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眼科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2022-05-10 17:55王诗玉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7期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王诗玉

摘要:目的 延续性护理在眼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本院眼科疾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实施团队管理式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分析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出院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DCSC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DCSC评分总分、高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维度评分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团队管理式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眼科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加强院外护理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眼科疾病;应用评价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7--01

近年来眼科疾病手术逐渐发展,但围术期多种诱因可使患者术后稳定性下降,因此,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研究现实,延续性护理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本院眼科疾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实施团队管理式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分析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

1.2 方法

對照组的成员有49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在患者治疗出院之后,我们从日常生活习惯,用药以及饮食等方面对其进行相关的指导研究组所选用的成员同样为49人,在对其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①建立档案。病人在治疗康复出院后,我们为其建立病例存档,对患者在入院到出院这一时期中的所有情况进行记录,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包括就诊情况,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在后期随访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电话,微信群等方式对其展开护理干预工作。此外,建立专项护理小组,其成员为护理科室中的护士,根据患者家庭地址进行去划分。每个区域安排一个专项人员对其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在出院后的基本情况。访问的具体内容与流程要明确规定下来,在出院时,护理人员需要将出院后涉及到的访视问题详细的告知患者本人,并要求他们做好相关的准备活动,确保后期随访工作顺利开展。②认知护理干预。教育疾病有关的各项知识告诉患者本人或者是陪同家属,让他们明白眼压控制所需要持续的时间较长,必须有较强的自制力。将用药事项告知患者本人,谨慎用药。对患有青光眼疾病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避免患者盲目购买其他保健类产品。告知患者病情恶化时的症状表现,让他们随时观察自身的身体状况,稳定病情。③行为护理干预。加眼压测量的方式重要的剂量明确告知患者本人,对其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进行及时的纠正。④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做定期评估,对存在问题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与干预,鼓励他们积极融入其他团体中,参与社会活动,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⑤通过网络或电话的方式进行回访。在出院时,护士人员可向陪同人员要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以月为单位对其进行回访,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表示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相关的知识告知每一位患者,让他们在家也能够得到科学的护理。在本次访问结束后,护士人员需要将下次访问的时间告知患者本人。同时,护士需要将本次访问得到的结果与信息告知主治医生,以便于后期护理方案的制定。⑥创建微信交流群。将患有相同眼疾的患者集合在一起,拉入到同一个微信群中,在群里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将一些自我护理较为优秀的患者的经验分享给其他患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医生与护士也应当与群内的患者融合在一起,与其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症状以及出现紧急情况时的救治方案,丰富患者们的日常生活,稳定病情。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视野损伤发生率;②再次入院率;③不良情绪评分:涉及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别通过对应自评量表评估,评分越高不良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x±、)、(%)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t值、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P<0.05,则表示有意义。

2 结果

出院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DCSC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DCSC评分总分、高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维度评分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眼科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加强院外护理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

3 讨论

在使用团队管理时间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成立一个专项小组,并明确该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以便于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使用这种护理方式的小组,我们定为观察组,通过这种护理模式的使用将护理工作从医院延伸至社区家庭中,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当前护理工作中,这种模式的运用较为广泛,通过专业小组的建立,邀请具有专业性的人才对患者从心理与生理上进行干预,一方面能够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能够使他们的病情能够更快的康复。在整个小组中,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在其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患者能够更好的康复,获得健康的身体。

综上所述,眼科疾病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恢复尤为重要,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李文英,王志学. 基于智能手机的延续性护理在眼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临床护理杂志,2018,17(06):44-47.

[2]曹玉瑾,欧阳君. 延续性护理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J]. 中国校医,2019,33(05):374-375.

[3]植智云,黄月桂,李娟炜. 眼科住院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及延续性护理措施探讨[J]. 吉林医学,2021,42(10):2515-2517.

[4]张瑞娟,郑良娣. 延续性护理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3):188-190.

[5]王梦頔. 延续性护理在白内障术后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6):240-244.

猜你喜欢
延续性护理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调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延续性护理对脑瘫患儿出院后康复的影响
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社区T2DM患者血糖、血脂及依从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