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病房医嘱审核中的应用

2022-04-20 17:23燕李娜苗慧王妍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燕李娜 苗慧 王妍

【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病房医嘱审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5月在我院急诊中心留观的病例共120份,医嘱共4020条,实施PDCA管理法后两个月再随机收取病例120份,医嘱共3982条。并前后比较。结果:通过比较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急诊病房的病例医嘱情况可知,PDCA实施前的医嘱不合格率为9.23%,显著的高于实施后的4.69%,实施前后差异显著。结论:采取PDCA循环管理办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医嘱的合格率,提升合理用药行为,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法;急诊病房;医嘱审核;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1--01

急诊科室作为医院急重患者聚集较多的科室,病人抢救的任务重且管理难度较大。日常繁忙的抢救任务极易导致出现药物的错误使用,且有20%以上的用药错误难以被发现。因此如何提升急诊患者的用药正确水平以及合理用药显地尤为重要。PDCA循环管理法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首次提出的,并经过戴明采纳以及宣传的管理方式,因此又成为戴明环[1]。这一管理方式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执行、检查以及处理,这一质量管理方式最初被应用于企业管理,后逐渐引入医学领域。我院将PDCA循环管理方式应用于急诊病房的医嘱审核中,作为一个较新的尝试,下文将对这一管理方法的应用以及效果做出简单的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5月在我院急诊中心留观的病例共120份,医嘱共4020条,实施PDCA管理法后两个月再随机收取病例120份,医嘱共3982条。

1.2研究方法

计划阶段(plan):首先进行现状分析,按照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要求,收集近一年内急诊病房病历医嘱,并且认真分析急诊病房的合理用药情况,在细致调查后发现,急诊病房用药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用量不合理、随意改变单次用药量、改变用药次数、不适当的联合用药等。其次根据目前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临床很长时间以来都缺乏必要的用药监管,导致了用药的随意性,同时存在部分医师依照经验开药的现象,缺乏会病原菌的检查[2]。对于药物的适用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的不了解导致不合理用药,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的临床反应。部分医师为了提升“治疗效果”随意改变用药的时间以及给药的剂量。部分是由于缺乏医患之间的沟通从而出现用药失误[3]。最后制定医嘱用药管理目标。充分对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严格的合理用药制度,运用制度的手段规范医师的行为,降低医嘱的不合格率,同时成立合理用药检查小组,进行随机抽查,一旦发现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实施阶段(do):成立合理用药指导小组,由经验丰富的医师组成,小组成员对目前用药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不合理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且健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对临床医护人员用药培训,加强其药物合理利用的知识进一步深化。

检查阶段(check):临床督察小组每周对急诊科室的用药医嘱进行定量抽查,并且对结果进行统计上报给合理用药小组,小组每周进行研讨,并讲评合理用药情况,对于错误用药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强化医师对于用药的了解,并且对于不合理用药问题寻其原因[4]。

处理阶段(act):对上一阶段检查的结果予以统计分析,对于存在用药失误的医师指出问题并予以警告,对于表现良好的医师予以表扬,同时对分析的结果进行统计,将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引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提升管理效率。

1.3观察指标

比较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急诊病房的病例医嘱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1.0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1并以P=0.05作为数据是否具有显著性的分界值,其中P<0.05说明数据显著。

2结果

通过比较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急诊病房的病例医嘱情况可知,PDCA实施前的医嘱不合格率为9.23%,显著的高于实施后的4.69%,实施前后差异显著。

3讨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第一部分为计划阶段,即通过调查等方式分析现状,并对要因进行确定,制定之后的计划安排。涉及以及执行阶段是根据计划阶段的内容,对其进行实验以及人员的培训,检查阶段是检查执行情况,分析项目的进程是否符合预期结果,最后的处理阶段是根据检查结果做出判断,加以巩固成绩,将成功的经验纳入标准,并转入下一个循环[5]。这一循环管理办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提升了管理的效能以及管理的质量。

在本文中为了探究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病房医嘱审核中的应用效果。分别选取了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的病例医嘱,并前后比较。结果发现,通过比较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急诊病房的病例医嘱情况可知,PDCA实施前的医嘱不合格率为9.23%,显著的高于实施后的4.69%,实施前后差异显著。这与其他文献资料具备较强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采取PDCA循环管理办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医嘱的合格率,提升合理用药行为,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焕芝, 姜赛平, 张幸国,等.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病房医嘱审核中的应用[J].  2022(14).

[2] 崔萌萌, 李梦. PDCA循环模式的前瞻性护理管理对急诊病房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22):2.

[3] 陈春玲. PDCA循环法在急诊科护士交接班质控管理中的应用[J]. 饮食保健, 2018, 005(003):209-210.

[4] 叶慧丽. PDCA循环法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实施中的作用[J]. 临床医学工程, 2018, 25(2):2.

[5] 李雪, 段荣荣, 秦臻臻. PDCA循环法用于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效果分析[J]. 中國药业, 2020, 29(S02):2.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