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

2022-05-07 14:28赵丽荣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9期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炎症反应阿司匹林

赵丽荣

摘  要:目的  分析予以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予以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与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反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空腹血糖、血脂、餐后2 h血糖、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脑钠肽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反应相关指标hs-CRP及TNF-α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s-CRP及TNF-α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餐后2 h血糖、PT及APTT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T及APTT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脑钠肽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脑钠肽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功能评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接受丹红注射液治疗,可降低其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帮助患者将血糖水平维持在稳定状态,从而使其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是一种疗效理想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糖尿病性心肌病;丹红注射液;炎症反应;阿司匹林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9-0168-03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明显上升,尤其以2型糖尿病最常见。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1]。相关研究显示[2],超过50%的患者因糖尿病性心脏病而死亡。糖尿病性心脏病主要包括糖尿病性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微血管病变所导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等。糖尿病性心肌病是除冠心病、高血压及其他疾病所造成的心肌损伤而独立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患者临床表现为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出现异常,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心肌病变,心肌壁内微血管发生病变及血管四周间质纤维化均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3]。该疾病发病突然且病情进展较快,发病及死亡风险较高,极易发展成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炎症反应可促进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生发展,其中,超敏反應蛋白属于急性发作时最敏感的指标之一,超敏反应蛋白的过度表达会明显影响糖尿病性心肌病心脏功能,加速心肌重塑。本研究分析该疾病患者接受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现将研究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2.23±5.12)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56±1.13)年。研究组中男23例,女7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2.26±5.15)岁;病程3.5~10年,平均病程(5.59±1.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对本研究充分了解后自愿参加,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心脏增大,经X线及心电图检查排除因其他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脏体积变大、心律失常的心脏病;③肝肾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①空腹与餐后2 h血糖分别<7.8 mmol/L及>14 mmol/L者;②近1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等情况者;③糖尿病足患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⑥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者;⑦伴有如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及严重精神严重疾病者;⑧并发严重大血管病变者;⑨未按规定用药,依从性较差者;⑩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及冠心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日常饮食以低盐低脂食物为主,定期进行适当的锻炼,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以保持稳定的心态。参照组予以阿司匹林片(生产企业: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905,规格:0.3 g/片),口服,0.1 g/次,1次/d,联合瑞舒伐他汀(生产企业:阿斯利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0009,规格:5 mg/片),口服,10 mg/次,1次/d。

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丹红注射液(生产企业: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866,规格:10 mL/支),将40 mL药液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充分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①炎症反应指标检测:分别于患者入院后次日及治疗后,采集患者空腹肘中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生产企业: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科技公司,批号J2714)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生产企业:上海广锐生物科技公司,批号GR19022)水平。

②血糖、血脂、PT及APTT检测: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凝血酶原时间(PT)、血脂及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

③脑钠肽水平(BNP)水平检测:采集患者空腹肘中静脉血5 mL,置EDTA抗凝试管中,充分摇匀,采用免疫发光分析法进行检测。

④生活质量评价[4]:根据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定,包括躯体、生理及心理功能、总体健康,每项总分均为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反应相关指标hs-CRP及TNF-α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s-CRP及TNF-α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糖、血脂、PT及APTT比较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餐后2 h血糖、PT及APTT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T及APTT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脑钠肽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脑钠肽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功能评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相对复杂,与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等多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有关,患者往往预后较差[5-6]。其临床特点为心脏逐渐增大,进而发生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7]。有学者指出该疾病治疗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紊乱;②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以低脂高纤维饮食为主;③改善心脏重构,避免心衰恶化[8-9]。

