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2022-04-21 16:46葛云蝶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能力语文

葛云蝶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想占领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就必须克服阅读教学的难点。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在观念、方法、内容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变革,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作为作为班主任的语文教师积极探索加以解决。本文主要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

小学语文的目标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基础上,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并且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阅读目标主要表现在注重语言的感知、注意积累和运用,加强基本阅读技能上。为此,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局限于识字或仅仅是说、读、写,主要通过汉语教学来实现阅读和识字训练。但是,当前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不仅是学习,还应该让学生获得语文教学的认知能力,即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培养文化和促进个人生活质量提高。一篇优秀的文章,例如教材选入的文章,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性格。此外,小学阅读教育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对阅读感兴趣的学生会积极寻求课外阅读,自主阅读,可以更好地开阔学生的个人视野,形成良好的人格。

二、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思考

(一)教师主导的传统观念固化落后

作为小学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语文在小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国家的文学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以师为本”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深刻体现。而在此模式下,就更难从学生的角度来制定教学方法,这使得小学生难以灵活运用语文阅读技巧,从开放的角度思考阅读的内容,深入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

(二)应试教育占很大一部分

素质教育在我国虽然进行了广泛地改革,但目前大多数小学仍然采用应试教育,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理解水平是考试的首要目标。与此同时,应试教育考核内容复杂,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故而素质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三)小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对阅读教学没有系统的规划和教学进程,学生没有对阅读视野的理解,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而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拓展阅读需求,甚至会让学生感到十分陌生,难以在学生与阅读材料之间产生共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努力转变教学模式,开拓教学的新方略。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克服创新教学模式初期的困难,看到阅读教学促进写作和理解能力提升的有效性,并结合本班的学生语文阅读水平情况来合理地安排和运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以学习为主,克服自我惰性,保质保量地完成阅读任务,充分调动语文思维,探究深层次的阅读问题,以求达到学习水平进步的目的。

(二)倡导学生自主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和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性格特质。所以小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语言深度,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然后在阅读后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分析时,有的同学注重对人物语言、行为的描写,还有的同学体会到战友间的真挚感情。通过发展自主性阅读的教学方法,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三)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学会问问题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提问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分析能力、反思能力。举例来说,当教师讲《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应该向学生设问:长生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设置文章题目?你觉得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意思?在问题提出后,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写出自己的感受。在这样的教学过程里,教师既让学生参与了思考,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故而最终能达到提高整体阅读学习能力的目标。

(四)鼓励学生读写结合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今这句古话在语文教学中依旧适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积累材料,使学生能把阅读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写作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讲授五年级上册《白鹭》《珍珠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感受和意图。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写作方法和特点进行自我创作,并学习如何让说明更加详细透彻。只有将读写教育结合起来,使学习生活和学习充满活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写综合能力。

(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引导学生有兴趣地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更倾向于让学生通过文字体验生活的真与美。为此,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运用电子技术等现代技术,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鼓励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被动走向主动。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草原》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体验文章所表达的艺术设计,以及草原的一马平川和广袤。结合主题发布一些贴近文章的小謎题,让学生在动静、观望、思考的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阅读内容,简单地写下读后的感受等。

(六)注重阅读评价和筛选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对知识又有较大的渴望,所以很容易出现小学生阅读到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书籍。又由于这种书籍大多是课外阅读书目,秉着不能对课外书目一刀切的想法。教师就要擦亮眼睛,时常了解学生的阅读书籍是哪些,注意分辨哪些是有害书籍,哪些是有益书籍。要引导学生摒弃有害书籍,多看对自身发展有帮助的书籍。另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给学生的阅读做出评价,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四、结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今后的汉语学习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小学语文班主任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要懂得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吴诗岚.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3):180.

[2]周琳.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拓展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对策[J].中外交流,2017,000(016):122-123.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能力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