)cm,体质量(66.06±8.42)kg;核心肌力训练组47例,年龄(68.62±6.47)岁,身高(163.16±6.45)cm,体质量(63.06±8.49)kg;对照组45例,年龄(66.69±4.11)岁,身高(163.73±5.49)cm,体质量(63.25±7.07)kg。4组受试者年龄、身高、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无长期运动史,无长期进行太极拳练习史;③无严重影响运动的疾病;④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⑤自愿配合本研究进行核心肌力训练、太极拳运动者,能配合完成步速、起立-步行计时测试(TUGT)、6 min步行试验(6 mWT)、跌倒风险指标的检测。排除标准:①不能长期进行训练者(本试验要求6个月);②有认知功能障碍者;③严重精神类疾病者;④正在接受其他相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效应指标观测者。所有受试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调查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内容为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①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饮食习惯、受教育年限和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上述疾病的诊断均参照相应指南制定标准);②患者运动情况:有无运动习惯及太极拳运动史等。

1.4 方法:除对照组外,对其余3组老年人进行核心肌力训练和24式简化太极拳运动培训,熟练掌握后即开始按各组方案进行运动训练。训练期间课题组成员运用微信、电话等每周进行至少4次督导,鼓励研究对象坚持完成练习。

1.4.1 太极拳组:太极拳运动先进行视频教学,再由太极拳专业人员对老年人进行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培训,每周训练不少于4次,每次训练不少于30 min(不少于5遍练习),连续练习6个月。

1.4.2 核心肌力训练组:由康复科治疗师进行训练动作指导:①双腿搭桥:仰卧位,屈髋屈膝,臀部发力,抬起腰背和臀部,使髋关节伸直,以增加臀肌力量和腰背部本体感觉。②单腿搭桥:仰卧位,左下肢屈髋屈膝,右腿伸直,臀部及腰背部发力,抬起腰背、臀部和右下肢,使双侧髋关节伸直,仅以双肩和左足为身体的支点,双侧交替进行。③卧位踏步:仰卧位,双腿屈髋屈膝,左右足交替踏步。④平板支撑:俯卧位,以双前臂和双脚为支点,将身体撑起并悬空,身体呈一字型,维持动作。⑤跪位对角线支撑:采取跪位,先以双手和双膝支撑身体,双上肢伸直,双髋双膝屈曲90°,然后向前伸直左侧上肢,向后伸出右下肢,并与躯干成一直线,仅以右手和左膝支撑身体,双侧交替进行。每个动作重复10次,每次动作维持5~10 s,动作间隔5~10 s。5个训练动作分别做2组,共约40 min(双腿搭桥约3 min,单腿搭桥双侧交替约5 min,卧位踏步3 min,平板支撑约3 min,跪位对角线支撑双侧交替约5 min),每周不少于4次,连续练习6个月。

1.4.3 核心肌力训练加太极拳组:包括核心肌力和太极拳,分上、下午完成,核心肌力训练和太极拳均不少于30 min,每周不少于4次,连续练习6个月。

1.4.4 对照组:受试者按照以往生活习惯生活,受试过程中如开始长期运动则退出试验。

1.5 步行能力测试与跌倒风险测试

1.5.1 步速测试:在12 m长地面上,用彩色胶带分别在起点、3 m、9 m及终点处标记,嘱受试者以最快速度步行,自3 m处开始计时,到达9 m处计时结束。测试3次,取最佳值。

1.5.2 起立-行走计时实验(Time“ up and go”test,TUGT)[5]:研究对象坐在坐高46 cm,扶手高 21 cm的靠背椅上,背部紧靠椅背,双手放在扶手上。座椅正前方3 m处地面上贴一条彩色带。研究者发出“开始”指令时,研究对象从座椅上站起,尽可能快的向前行至彩色带,然后再迅速走回座椅并坐下,靠到椅背上,该过程由研究对象独立完成。测试结束后,测试者记录此过程所用时间,共测试3次取平均值。

1.5.3 6 min步行能力测试(6 mWT):采用 Bittner等[6]报道的方案,受试者在30 m的走廊由一端走向另一端,在指定的6 min内记录行走的最大距离,每次至少进行2次,取其平均值。

