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护理在手术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2022-05-07 14:25王沙沙田晓楠李田田魏慧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9期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围术期心理状态

王沙沙 田晓楠 李田田 魏慧丽

摘  要:目的  分析基于信息化的精細化护理在手术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围术期应激指标、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苏醒时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评估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评估表(HAMD)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出血、压伤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护理应用于手术治疗患者中,能减轻患者机体应激反应,消除不良心态,还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信息化;精细化护理;围术期;应激指标;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9-0-03

手术室属于医院重要科室,该科室担负着急救与治疗的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治疗技术已得到提高,但也加重了手术室工作量,而手术室护理质量会影响患者治疗疗效及其预后[1]。由于大多数患者对自身病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担心手术治疗状况,因此在手术期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这不仅会影响手术顺利实施,同时还会增加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手术治疗疗效[2]。手术室以往对手术治疗患者多行常规护理,虽能取得一定护理效果,但具有局限性,在手术过程中易发生不良事件,加重患者病情,不利于其术后康复[3]。相关研究表示,临床逐渐将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护理用于手术室患者围术期中,该护理方案通过消除患者负面心态,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及减少术后并发症,能有效改善其预后[4]。本研究对2021年2月~202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70例行手术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案,分析其应用效果差异,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2月~202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对照组35例,女16例,男19例;年龄50岁~68岁,平均年龄(58.42±5.51)岁;胫腓骨骨折11例,腰椎骨折12例,膝置换12例。研究组35例,女17例,男18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58.45±5.67)岁;胫腓骨骨折12例,腰椎骨折11例,膝置换12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已获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审,经全部患者知晓且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择期手术者;②临床配合度较高者;③可正常沟通者。

排除标准:①严重贫血者;②妊娠或哺乳期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研究组使用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护理,具体如下:①成立信息化的精细化护理平台:按照手术室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原信息系统上加入手术室信息平台,并安排手术室主任、护士长管理平台,将手术护士的到岗时间、物品摆放、室内仪器和手术交接情况等录入到系统中,每日划分在岗护士的工作,同时选择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检查监督护理工作,譬如,在第一台手术开始前,提前摆放手术所用物品,将其上传到信息系统平台,由手术医生第一时间核对,以免未能提前备好手术当天所用器械或物品。②成立信息交流渠道:各科室与手术室建立沟通渠道,如QQ、微信等,各科室医生与护士将手术信息上传,并再次对手术室室内环境、手术所用物品及器械等手术有关信息进行核对,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③成立信息绿色通道:急诊科收治需立即手术患者后,应将其一般信息、病情和处理情况录入信息平台,手术室在收到有关信息和资料后提前备好手术器械,确保患者经急诊急救后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手术,以免因急诊与手术室交接,延误手术治疗;对于行择期手术患者,应在其手术前详细讲解手术有关事项,通过微信向相应科室护理人员衔接,掌握患者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异常情绪及病情状况等,确保全天信息畅通,以免次日行手术的患者因突发意外改变手术时间,当患者需改变手术时间,应第一时间告知手术医生,以免浪费不必要的医疗资源。④信息平台术前访视:结合患者文化背景、病情需求和实际情况,手术室应制定术前探视宣教制度,同时将其上传信息平台,经过平台和相应科室的责任护士沟通交流后,为术前探访患者详细解答其手术疑虑,告知进入手术室之后所需要配合的流程,增强其对手术的认知,同时发送手术室室内环境照片或是视频给患者,消除其陌生感。⑤术中信息化干预:根据患者手术类型,按系统登记开展护理干预,严格按照系统操作,并利用系统告知医生手术信息,避免或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发生;对局麻且意识清晰患者,在操作各项护理过程中,可根据手术流程及时并逐步更新护理操作信息,通过院内系统同步手术信息;此外,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若病情发生变化,可采用图片、视频等第一时间与上级医生沟通交流,以免延误患者病情。⑥术后信息平台共享:患者出院后,为其建立同病种患友微信群,由3名主治医生和3名护理人员参与,剩余均为手术治疗患者,将术后饮食、运动和注意事项等科普内容上传于微信群,定期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细化护理,如术前给予常规宣教及指导,告知患者需将术前准备做好,了解其心理状态,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术中,将手术室室内温度调至适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做好手术及生命体征等记录工作。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②两组应激指标,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与去甲肾上腺素(NE);③两组心理状态,参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焦虑度,共14个条目,用5级评分,无焦虑<7分,可能存在焦虑7~13分,肯定存在焦虑14~20分,焦虑显著21~29分,焦虑严重>29分;患者抑郁度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条目共17个,用5级评分,无抑郁<7分,轻度抑郁7~17分,中度抑郁17~24分,重度抑郁>24分;④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出血、压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5  統计学分析

