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扁桃体切除术380例临床体会

2022-04-11 13:08王彤
医学前沿 2022年3期
关键词:腺样体扁桃体等离子

王彤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扁桃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炎患儿行扁桃体切除术在低温等离子切除手术方法及扁桃体术后预防出血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患儿,随机选取380例已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按手术选择方法,分别设置两组,一组为低温等离子组n=200(全麻下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传统手术组n=180(传统扁桃体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相关数据,手术中出血量(ml)、住院天数(d)、原发性出血(n)、迟发性出血(n)、手术时间(min)等。结论为低温等离子组的手术患儿手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原发性出血(n)较传统手术组有明显优势(p<0.05);行低温等离子术切除扁桃体的患儿无原发性出血病例,传统常规扁桃体切除术组出现6例原发性出血,低温等离子组优势明显(p<0.05),两组手术患儿在8-12d均出现10例迟发性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儿个体低温等离子下行扁桃体切除术总体优于传统常规手术。

关键词:扁桃体切除术;低温等离子

目前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炎,小儿鼾症(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物,手术切除扁桃体是小儿耳鼻喉科常见的方式 [1]。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挤切术或扁桃体剥离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上世纪末期低温等离子技术逐步应用于临床。低温等离子是在40-70℃间打开细胞分子结合键进行组织切除,操作较传统手术简单,手时间大幅短,手术出血量少,术野清晰,疼痛小,住院天数缩短等优点[2]。我科掌握技术后,总结数据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扁桃体切除患儿共计380例。其中使用低温等离子刀行手术患儿200例,等离子刀均为西安外科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通等离子E4630扁腺体刀头。其中男性患儿102例,女性患儿98例。年龄3~9岁,平均6.14岁,其中以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102例,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52例,单纯慢性扁桃体、扁桃体肥大42例,扁桃体新生物(或扁桃体肿物)4例;传统手术组180例,均使用传统冷器械手术。其中,男性患儿96例,女性患儿84例。年龄3~10岁,平均6.92岁,其中扁桃体、腺样体肥大94例,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46例,单纯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36例,扁桃体新生物4例。入组标准为符合第二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对于小儿鼾症、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新生物(肿物)诊断标准且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所有患儿术前按全麻手术准备,术前均行血常规、术前感染八项、凝血七项、生化、心电图、胸片检查,无手术禁忌症,术后病检均证实。

1.2方法 两组患儿麻醉方法均为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进行手术。低温等离子组手术:全身麻醉满意后取仰卧位,至垫肩,头呈后仰位,以前切牙或上颌为上支点,舌为下支点置开口器,加强型气管插管于下支点开口器下方,暴露口咽部,使扁桃体充分显露,扁桃体钳钳抓扁桃体向对侧牵拉,初步暴露边界,用等离子射频刀切开前弓粘膜,逐层进行切割,暴露于窝内间隙,切开间隙组织,沿间隙逐步切除扁桃体,自上极至下极,完整切除扁桃体,检查窝内扁桃体是否存在残留组织及活动性出血,残留部分予以切除,活动性出血予以等离子灼烧止血。合并腺样体肥大患儿,同时使用鼻内窥镜,置于后鼻孔,电子镜下行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传统手术组:全身麻醉满意后取仰卧位,至垫肩,头呈后仰位,以前切牙或上颌为上支点,舌为下支点置开口器,加强型气管插管于下支点开口器下方,暴露口咽部,使扁桃体充分显露,在双侧扁桃体粘膜下注射1ml肾上腺素(浓度为0.01%),松解间隙组织,减少术中出血。扁桃体与钳工弓交界处切开黏膜,沿被膜使用止血钳顿性分离,暴露上极后,向后上方牵拉,用剥离子或棉球沿被膜顿性分离,使用圈套器截断下极,棉球或纱布块压迫止血,活动性出血予以电凝止血。合并腺样体肥大,手术中同时行内镜下腺样体刮除切除术。

1.3 数据指标 对比等离子切除术和传统手术的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原发性出血(n)、迟发性出血(n)、住院天数(d)等情况。手术时间为切开粘膜的时间置止血完成的时间。术中出血量为扁桃体切除术后吸引瓶中血液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后,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原发性出血(n)差异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术后14天及术后1月复查,所有患儿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术后打鼾症及咽部不适状均消失。低温等等离子组无原发性患儿出血病例,传统手术组有6例患儿发生原发性出血。两组中各有10例患儿发生迟发性出血,出血量均小于10ml,门诊予以1%双氧水局部按压,漱口等对症治疗后均无再次出血。其中2例传统手术组患儿迟发性出血发生在术后第9天患儿进行硬质食物后,间断出血不能自止,后行低温等离子手术止血后停止。低温等离子组术后出血率为5%(10/200),再次手术率为0,传统手术组术后出血率均为5.56%(10/180),再次手术率约1.11%(2/180)。术后1月随访创面甲级愈合。

3讨论

扁桃体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小儿鼾症(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新生物(肿物)的主要方式。传统切除扁桃体术式主要为扁桃体挤切术及扁桃体剥离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出现不同手术方法包括超声刀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切除术等手术方式。不同的手术方式下,术后发热、术后出血及手术后创面出血是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有报道称等离子手术可有效减轻术后咽部疼痛 [1]。但术后扁桃体窝内出血仍是常见的,且为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据不同文献表明,术后出血约为3.8%-6.4%,扁桃体术后出血止血约为0.4%-1.67%,严重至输血者约为0.14%-0.27%[2-5],甚至个别出现死亡报道。控制扁桃体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术后出血一直以来是耳鼻喉科医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总结多数报道,术后迟发性出血主要与术后饮食不当及术后创面感染有关;而原发性出血与手术操作,术中不彻底的止血有关[6-7]。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有出血量少,创面小,手术视野清晰,操作便捷,可大幅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原发性出血概率。通过数据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d),术中出血量(ml),原发性出血(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4天及术后1月的复查中,术前患儿咽部不适症状或打鼾张口呼吸症状均消失。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无原发性出血患儿病例,传统手术术后有6例患儿出现原发性出血。低温等离子组中有10例患儿在术后9~12d左右发生迟发性出血,出血量少,对症处理后出血自止。传统手术组中也有10例患儿在术后9~12d左右发生迟发性出血,其中2例传统手术组患儿迟发性出血发生在术后第9天患儿进行硬质食物后,间断出血不能自止,后行低温等离子手术止血后停止。低温等离子组术后出血率为5%(10/200),再次手术率为0,传统手术组术后出血率均为5.56%(10/180),再次行手术止血率约1.11%(2/180)。术后1月随访创面甲级愈合。

参考文献:

[1]刘艳峰,姜顺明,谢鼎骏,等.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32例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433-1434

[2]田莉,林镝,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32(23) 1813-1816

[3]尹兴红, 扁桃体下极“8”字缝合预防扁桃体术后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7,24(12) 657-658

[4]朱运华,李梅生,董明敏.扁桃体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28(12) 881-883

[5]董建良扁桃體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01) 179-180

[6]张海东,刘伟.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8):228-229

[7]张大为,陈仁杰.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出血原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6):84-85.

猜你喜欢
腺样体扁桃体等离子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小儿腺样体肥大都需手术吗?
呼吸不畅,并非都是感冒
等离子面板出货下滑
等离子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