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卷调查的临床药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2-04-08 02:55郑巧伟罗赛赛马文兵李厚丽安梦娜魏友霞王茂义封卫毅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用药

郑巧伟,罗赛赛,马文兵,李厚丽,安梦娜,魏友霞,王茂义,封卫毅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疗机构对医院药学部门和药师的要求已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向“以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与临床治疗为中心”,临床药师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2002年起我国实行临床药师制度,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临床药师培训)工作在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已经进行了10余年。目前,临床药师培训模式逐渐多元化,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拓展[1-3]。

2000年我院就实行了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制度,2010年成为第3批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至今已培训100余名学员,在临床药师培训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此次我们结合卫健委《临床药师培训指南》开展问卷调查,根据学员特点及基层医院需求,在轮转科室安排、课程设置、培训实践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与优化。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15—2020年在我院进行临床药师培训的学员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根据学员参加临床药师培训过程中及培训后的需求与能力提升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共21个问题,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完成调查。

1.3 数据处理

通过Excel表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学员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78份,其中58.98%的学员来自三级医院,41.02%的来自二级及其他医院;60.26%的为本科学历,38.46%的为硕士学历。对学员所在医院调查发现,56.41%的医院有1人来我院参加培训,33.33%的医院有2人参加培训,10.25%的医院有3人及以上学员参加培训。在培训效果方面,41.03%的学员非常满意,43.59%的学员满意,15.38%的学员认为效果一般。

2.2 培训后学员临床工作能力满意度

问卷调查发现,培训结束后69.77%的学员对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比较满意,26.82%的学员认为一般,3.42%的学员不满意,特别是检查资料阅读能力方面,学员满意度较低(见表1)。

表1 培训后学员满意度调查结果(%)

2.3 培训后学员参与工作情况

培训结束后学员参与本单位临床工作时间:39.74%的学员每周工作24~32小时,15.38%的每周工作>32~40小时,11.54%的每周工作>40小时,26.92%的每周参与临床工作时间<24小时,6.41%的培训后未参与临床相关工作。培训结束后单位对培训学员的满意度为92.30%,临床医生对培训学员的满意度为91.03%,患者与临床医生对培训学员的知晓率分别为85.89%、98.72%(见表 2)。

表2 培训后相关人员对培训学员的评价

2.4 学员工作规范化及课题申请情况

培训结束后71.79%的学员工作规范化程度有显著提高,24.36%的学员临床药学课题申请率有显著提高(见表3)。

表3 培训后学员工作规范化及课题申请情况(%)

2.5 学员对培训课程及授课模式的需求

图1显示,学员最希望学习的3门课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85.90%)、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评价(82.05%)和临床药理学(73.08%);对于授课模式,讲解与实践结合最受学员欢迎(38.46%,见图2);病例讨论频次方面,57.14%的学员认为每周1次最为合适(见表4)。

图1 学员对培训课程的需求情况

图2 学员对授课模式的需求情况

表4 学员对病例讨论频次的需求情况(%)

3 讨论

临床药师培训中学员基础参差不齐,按照教学大纲开展培训学员很难达到统一的结业水平。带教教师需要因材施教,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对不同层次的学员给予不同的学习指导,鼓励学员发现并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逐渐形成临床思维。

目前临床药师培训模式逐渐完善,在培训过程中激发学员的内在动力和带教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提高临床药师培训质量的根本。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员的需求,在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以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培训结束后更好地参与临床工作。同时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尝试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如传统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 以 病 例 为 基 础 的 教 学 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及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法(Reference Induced Self-Education,RISE)。几种教学方法相互融合、补充,综合运用于临床药师理论培训及临床实践两个阶段,促使学员获得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独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夯实基础[1,4]。

4 建议

培训结束后对学员临床能力进行调查发现,学员检查资料阅读能力、掌握药理学理论能力、问诊能力、案例分析能力等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些能力涵盖了基础理论、检查资料阅读、沟通交流、病例分析等培训要点。

4.1 加强基础理论培训

由调查结果可知,我院培训学员98.72%的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说明学员培训前均进行了系统的药学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有一定的药学基础。因此,在基础理论培训方面,要发挥药学专业的优势,从夯实基础着手,设计结合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相关理论的课程,针对药物性质、药物分布代谢、特殊人群用药、不良反应、监护点等分系统进行培训,并结合真实案例进行详细讲解。

患者辅助检查方面针对临床工作需求,组织抗感染治疗相关检查指标的系统学习,如胸片、血常规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红细胞沉降率等在感染中的作用和意义。针对慢性病管理,学习糖尿病、心血管病、慢性肾病等相关疾病的检查指标,进一步培养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及疾病治疗全局观。

4.2 强化临床实践能力训练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带教教师统一安排学员进行病例讨论、文献阅读、集体汇报活动,每人至少参与2次,每周1次案例分析。学员根据专业组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锻炼沟通表达能力,形成疾病治疗全局观。

(1)采用PBL教学法,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讲解、实践等一系列临床能力训练活动[1,5]。根据调查结果每周定期进行病例讨论,带教教师根据学员的不同学习阶段调整病例的难易程度,将讲解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过程中,围绕患者治疗中的某个因素展开讨论,如抗感染治疗方案、药物选择、药学监护点、医嘱重整、患者治疗药物经济学等问题,提出需要加强问诊之处、沟通交流要点等。带教教师引导学员思考,鼓励学员自由发言,锻炼沟通交流能力,加强药学问诊的针对性。同时,及时解决学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分析和判断问题能力培养。

(2)训练学员对特殊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调整能力。学员跟随带教教师开展个体化用药指导,以个体化监测平台为依托,基于血药浓度结果和患者临床表现给予用药指导,培养学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同时,促进学员与医生、药师、护士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临床沟通能力,培养临床思维,为培训结束后参与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3)参与临床会诊。鼓励学员参与临床会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会诊案例追踪,学员掌握了患者的检验指标、病程进展等信息并进行集体讨论,反馈药学治疗和监测方案的效果,提高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增强职业归属感。

(4)开展药学查房。给学员分配专科药学照护对象,每周进行3~5次集中药学查房,提高学员药学问诊、解决临床问题能力,让学员真正走到患者身旁,获得患者、医生、护士的认可。

(5)开展用药咨询与用药教育。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与安全性的同时,也锻炼了学员的沟通交流能力。制作用药教育材料,开展人文关怀,让学员形成自己的沟通风格,开展以临床思维为导向的药学教育,协助临床医生完成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

(6)加强科研思维培训。安排文献查阅、科研论文撰写等相关培训活动,促进学员将临床实践与科研相结合,解决临床问题。在病例讨论、药学查房中注重教研结合,进一步提升学员临床实践与科研转化能力。

4.3 定期开展培训满意度调查,实现教学相长

根据之前的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对临床药师理论培训进行了改进,并对2020年秋季学员理论培训效果进行了调查,学员满意度较高(见表5)。此外,针对实践教学的改进也在持续进行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采用不同的问卷定期开展培训满意度调查,实现教学相长,持续提升培训质量。

表5 2020年秋季培训学员对理论授课的满意度(%)

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居民合理用药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临床药师作为保障合理用药的临床一线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大大增加,培训工作也日益受到各级卫生部门及医院的重视。我院通过对既往培训学员进行回访调查,分析培训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方面,为以后临床药师培训提供参考依据,为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临床药学人才制订持续改进措施。一方面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加强临床实践,培养学员临床思维和全局意识,切实为患者提供需要的药学信息。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熊真的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