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之我见

2022-04-24 05:27任文溥
医学概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西医中医

任文溥

摘要: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旨在结合中、西医学优势,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

关键词: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西医学和中医学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普遍的两大医学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有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而建立在中医学与西医学相互渗透、交融基础上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门新兴交叉医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通过对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科学思维、理论体系、诊疗技术的比较、分析、研究和应用,吸收并整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实现了在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等领域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目标。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话题,医学界“中”与“西”对话一直争论不休。中学西者以中医理论去套西医诊断;西学中者以西医的诊断囊括中医的证型,这就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从本质上讲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理论,她们之间虽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整个理论体系并不相同,在检查和治疗的方法上也不同。

西医的优势在于科技的进步。各种现代化仪器,能够帮助我们直观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如在治疗“新冠”中对呼吸困难患者,采用无创通气,其优点是减少肺内渗出,防止因肺组织缺氧时促发进一步的炎症反应,进而防止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对于呼吸窘迫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给予重症监护。定时监测血糖、血压,这样可以有效的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减少或者阻止并发症的发生。而在中医方面,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认为此病当属“疫病”范畴。又根据其致病特征,判定病邪属性。所从中医认为 ,“新冠肺炎”病位在肺,并以肺为核心,牵涉到全身,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进而研制出中医药抗疫“三药三方”: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颗粒、血必净注射液等。

要想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取得良效,就必须用两种理论去认识一种疾病,两种理论只能相互响应,而不应相互限制。如同时用中药协同治疗时就应用纯中医的理论辩证施治,而不受西医诊断的限制。最终的疗效是相互协调统一的。

一、西医说

西医诊断对病名的定义和专指性较为严格,有利于临床医疗、科研与学术交流的开展,西医研究考虑随机、双盲、大样本、对照、统计学意义等诸多因素,具有客观、标准、规范、严谨等特点,其诊治方法具有操作性强、可比性明确、标准化程度高、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的优点,特别是在对特定病原微生物、癌症、某些危重症等的诊治上优势明显。

此外,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重组DNA、细胞克隆、干细胞移植等生物实验技術研究的深入开展, 现代西医学的发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然而,西医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度不够,病人往往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机体本身的适应性调节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诊治上重程序性、规范化,对人性的关注度不够,重治病而轻调养摄生防病延年。

二、中医说

中医以中国古代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思想为主线,以观物取象、外揣、类比、演绎等为具体研究方法,以精气血津液神、藏象、经络、个体体质、疾病的病因、发与、病机、防治等为研究内容,思维上讲求整体观念、天人相应、心身合一、形神相合等宏观医学观念,诊治上重定性和人体变化的相对值如阴阳、五行气血、脉象、经络等抽象和无形指标,偏主观感性认识,属经验医学范畴。中医以动态平衡观为理论主线,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宏观、思辨,对人体结勾、生理病理等微观认识不足,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

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医学以人为本的整体观顺应当今医学发展潮流,中医学养生保健、防病养生的独特理论和技术,适应老龄化社会到来的需求,适应当今世界人口谱变化的需求。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中医对机体整体性调节方法的独特优势在代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情志病等诸多病症上也不断展现。

三、中西医“对话

(一)中、西合璧,优势互补

中、西医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而相互间的长短之处又互具弥补性,采取怎样的方式实现中、西医学的优势互补、中西合璧 ,继而创造出共同的语言,是重要的课题。

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是将两种医学结合的诊疗方法。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制定证的客观化标准时将现代医学生化学、免疫学、影像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手段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中药分析化学成分提纯西用、西药药性分析赋予中药特性,中西医诊疗方法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分阶段、主次、先后等单独或联合使用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综合运用中西医的医药理论和方法,通过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要求,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生命问题的科学,并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水平与疗效。

  • 中、西强强联手,攻坚克难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时至如今,新冠疫情仍然是相当严峻的一项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2022年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的在中国出现,更是导致我国疫情局势出现进一步变化。众多国家也积极采取各种医疗手段,但是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预防治疗新冠患者最有效的国家。

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治疗主要还是以西药制剂治疗为主。在治疗以及抗病毒的治疗过程中,多选择西药制剂。经过医疗专家的两年间不断努力,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及其显著疗效在不断地被证实。新冠状病毒是新型的病毒,现有的抗病毒药对它都不起作用。由于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所以新冠状病毒导致的损害会迁延,在迁延的过程中会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所以部分病人会导致死亡。

中西医结合,尤其是中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临床症状,可能会让相当一部分病人从轻症不往中度、从中度不往重度发展。尤其中医药在改善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方面效果明显。此外,还可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保护脏器、缩短病程、促进痊愈以及减轻激素副作用等作用。如果是在急性期也可以采用西药治疗,例如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可以及时吸氧可以缓解,如果有高热症状可以口服退热药物,可以快速缓解。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不断发挥中医药在退高热、促进肺部渗出吸收、改善胃肠道症状等方面的疗效,减缓或阻断向重症、危重症发展。“中医有术,中药有方”的治疗已经向世界展现的中医药的强大效果,中西医强强联手才能更好的遏制这一肆虐全球的疫情。

结语:

尽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感,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半个世纪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对维护人类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身为华夏子孙,我们有幸拥有中西医两套较为完整的医疗体系。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将促使我们对两者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入探索,中医可以借鉴西医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成就,弥补自身的缺陷与不足,而西医也可以从我国传统医学中寻找理论智慧和人文关怀,我们有理由相信,中、西医学携手共进、优势结合,也必将为世界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开创新局面,为全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陈政宏.浅谈中西医结合具有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新时代,2019,1(11)

[2]王文健,陈凯先.关于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6):837-838.

[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59-65.

猜你喜欢
西医中医
两手
血虚≠贫血
洪昭光:中西医将相和
血虚≠贫血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