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采血护理的应用效果

2022-05-07 14:28蔡艳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9期
关键词:门诊综合护理满意度

蔡艳丽

摘  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赤峰市医院门诊静脉采血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方式)及对照组(传统护理方式),每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晕针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率、舒適度和疼痛缓解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晕针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后出血和穿刺失败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疼痛缓解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提供必要的护理质量保障,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预防患者晕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安全性较高,提升舒适度,缓解疼痛,临床应用价值较佳。

关键词:门诊;采血;综合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9-00-03

在医院中门诊采血室是关键的构成部分,主要是为血液检验或后续疾病诊疗提供可靠保障。门诊采血室的护理水平高低,是医院护理水平的直接反映,其作为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实施门诊护理服务极其关键[1-2]。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升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是医院门诊护理的重中之重。随着临床医学和医院的不断进步,提供给患者人性化、温馨、全方面的综合护理服务,充分关怀、尊重和了解患者,不断提升护士的护理质量和综合素质,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是除技术能力和医疗设备外最具竞争力的软实力[3-4]。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赤峰市医院门诊静脉采血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方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赤峰市医院门诊静脉采血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方式)及对照组(传统护理方式),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男52例,女38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8.52±11.35)岁;文化程度:文盲1例,小学20例,初中10例,高中30例,大学29例;对照组患者男56例,女34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8.93±11.21)岁;文化程度:文盲2例,小学22例,初中11例,高中27例,大学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有良好依从性;沟通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免疫功能严重低下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精神疾病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静脉采血注意事项和疾病相关知识等,当患者晕针时,需要安慰患者,配合临床医师展开救治,必要时给予吸氧,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①提升护理人员形象和素质。在和患者交流时,护理人员要耐心解说,面带微笑,规范行为,做到礼貌服务、尊重患者,减轻就医带给患者的负性情绪。因采血室的人流量较大,反复被问到相同问题时,护理人员应当避免不耐烦的态度、生硬的语言,耐心地回答和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②开展便民措施。在采血前、中、后,护理人员应当帮助患者解决遇到的麻烦和问题,主动进行交流。在门诊采血患者较多时,应当避免护患间的纠纷,以免发生拥堵,护理人员要做好组织工作,通过开展绿色通道,进行便民服务,如给急诊患者快速出具采血报告,优先给老人采血等。人流量较多时,在等候区安装无线网络或电视机等设施,增设采血的窗口,以便能够减少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③强化护理人员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通过定期开展培训考核,强化护理人员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门诊室设专业人员,叮嘱患者采血前后相关注意事项,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难问题,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除此之外,对按压的正确方式进行积极讲解,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避免发生血液淤积或青紫斑、交叉感染等情况。④进行健康教育。采血前提供给患者温馨提示卡和相关宣传资料,便于患者了解采血的注意事项。⑤提供舒适的心理护理和采血环境。在采血前很多患者会存在紧张和恐惧感,难以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存在抵触采血的情绪。因此创造出舒适、和谐的环境,能够促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有效降低其紧张和恐惧感,提升采血的成功率。为了营造舒适的采血环境,在采血室贴上温馨的墙纸,安装冷暖空调,提供糖水或热水等。在采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稳定患者情绪,便于其配合完成采血。⑥提升静脉穿刺成功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发现,造成静脉穿刺失败的关键因素是护理人员的不良心理状态,门诊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护理工作人员心理状态和情绪,以及操作者的技术存在关联性,所以在门诊工作时,需保证护理人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针对不同年龄的患者,应用不同型号的静脉穿刺针完成静脉穿刺,如老年门诊患者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因患者血管位置较浅、血管较细小、血管壁较薄、容易滑动等,保持进针角度<35°,使用小号的头皮针,减轻静脉穿刺疼痛,以提升患者的穿刺成功率。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晕针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舒适度和疼痛缓解度等。①护理满意度评分:总满意度=(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其中非常满意:80~100分,一般满意:60~79分,不满意:0~59分,满分100分,共10个小项[5]。②晕针发生情况:分成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类型,其中重度:患者大汗淋漓、面色灰白、意识突然丧失、昏扑在地、双眼上翻、二便失禁,脉搏减缓至40~50次/min,血压快速降低,少数患者伴随惊厥;中度:肢体发软,摇晃不稳,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轻度:患者恶心,面色苍白,头部和上腹部不适,出冷汗,打呵欠,视力模糊、耳鸣等[6]。③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主要包含穿刺失败和穿刺后出血,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穿刺失败+穿刺后出血)例数/总例数×100%[7]。④舒适度和疼痛缓解:每项指标分值为20分,经相关人员统计和记录,患者自行判断疼痛程度,评分越高,疼痛缓解度越好[8]。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晕针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无重度晕针出现,中度和轻度晕针发生率均较低,观察组患者的晕针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后出血、穿刺失败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舒适度和疼痛缓解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和疼痛缓解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门诊采血室的护理服务质量对医院的形象和声誉产生直接影响,尽管护理工作人员在医院门诊中和患者接触时间较短,但是医院门诊却是护患有效沟通的关键场所。若相关工作发生疏忽,患者易发生不满,产生投诉现象[9-10]。需要注意,采血室在實际的工作中是极易出现护患纠纷的场所,护理人员为了维护医院和采血室的安全,应当在工作中提升服务意识,减少护患纠纷,始终保持和蔼的态度面对患者,还应当减轻采血过程中患者的痛苦感,提升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 [11-12]。

