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022-04-21 16:26黄胜廷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核心能力中学物理培养策略

黄胜廷

摘要:在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认识到,学科素养的培养不容忽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物理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一般说来,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这两样因素无论是对于学生当前的物理学习来说,还是对于他们将来更为深入、更为广阔的学习研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由于种种由内由外的因素,如何使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则成为了日常物理学习的难点,而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一难点,则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物理;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

从当前中学物理学科结构分析可以看出,这门学科总是以理论为中心,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更加突出,学生仅仅通晓其理论公式,却对物理的实际价值认识不准确。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引导学生切实将理论同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发展之路。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关键。笔者基于自身教学经验,对此进行简要探讨。

一、物理核心素养价值

当前,随着人文科学的迅速发展,物理学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毋庸置疑,那些在物理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物理学家们都具有强大的核心能力,这中关键性的能力强有力地推动着他们对物理学的研究。而中学教育中,物理学也是越来越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培养学科素养,使学生逐步形成探究精神。物理对于人类社会有重大影响,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物理学习,教师应从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的价值,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主要有物理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等,这些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物理素养。建立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以建构有效的课堂,最终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伏安法电阻测量”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对I=U/R有更深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对如何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有更深的理解。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功能也很重要。初中高效物理课堂的建设也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课堂教学体系。比如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参与”,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知识。然后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高效物理课堂的建设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中学物理学科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理念

思想引领着实践。要在核心素养下大力推进初中高效物理课堂建设,首先要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理念。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逐步形成,进一步优化完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机制和运行体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作用。老师要系统地设计、安排,以求启发。

例如在探索“滑动摩擦力”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实验教学的应用,积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控制变量法”,尤其是通过对学生的合作实验,使学生最终认识到滑动摩擦与接触表面的粗糙度有关,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可以认识到滑动摩擦和运动速度与接触面积无关。

(二)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用传统的教学法对中学物理课程进行讲授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丧失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在新课标要求下,广大教师应组织教学方法,转变现行的教学方法,寻求更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初中生对一些事情充满了好奇心,渴望探索。物理学知识虽较为抽象,但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师若能在课堂上运用某些生活现象,不仅可以揭示物理规律,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并赋予其特殊的探究意愿。本文认为,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实际生活出发,采取合适的实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

例如“凸透镜成像”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协同教学。老师给学生提供凸透镜、蜡烛、幕布等工具,引导学生分组做实验,反复调节三个方向的距离,观察其具体成像情况。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从而使其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自然,老师们在做作业时也要密切注意学生,当学生有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小组讨论为基础,以小组讨论为基础,通过代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逐步提高学生探究表达能力。

(三)将真实的实验带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的一大特色就是其实验性质,组织课堂教学,教师不仅重视理论课程,更重视实验和理论课程。初中生接触物理的时间较短,对物理知识了解不够,教师应在这一时期运用实践方法培养兴趣,真正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时应适当增加课堂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中,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此,教师要自觉指导学生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完成知识学习。

实验性是中学物理建设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光的色散”教学,教师要学生积极参加实验,分组讨论。试验是简单而有趣的,通过棱镜,学生们能理解白色光线由七种颜色组成。学生能对光线形成较清楚的知觉,并较愿意参与学习。通过物理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有关知识,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在完成实验任务之后,老师要做总结。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要培养探究式思维。

(四)重视学科实践,运用典型案例培养科学思维

掌握了物理基础知识后,教师可通过适当的训练,促进学生加深理解,这也是发展核心物理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物理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物理思维,提高运用能力。许多学生已掌握了有关物理的知识,但在运用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实际状况,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还可从物理教学中选取一些经典的样题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物理学中的常见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还应认清学生的错误,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其注重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旨在引导学习者从更细微、更多层次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并改变世界。而核心素养则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是否具备系统而完善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日后是否能够更深入探究此科目的决定因素,而物理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教师应基于教材内容,从多层次、多角度去设计与应用,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持续性的学习中能够学以致用,由此切实发挥出物理这门学科经世致用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田宇玲,徐春晓.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评价的初中物理命题初探[J].物理通报,2022(2):136-140.

[2]苟树林.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J].中学物理(初中版),2021(2):59-63.

[3]魏继红.基于核心素養探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模式[J].学周刊,2021(9):81-82.

[4]李兴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J].学周刊,2021(2):113-114.

猜你喜欢
核心能力中学物理培养策略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