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教育回归生活

2022-04-21 15:04邓芳丽吕晨丽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邓芳丽 吕晨丽

摘要:人类文明传承最初的方式是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受,从而在被动引导下开始主动探索和思考,最终学会生存。对于幼儿来说,从出生就开始了学习,生活给了他们什么,他们就会学到什么。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因此,幼儿园在开展日常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该思想的有效指导,推动幼儿教育的改善和创新,达到最佳教育成效。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只有将幼儿的学习和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足够重视他们经验的获得和积累,才能使教育真正发生。如何把握生活中的教育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将幼儿喜欢的、需要的,尤其是在生活学习中产生和发现的,有助于拓展幼儿视野的内容融入到课程或教育活动中来,激发幼儿认真主动地研究、探索、发现、尝试,并有效地理解外部世界,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1]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内涵

“生活即教育”理念主要是对杜威实用主义这一教育思想的延伸,倡导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让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将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保证教育得到持续稳定的开展。在幼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通过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相关理论的有效引导,无论是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改革,还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推动都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以生活为背景更好地辅助教育的开展[2]

二、幼儿教育生活化策略分析

(一)创造有利于幼儿感受生活的平台和机会

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进入生活才有效。《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课程是追随幼儿生活和经验的,只有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展种养殖课程、行走课程等正是使幼儿充分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很好途径。这些课程往往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带给幼儿生动而难忘的体验,更是幼儿自我教育和提升的有效方式。在这类课程中,幼儿时时刻刻都要面对难度不等的挑战,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将自己完全融入到生活中去,不仅锻炼了能力,而且扩展了眼界[3]

如,幼儿园里有一片种植园,幼儿在自己的园地中进行种植规划,然后采买种子、播种、施肥、浇灌、记录植物生长变化、收获果实、研究果实、分享果实等。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能力都是不可估量的,得到的锻炼对其未来学习生活是终身有用的。在行走课程中,幼儿走进陕北民歌博物馆,聆听民歌艺术家的演唱,欣赏榆林小调的演出,了解民歌历史渊源,幼儿从活动室走出去,走进大环境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在“兔宝宝旅行记”活动中,幼儿可以将小兔领养回家,与小兔亲密互动,共度美好时光。幼儿观察、了解兔子的习性,记录兔子的成长,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喜悦的心情。对于幼儿来说,生活总是多姿多彩、充满惊喜的,我们要根据他们热爱自然、喜爱游戏的特点,将学习的场所“搬”到户外,让学习在实践和游戏中进行,幼儿经验积累和能力锻炼的效果显著。只有充分重视幼儿的经验和兴趣,才能准确把握幼儿成长状态和能力发展水平,才能让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让幼儿由已有经验促进新经验的积累,不断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二)构建体验式生活活动,增强幼儿生活技能

幼儿教学活动能够引导幼儿学会生活、增强生活技能,这是各阶段最基本的内容和目标,也是最符合生活教育的教学途径。除了知识的传授,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去了解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穿衣、吃饭、上厕所、自主睡觉等,以提升幼儿的自主生活能力。在生活技能的教学中,安全是贯穿整个活动环节的,包括正确的睡姿、安全常识等。通过参与体验式生活活动,学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了解基本的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理解一些基本的生活规则。以下案例能够引导孩子在情景体验中学会自主生活,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比如,教师组织幼儿看《小动物感冒了》的情景表演录像,并提问:“你们看电视里的小动物怎么了?”许多学生都发现小动物流鼻涕感冒了。“流鼻涕了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幼儿讲述后教师出示手帕、餐巾纸等。接着,教师要引导幼儿思考怎么使用手帕来擦鼻涕,并鼓励幼儿进行演示。接着,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擦鼻涕,并出示流鼻涕的娃娃。学生帮助娃娃擦鼻涕,教师拍下其擦鼻涕的方法。最后,在观看录像之后,教师让学生讲讲小朋友们是如何擦鼻涕的,哪个方法更好,为什么,以此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在活动之后,教師引导小朋友总结擦鼻涕的方法并将其编成儿歌。运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正确擦鼻涕,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同时也能够帮助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三)重视生活化教育,促进家园合作

教师在家园合作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效地渗透“生活即教育”思想,也就是说,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这样才能够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达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成效。

例如,在重阳节,教师可以邀请幼儿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引导幼儿参与敬老活动中。在日常的消防演练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对话的方式,让身为消防员的家长更好地为大家讲解知识、方法等。在日常中,教师也可以挖掘社区资源,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投入志愿者活动中。这样多种多样的方式就能够做到立足实际生活,有助于幼儿三观和习惯的构建,让幼儿可以生成责任意识,为其后续的成长发展以及社会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园中,教师应不断加强“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渗透,将这样的思想融入每一个教育的环节,让幼儿教育的开展变得更加有意义和价值。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可以通过创造有利于幼儿感受生活的平台和机会、构建体验式生活活动、家园合作作为立足点,让“生活即教育”理念在课程中真正得到渗透,在无形中推动幼儿良好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1]陈凡.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234-235.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