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那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2022-04-24 01:12张恺王涛
医学概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利拉鲁甘精腰围

张恺 王涛

摘要:目的观察利那鲁肽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將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50例)和利拉鲁肽组(50例),二甲双胍组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起始剂量0.25g/次,3次/d,耐受后增至0.5g/次;利拉鲁肽组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起始剂量0.6mg,皮下注射,1次/d,耐受后增至1.2mg。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腰围、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TG、TC、SBP和DBP。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糖、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浆TG、TC均显著降低;利拉鲁肽组腰围减小、体质量减轻、BMI减小,而二甲双胍组没有变化;利拉鲁肽组降低FPG、HbA1C、TG及TC的效果与二甲双胍组相当,但降低2hPG、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低SBP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组。结论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血糖,减轻患者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SBP,更适合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关键词:利拉鲁肽;糖尿病,2型;胰岛素;血糖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占90%以上。临床上现主要采用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等治疗T2DM,但疗效不甚理想。临床研究发现,经标准治疗后,仅40%的T2DM患者的血糖达标,且低血糖和(或)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因此,探索新的联合降糖方案是内分泌工作者面临的的重要课题。近来,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及其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的发现给T2DM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利那鲁肽与人GLP-1有97%的同源性,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在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且能降低体质量,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利那鲁肽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国外的研究中已得到证实,但利那鲁肽于2011年底在国内上市,对我国T2DM患者的疗效尚缺乏足够的报道。本研究就我院利那鲁肽治疗T2DM的疗效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2~12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5例T2DM患者,所有患者符合WHO1999年公布的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其中,男60例、女40例,病程3~3a;空腹血糖(FPG)为(9.5±2.0)mmol/L,餐后2h血糖(2hPG)为(20.4±4.5)mmol/L。

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女性及可能怀孕者;②利拉鲁肽应用禁忌者;③近期有急性糖尿病并发症者;④正在使用影响血糖水平的其他药物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利拉鲁肽组,其中二甲双胍组50例、利拉鲁肽组50例。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的基础上,均首先给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确定其用量,一般范围0.3~0.8U/(kg·d)。二甲双胍组加用二甲双胍治疗,起始剂量为0.25g/次,3次/d,无明显胃肠道反应后增加至0.5g/次;利拉鲁肽组加用利拉鲁肽(商品名:诺和力,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利拉鲁肽起始剂量0.6mg,皮下注射,1次/d,可在全天的任何时间进行,耐受后增至1.2mg。当血糖降低后逐渐减少甘精胰岛素用量,直至停用胰岛素。两组治疗12周,每日监测FPG和2hPG。治疗前及治疗12周,测患者腰围、体质量、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TG、TC、SBP和DBP,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低血糖的发生情况。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FPG、2hPG、HbA1C、HOMA-IR及血浆TG、TC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利拉鲁肽组在降低FPG、HbA1C、TC及TG的效果与二甲双胍组相当,但利拉鲁肽降低2hPG、改善FINS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组治疗12周后患者腰围减小、体质量减轻、BMI减小、SBP降低,而二甲双胍组没有变化。

2.2不良反应利拉鲁肽组中1例因甘精胰岛素没有及时减量而出现低血糖,9例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其症状在用药2周内较明显,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上述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二甲双胍组中2例出现低血糖,8例出现口苦、恶心等症状,均可耐受,无患者退出。

3讨论

利拉鲁肽是一种人GLP-1类似物,与天然GLP-1有97%的同源性,因此具有天然GLP-1的生物学功能,如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胰岛β细胞总量,抑制胰升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等。研究表明,利拉鲁肽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未达标的T2DM患者给予利拉鲁肽治疗26周后,HbA1C降低1.0%,且患者HbA1C达标率显著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利拉鲁肽治疗12周可显著改善T2DM患者FPG和HbA1C,其效果与二甲双胍相当。此外,患者体质量和BMI降低,腰围减小,胰岛素抵抗减轻及SBP下降,是利拉鲁肽优于二甲双胍的额外收益。对于血糖较高的T2DM患者,目前提倡给予胰岛素强化降糖,既可改善胰岛细胞功能,也可减少患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郑骄阳,石勇铨,冯晓云,等.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J].上海医学,2010,33(12):1141-1142.

[2]刘敏,荆丹清,白桦,等.艾塞那肽替代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43(1):47-51.

猜你喜欢
利拉鲁甘精腰围
比较观察联用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利拉鲁肽 降糖又护心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格华止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佩戴腰围要注意什么
腰围佩戴有讲究
全球首种阻止老年痴呆症恶化的药物有望问世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