本研究将丹红注射液应用于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治疗中,得到较理想的疗效,可降低其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水平及脑钠肽水平,将患者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心肌病属于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关键主要为控制血糖,以延缓病情的进展[10-11]。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主要由糖尿病病情迁延日久、治疗不当发展而成。其发病与禀赋虚弱、年老体衰、劳倦内伤、情志不调及饮食不节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脾,还涉及到肝、肺及肾等重要脏器,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本虚为心络气虚、阴虚、阳虚,标实为血络瘀阻,水停、痰饮、气滞、阴虚燥热是糖尿病心肌病的基本病机,心脾两虚、络虚不荣是其病机的关键,心络瘀阻贯穿疾病过程的始终[12-13]。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红花及丹参,均具有活血通络、除邪而不伤正的作用。临床常将其应用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其中丹参具有增加血流量及扩张动脉血管的功效,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使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可将血液中氧自由基有效清除[14]。红花可发挥通经止痛、消肿润燥及活血化瘀的功效,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起到增加血流量、保护血管内皮组织的功效,从而使患者的血糖水平维持在稳定状态。hs-CRP及TNF-α作為反映炎症比较灵敏的炎症标志物,在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形成及进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hs-CRP是人体机体存在感染、炎症及组织损伤时产生的一种急性期的反应蛋白,hs-CRP在机体内水平的升高可反映出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危险程度。因此,降低hs-CRP水平有重要意义。临床治疗除常规治疗外,降低患者炎症反应也是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病的一种新思路。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接受丹红注射液治疗后其炎症反应明显降低,表明炎症反应的降低依赖的是丹红注射液的抗炎及改善内皮功能作用。因此,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应早期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以降低炎症反应,可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从而能有效预防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最新研究认为[15-17],该疾病的病理特征为心肌细胞增生肥大、凋亡,心肌间质纤维增生。因此认为将丹红注射液应用于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使其血浆脑钠肽浓度降低以治疗心衰,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增肌Bcl-2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等途径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将丹红注射液应用于该疾病的治疗中得到较理想的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水平及脑钠肽水平,可将其血糖水平维持在稳定状态,从而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马明瑛,谢博琳,陆健,等.通脉益气方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及对炎性细胞因子、BNP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7):1248-1251.

[2]李婉娇,李强.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18(7):536-539.

[3]张倩,陆静波,郭建明,等.5576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的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12):1300-1305.

[4]李江,曹佳宁,刘文娴,等.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38(5):520-524.

[5]陆袁洲,龚伟,许智惠,等.肾去交感神经术调节PI3K/AKT/GSK-3β通路改善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及心肌重构[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1(1):25-30.

[6]江腾春,刘毅,傅强.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18,18(7):1007-1009.

[7]闫蕊,单虎,林琳,等.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脏结构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 57(2):199-203.

[8]阎英杰,魏红,杨献英.三七总皂苷对实验性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脏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 21(7): 1671-1672.

[9]余怀新,陈泽龙,曾海勇.血清MMP-1、脑钠肽及B型尿钠肽的测定在糖尿病性心肌病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5):591-592.

[10]郑富文,徐国旺.糖尿病性心肌病中应用参芪降糖片联合厄贝沙坦分散片、美托洛尔控释片的疗效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 25(12):131.

[11]陈刚,林丽香,庄维特,等.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3):196-199.

[12]王琳娜,郭存霞,陈小永.当归补血汤联合可调钠曲线血液透析对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心肌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23):52-56.

[13]许燕,范骎,陶蓉,等.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在缺血性心肌病伴糖尿病患者心室功能評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0,20(2):

134-138.

[14]王泽,杜莉.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糖尿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心肌重构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5):2605-2607.

[15]杜剑.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糖、血脂和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 22(13):27-30.

[16]肖凤英,崔金涛,张压西,等.五参口服液联合电针内关穴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率变异性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9):4737-4738.

[17]吴刚强,毛叶,温小凤,等.滋膵通脉饮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2):240-243.

猜你喜欢
丹红注射液炎症反应阿司匹林
餐前还是餐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服用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能治病的“阿司匹林树”
益气扶正法在脓毒症患者中的治疗及对血清核因子—κB活性变化的影响研究
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及β2—MG水平的影响效果观察
康妇炎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烧伤脓毒症的效果研究
研究谷氨酰胺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