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肿瘤术后偏瘫患者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

2022-04-11 22:36李琼
医学前沿 2022年3期
关键词:自理能力早期康复护理

李琼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肿瘤术后偏瘫患者自理能力及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78例颅脑肿瘤术后偏瘫患者,选取时间: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分组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3个月。比较护理前、护理1、3个月后两组患者FMA、BI、QOL量表评分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护理前比较,护理1、3个月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护理1、3个月后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08%;观察组总发生率为5.1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颅脑肿瘤术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颅脑肿瘤术后;偏瘫患者;自理能力;改善情况

引言

颅内肿瘤在临床的类型包括皮样肿瘤、颅咽管瘤、淋巴瘤、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和蛛网膜囊肿等,具有高病死率、致残率等特点。颅内肿瘤患者的供血系统来源于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肿瘤生长很缓慢,在确诊时多为浸润性生长,可使得周围正常脑组织受侵犯,导致预后比较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78例患有颅脑肿瘤且行手术切除术,并发生术后偏瘫的患者,样本选取时间范围: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进行比较,采用的分组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年龄:在35~55岁之间,平均为(44.18±6.03)岁;其中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20例;患者患有原发肿瘤:18例,继发肿瘤:21例;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在38~56岁之间,平均在(46.22±5.19)岁之间;患者患有原发肿瘤:19例,继发肿瘤20例。对两组颅脑肿瘤行切除术后并发术后偏瘫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诊疗纲要》中的术后偏瘫的诊断标准作为该试验入组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年龄在34~58岁之间者;且没有参与其他医学研究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等。排除标准:术后意识不清的患者;既往有残疾障碍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异常且无法正常沟通者;有其他恶性疾病者等。本次研究经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具体内容如下:(1)术后早期护理。手术之后,在患者未清醒的状态下就可以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正确摆放患者卧床姿势,将患者的踝关节背伸90°,髋关节伸直,预防下肢外旋,腕关节背屈30°~40°,將肘关节屈曲90°,肩关节置于“敬礼”位。然后对各关节进行按摩、拉伸,促进关节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2)病情稳定阶段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阶段,协助患者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另外,在此阶段,重点开展床上运动,指导患者利用健康手臂带动偏瘫手臂进行外展、内收、前屈等动作,注意不同方向反复活动,每个方向活动10次以上。同时帮助患者进行起坐训练,并逐渐下床活动,每天练习3次,每次10min左右。(3)康复阶段,此阶段,护士要重点帮助患者加强精细动作练习,做好日常动作练习,如吃饭、穿衣、梳头等,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针对性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纠正患者错误思想,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2结果

2.1运动功能与自理能力比较

护理1、3个月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与自理能力评分,经与护理前相比,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1、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经与护理前相比,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2)。

2.3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1个月,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08%、5.13%,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处于较低水平(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颅内肿瘤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引发颅内肿瘤疾病的产生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有直接关系。颅内肿瘤作为神经外科中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引发该种疾病的产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先天性肌层薄弱等有直接关系。通过对颅内肿瘤疾病统计分析可知,大多为恶性肿瘤,仅有少部分为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的发病开始一般较轻,肿瘤呈现出不断增大情况,从而压迫到患者的脑组织,在疾病临床治疗中倡导实施早切除治疗原则。颅内肿瘤是常见病,其发生与患者的心理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颅内肿瘤的患者的负面情绪包括紧张焦虑抑郁。在术后由于担心手术的效果,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机体代谢增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延缓了手术的恢复,降低手术的效果。另外有研究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的内分泌活动紧密相关,如果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那么些免疫功能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促进疾病的康复,也可以缩短整体病程。赋能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和利用患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满足患者自身的护理需求,进而大大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促进康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颅内肿瘤术后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促进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有效改善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颅脑肿瘤术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提升,生活质量也获得大幅度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雨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4):

146+184.

[2]荆丽杰.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 26(12):135

-137.

猜你喜欢
自理能力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论幼儿园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方法
半日托班孩子如厕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孩子,我们慢慢来
优化小班幼儿生活护理的指导策略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简谈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