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心血管介入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5-07 14:25孟欣田忠敏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9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效果

孟欣 田忠敏

摘  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心血管介入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介入治疗的6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31例,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合格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接受心血管介入术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意义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脏介入术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9-0-04

心血管介入术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具有高效、快速康复、安全、微创等优点,已被广大患者及医务人员认可[1-3]。但在围术期依然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因素,比如患者对手术过程了解甚少,有时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损害了患者的健康[4-6]。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非常重要。健康教育为临床常用、高效的护理方式,通过给患者传输健康信息,使患者的生活習惯产生积极改变,转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态度、行为,从而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水平[7]。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护理过程中,且疗效显著,而较少应用在心血管介入术患者的护理中。本次研究将健康教育用于心血管介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分析其对患者的心理、睡眠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心血管介入术治疗的62例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8.98±2.13)岁。研究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68±2.08)岁。两组患者上述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的诊断标准[8],并接受介入手术;②患者沟通、认知功能正常;③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病史者;②心血管介入禁忌证者;③伴有器质性病变者。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做好病房空气的流通以及卫生的清洁,协助患者做好术前的检查工作以及准备工作,并于术后叮嘱患者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如少吃甜食及油腻食物、合理运动、坚持服药,遵医嘱执行相关的治疗与基础护理工作等。

研究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健康教育。①术前: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并将相关的手术信息制成报纸、书籍或者宣传手册,通过文字、图片的方式来生动地表达相关内容,使患者能够更加了解手术的相关知识,以便消除患者的陌生和紧张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增强其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此外,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患者家庭的经济情况,尽可能通过语言安抚以及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的顾虑,多用PPT等方式模拟手术过程,使患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手术的流程。并且,护理人员更应关注每个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情绪的变化,实施有针对性的宣教。由于缺少家人的陪伴,部分患者表现为烦躁、易怒、猜疑。这种心理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躯体化的慢性精神疾病的出现,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躯体不适,患者常以躯体症状来获取注意和照料 。此时我们要告知家属家庭是社会支持的主要力量,子女的情感支持可排解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9]。鼓励家属邀请亲朋好友通过电话或微信视频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适时对患者进行支持、安慰,并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真实想法,适当地进行情绪发泄以缓解压力,让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其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焦虑、恐惧的患者广泛存在,以老年患者尤为突出,老年患者面对医院陌生的环境,由于疾病知识的缺乏,担忧治理费用及效果,比较容易出现焦虑,表现为提心吊胆,忐忑不安,而外在行为常常表现为情绪不高、食欲减退、悲观失望等,也有的表现为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等。少数患者在多重不良因素作用下,负性情绪逐渐衍变为心理疾病。此时医护人员可通过详细介绍住院环境、温馨的团队、先进的技术、高效的配合、治愈的比例、成功的案例、反复告知疾病的相关知识等来缓解患者因疾病带来的焦虑、恐惧。通过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一些医院针对于该疾病提供的优惠政策,可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治疗中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教授不同的放松方法,如腹式深呼吸训练、正念放松训练、全身肌肉渐进式放松训练,并播放轻柔、欢快的音乐来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减少恐惧,增强治疗信心[10]。②术中:做好病房和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交接工作,仔细核对患者的相关信息,安抚患者及家属,使其耐心地在等候区等待,而护理人员则需要做好导管室的相关准备工作,准备完毕后,陪同患者进入导管室,安抚患者紧张的情绪,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并以成功的案例提升患者的信心。在手术开始后,陪伴在患者的身边,叮嘱患者如何配合医生完成手术中的相关操作,并以肢体和语言的方式安抚患者的情绪,做好每一个流程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感。③术后:手术完毕后,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完成相关的护理记录,定期帮助患者清理伤口,做好术后康复事项的指导,教授家属基础的护理方式,叮嘱患者多补充营养,多饮水,保证排便通畅,并且注意保证良好的睡眠。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叮嘱患者尽早运动,并告知运动对病情改善的好处,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叮嘱患者合理用药,不可擅自更改药物的剂量和服用的次数,并将合理用药的必要性解释清楚,加强患者及家属的重视程度。

1.4  观察指标

焦虑、抑郁评分:分别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估,评估分值0~100分,评估分值越低越好。

睡眠质量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可用于评估失眠人群、精神障碍人群以及正常人群的睡眠质量[11]。主要评分由18个自评条目组成,包括7个维度(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应用及日间功能),每个维度可分为3个等级,分别记0~3分。7个维度所累加得到的总分即为PSQI总分,PSQI总分最低不得小于0分,最高不得超过21分。患者的睡眠质量与PSQI总分成反比,即PSQI总分越低睡眠状况越好,PSQI总分为7分是评判睡眠质量好坏的分界点。

依从性合格率:包括作息、用药、手术配合以及复诊依从性。依从性合格率=(作息合格 + 用药合格+手术配合合格+复诊合格)例数/ 总例数 ×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依从性合格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合格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心血管介入手术的应用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2]。但因患者患病后会产生恐惧心理,加之对此治疗方式不了解,害怕侵入性的操作会造成不良后果等,久而久之导致患者出现焦躁、易怒甚至抗拒的情绪,产生心理应激反应,从而影响睡眠的质量,进一步加重病情,影响健康[13-15]。因此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健康教育,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接受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研究组的抑郁、焦虑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术前通过环境的介绍,消除了患者对周边环境的陌生感;通过疾病相关知识,整个手术流程以及步骤,手术期间医务人员分工、协作、配合以及预后的介绍,放松训练方法的介绍等,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度,消除了心理顾虑,缓解了不良心理,提高了睡眠质量;术中通过告知其保持合适体位,安抚身体以及适时鼓励与安慰等,降低了患者紧张程度,保证了介入手术顺利进行;在完成介入手术后,通过讲解护理技巧来提升家属以及患者的护理技能,以进行用药指导、健康均衡饮食以及加强运动的方式,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并且使患者明确保证营养补充,保证合理用药,保证充足睡眠以及保证合理运动的必要性,促进术后的身体尽快恢复。另外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通过介绍温馨的团队、先进的技术、高效的配合、治愈的比例、成功的案例,医院针对该疾病提供的优惠政策以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等,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缓解因经济问题带来的焦虑,同时又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治疗中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介入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屈小平.心血管介入患者治疗结合综合护理对治疗时间及护理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2019,38(8):1112-1115.

[2]左春霞,曾伟,程玉卉,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3):42-45.

[3]丁海岭,王永春,王敏杰.心血管介入手术中透视时间作为辐射剂量警示指标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0, 40(3): 237-240.

[4]卓建英,陈素珍,谢瑞珍.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108-110.

[5]孙霞飞,王红幸,宋一虹,等.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日间手术管理模式的探[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1379-1382.

[6]美秀.口咽通气导管在脑卒中昏迷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24(3):27-28.

[7]王攀,赵庆华,肖明朝,等.移动医疗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7):953-957.

[8]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5):382-400.

[9]陈珍丽,冉守连,凌淑芬,等.心理干预对颐养院老人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4(3):127-129.

[10]周静慧,刘银阁,李艳达.综合健康教育在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健康教育,2020,36(12):1145-1147.

[11]Buysse D J , Iii C F R , Monk T H , et al.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J]. Psychiatry Research,1989,28(2):193-213.

[12]劉敏.精细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2019,38(21):3592-3595.

[13]王佑.舒适护理运用在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231-232.

[14]潘丽华,曹宴宾.心血管病房护士对心脏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5):87-88.

[15]徐慧,谢文毅.医护合作健康教育在心导管室介入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2019,8(3):285-289.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