1.5.4 跌倒风险指标测试:采用以色列sunlight公司生产的Tetrax跌倒风险测试系统。由系统计算出跌倒指数值,结果以0~100分表示,数值越大,其跌倒风险越高。一般稳定性系数越大、摆动幅度越大,其稳定性则越差。

2 结果

2.1 各组观察对象运动前后步速的变化:核心肌力训练联合太极拳组、太极拳组、核心肌力训练组运动前后步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肌力训练联合太极拳组、太极拳组、核心肌力训练组运动6个月后步速均快于运动前,核心肌力训练联合太极拳组运动6个月步速快于运动3个月(P<0.05)。运动6个月后,核心肌力训练联合太极拳组、太极拳组和核心肌力组步速均快于对照组(P<0.05)。运动6个月,核心肌力训练联合太极拳组步速快于太极拳组和核心肌力组(P<0.05),见表1。

表1 各组观察对象运动前后步速的变化

2.2 各组观察对象运动前后TUGT变化:核心肌力训练联合太极拳组、太极拳组、核心肌力训练组运动前后TUG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肌力训练联合太极拳组、太极拳组、核心肌力训练组运动6个月后TUGT均低于运动前(P<0.05),核心肌力训练联合太极拳组运动6个月TUGT低于运动3个月 (P<0.05),见表2。

表2 观察对象运动前后TUGT的变化

2.3 各组观察对象运动前后6 mWT变化:核心肌力训练联合太极拳组、太极拳组、核心肌力训练组运动前后6 mW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肌力训练联合太极拳组运动6个月后6 mWT高于运动前(P<0.05),太极拳组与核心肌力组运动6个月后6 mWT无明显变化(P>0.05),核心肌力训练联合太极拳组运动6个月6 mWT高于运动3个月 (P<0.05),见表3。

表3 各组观察对象运动前后6 mWT的变化

2.4 各组观察对象跌倒风险指标变化:核心肌力训练联合太极拳组、太极拳组、核心肌力训练组运动前后跌倒风险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各组观察对象运动前后跌倒风险指标的变化

3 讨论

核心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核心肌肉主要是指附着在腰椎-骨盆-髋关节联合体(LPH)上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胸腰筋膜、腰方肌、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和竖脊肌等29 块肌肉[7]。 核心肌群被认为是加固脊柱和人体稳定性的肌肉束身带,通过这些肌群之间协调配合、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合力即为核心力量。综合力量训练和易化核心肌群被认为是保护和恢复脊柱和肌肉群平衡并促进完成运动的有效方法[8],加强核心力量对于维持身体平衡和预防跌倒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结合老年人体质和运动爱好等特点,制定运动干预方案,结果表明核心肌力训练组老人对核心力量训练方案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说明该训练方式及运动负荷安排合理,并证实了核心肌力训练有能够增加老年人步速(P<0.05),降低起立-步行时间(P<0.05),增加6 min步行距离(P<0.05),并能够降低跌倒风险(P<0.05)的发生。

本课题在核心肌力训练的基础上予以太极拳运动。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传统运动方式,集等长运动及等张运动于一体,具有“劲由于筋,力由于骨”的生物力学特点。其主要动作以腰为轴,腰脊带动四肢,动作节节贯串、相连不断、方向不定,并注重“虚实转换”,通过腿部转换锻炼,脚的转换,充分强化脚部肌肉及韧带,长期锻炼,能增强下肢肌力,矫正平足、增强足弓弹性,促使步伐轻盈[9]。增加步态的稳定性,改善行走功能[10]。本课题发现太极拳运动与核心肌力训练同样能够增加老年步速(P<0.05),减少TUGT(P<0.05),增加6 mWT(P<0.05),并能够降低跌倒风险指标(P<0.05)的发生。将二者结合起来,核心肌力联合太极拳运动3个月后,步速已快于单纯太极拳组、核心肌力训练组;6 mWT、跌倒风险指标评分在运动6个月后与单纯太极拳组、核心肌力训练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核心肌力联合太极拳运动组运动3个月、运动6个月对TUGT的影响与太极拳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太极拳运动、核心肌力训练均能通过增加步速、6 min步行距离,降低起立-步行时间而改善老年人步行功能,并降低跌倒风险,而长期规律的核心肌力联合太极拳运动对改善老年人步行功能、降低跌倒风险效果更佳,可以在老年人群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肌力步行太极拳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非特异性颈痛患者肌力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魔方小区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42式太极拳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