研究资料选取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选择(x±s)代表,以t检验差异;计数资料选择[n(%)]代表,以χ2检验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1.68±0.31)h、失血量(38.51±7.22)mL、住院时间(7.59±1.28)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应激指标比较

入院前,对比两组患者ACTH、NE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苏醒时的ACTH、NE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HAMA(5.37±1.07)分、HAMD(6.77±2.21)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感染、出血、压伤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相关研究指出,采取有效、科学的护理方案可消除患者不良心态,减轻应激反应,能促进其手术顺利实施[5-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苏醒时的ACTH、NE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治疗患者开展基于信息化规范的精细化护理,可减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失血量,能有效减轻其应激反应。究其原因: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医院建立治疗与护理信息系统平台,有利于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及时沟通交流,能有效避免因交接工作造成的不良事件,确保了治疗及护理有效性与规范性[8]。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护理主要以信息系统作为基础,是一种较为完善的有效护理措施,其具有多渠道、多角度、便利性的作用,确保临床措施均有效衔接[9]。建立信息化精细化护理平台,能够加强护士物品摆放、工作时间和交接内容等基础信息管理,医生和护士通过信息系统核对管理器械、药品、物品摆放等。成立信息交流渠道,可确保各部门科室与手术室能及时沟通,能让手术室护士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状况,提前做好术前工作,能确保手术实施顺利,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0-11]。信息平台术前探访,可将患者手术、注意事项、配合事项等认识进一步强化,消除其对手术的恐惧感,减轻抑郁、焦虑等心态。成立信息绿色通道,在信息平台中录入患者基础信息、病情状况及处理情况,手术室护士收到相关信息后将手术器械提前备好,能保证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手术,可避免因交接工作,耽误患者手术治疗[12]。术中信息化干预,能有效规范术中的护理制度及流程,能够让护士根据系统有关要求进行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以免术中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减轻其术中机体应激反应[13]。术后信息平台共享,建立信息共享交流群,可强化患者术后病情知识宣教,能够让其在术后得到科学、有效的康复指导,同时,能让患者出院后继续得到完善、有效的延续护理,在强化其康复知识时,能增强患者自护能力,有效促进其术后康复,减短患者住院时间[1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1%,比对照组37.14%低;研究组护理后HAMA、HAMD比对照组低,结果与王会玲[15]研究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者HAMA、HAMD评分分别为(6.39±1.12)分、(7.79±3.1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符。表明手术室护理人员将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护理实施于手术治疗患者中,可消除患者负性心态,能有效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究其原因: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护理通过信息交流渠道,能让手术室护士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状况,提前准备术前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能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此外,通过术前信息平台访视,能强化患者手术相关知识,能消除其不良心态。

综上所述,将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护理应用于手术治疗患者中,可减少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患者失血量,减轻应激反应,消除不良心态,减少其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江鋆.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效率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2):156-158.

[2]张凤云,张泊宁,何久智,等.精细化护理在小儿巨结肠术后肛周皮肤保护中的应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1,35(6):375-376.

[3]李琅,高珊,王瑞.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精细化护理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0):5739-5742.

[4]朱晓丽.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围术期应激及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8):103-106.

[5]周博,贺欣欣.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围术期应激及负性情绪改善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35(5):93-95.

[6]张静,郭东波,夏晓晨,等.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脑膜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29):4015-4019.

[7]甄妙玲,杨丽花,王果妹.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3):361-362.

[8]李巧梅,张甜甜,张丽,等.精细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5):842-845.

[9]陈婷.精细化护理管理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7):198-200.

[10]郑礼帆,甘海波.精细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8):82-84.

[11]湛清.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2):3767-3769.

[12]林叶青,罗岩琼,庄飞行.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对卵巢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5):562-563.

[13]车莉.探讨精细化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9,38(24):129-131,138.

[14]毛芸,姜武佳.精细化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1,43(23):3669-3671.

[15]王会玲.精细化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9,29(01):110-112.

猜你喜欢
精细化护理围术期心理状态
护理服务全过程用于足踝骨折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临床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真菌性阴道炎护理中精细化护理干预实施的效果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护理体会
综合护理对老年股骨径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