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主要指系统化护理程序,并坚持以其为核心,填写护理表格,控制护理质量,制订标准化的护理、教育和出院计划,将护士的职责和评价等层面作为护理程度框架,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环环相扣,整体协调一致,融合了小组护理和责任制护理的优势[13-15]。综合护理的优势如下:合作性增加,可加强和其他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和家属的交流沟通;使患者获得全面、连续性的整体护理,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6];护士工作主动性和独立性增强,工作兴趣增加;患者还能够辅助护士参与制订相关护理计划;护理服务质量获得明显提升,小组成员间也实现有效化的沟通[17]。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说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之后,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较佳;观察组患者中无重度晕针出现,中度和轻晕针发生率均较低,观察组患者的晕针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之后,晕针发生率改善程度较佳;观察组患者的穿刺后出血和穿刺失败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之后,不良事件改善程度较佳;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和疼痛缓解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之后,疼痛缓解程度和舒适度等改善情况均较佳。本研究结果显示,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通过亲和的语言详细解答患者的疑问,时刻保持热情的服务态度等,可提升门诊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晕针总发生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消除患者静脉穿刺过程的紧张感,以及多种不良心理情绪,同时能够提升舒适度,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整体作用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提供必要的护理质量保障,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晕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佳。

参考文献

[1]史芳,林琳.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静脉采血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医学,2021,45(24):2628-2629,2632.

[2]肖海琼,郭彭鹏,江雨夜.智能采血管理系统在门诊采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3):4216-4218.

[3]马忻凡,王海霞.持续质量管理在门诊抽血室抽血患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5):884-885.

[4]李梅,李蕴,李园园,等.时间节点监控在门诊血液标本采集流程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8):1660-1663.

[5]孙丽娜,张妍琰.门诊采血过程中使用系统化护理对减少采血不良反应的作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4):363-364.

[6]张妍琰,孙丽娜.门诊采血室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予以人性化服务对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4):431-432.

[7]徐德萍,周嘉燕,杨志霞,等.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7):165-167.

[8]李小燕,谭妹好.人性化结合情志护理对老年体检采血人群情绪及配合度的影响[J].名医,2021,14(3):141-142.

[9]侯曼,王辉,范丽华,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优化门诊采血流程中的效果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1,39(1):56-58.

[10]王丽丽,谢士芳.基于DISC性格类型的情景模拟在门诊采血机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1):75-80.

[11]曹贤婷,文萍,雷小琴,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儿童发热门诊采血护士的感染防控策略[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0,43(5):512-514,542.

[12]刘景,李南,王茜.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联合护理干预对门诊采血患者不良事件及采血室空气菌落数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19): 175-176.

[13]曾忠仪,周上琬,代兴容,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采血中心防控新冠肺炎感染的管理实践[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0,36(8):959-961.

[14]张燕.基于排队论模型联合动态调配护理人员对提高门诊采血室工作效率、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18(22):2879-2881.

[15]顾玉晶.根本原因分析管理法在门诊采血室检验前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0):42-44.

[16]蔡理军.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采血护理中的应用[J].家庭生活指南,2020,22(4):138-139.

[17]吴丽婷.综合护理在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3):143-144.

猜你喜欢
门诊综合护理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
来自疼痛门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