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给予陪伴式情感干预对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5-13 11:42蒋灿凤朱秀容谢晓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认知功能生活质量

蒋灿凤 朱秀容 谢晓华

【摘要】目的:探究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护理中应用陪伴式情感干预对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研究,开展时间2018年9月至2020年9 月,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每组22例。2019年8月前入院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记为对照组,2019年9月后入院患者给予陪伴式情感干预记为观察组,对比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2周后认知功能(BAC-A评分) 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BA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AC-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在护理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在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陪伴式情感干预的效果突出,可促进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提升,值得应用。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陪伴式情感干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4-0135-03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同时存在抑郁发作与躁狂发作的精神障碍疾病,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生物化学、遗传以及神经内分泌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1]。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过程中,患者会表现出十分充沛的精力,言语活动增多、情感高涨,病程较长,并且存在多形演变、循环往复,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目前,临床上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症状、控制躁狂情绪的作用,但是药效的发挥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自身耐药性具有一定关系,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存在一定差异[3]。有研究表明[4],在使用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的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对于患者躁狂情绪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开始应用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是陪伴式情感干预,但是国内相关的研究比较少,实际护理效果有待验证。本研究通过对4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探究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护理中应用陪伴式情感干预对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进行综合治疗并接受临床护理的44 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每组纳入2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8.63±2.15) 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25±0.15)年。观察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8.54±2.09)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15±0.23)年。两组患者基准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研究。

纳入标准: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和症状观察后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认可,并自愿参与护理对比研究。排除标准:患有其它精神疾病;患有恶性肿瘤者;妊娠期女性或者哺乳期女性;临床资料不全或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患者入院后对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准确评估,与患者家属进行细致交流了解患者疾病发作后的主要表现,记录其是否有自伤、自杀、危害他人的行为,明确患者既往精神疾病史、家族病史、服药史等。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监督其服药后再离开病房。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室内可触及位置不能出现尖锐物品、危险品,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陪伴式情感干预,护理人员需每天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引导其述说内心的烦躁、疑虑等,耐心倾听,并给予实时回应,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对患者的日常行为与认知进行有效干预和纠正,患者如果可以按照要求自理或者积极接受治疗与护理,要给予鼓励和肯定,反之不要言语批评,而是要耐心向其接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引导其自我反思和改正。对患者家属以及探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要求其参与到陪伴式护理干预中,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患者,给予亲人的陪伴和情感支持,为其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其感受到亲人的关心与担心,促使其主動参与到家庭和集体活动中,恢复认知,改善疾病症状。

1.3    评价指标

使用情感障碍简要认知评估量表(BAC-A)[5]严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包括视觉运动、工作记忆、注意力等八个部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

使用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F-36)[6]严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包括生理、躯体、情感、社会适应四部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认知功能BAC-A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BAC-A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BA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

观察组SF-36评分在护理前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障碍类疾病,临床发病率很高,并且患者年龄跨度大,病情复杂,多数患者发病后都会出现一定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和护理难度都比较大[7]。再加上该病容易出现复发,给患者自身健康和家庭生活都带去了巨大的影响,使得患者和亲属都承受着比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总体的效果尚可,但是容易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并且形成药物依赖性,停药后即发生发作反复,并且患者自控力差,服药依从性不高,对治疗形成不良影响[8]。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症状,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护理干预,例如陪伴式情感干预,护理人员和患者亲属作为陪伴式情感干预的操作者,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去了解患者内心真实的想法,评估其认知功能丧失程度,找到问题根源,给予其相应的情感干预与健康教育,改善其心理状态,树立治疗信心,建立相互信任与认可的关系,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9]。张岳[10]研究中证实,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护理中应用陪伴式情感干预,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程度与躁狂程度,对于其认知功能提高有明显作用,并且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BAC-A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BA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评分在护理前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陪伴式情感干预应用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对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提高产生重要影响,是一种先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穆梅赞,杨清珊.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7, 11(5): 6-7.

[2]林伟.系统护理干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11(7): 174-176.

[3]林小容,林崇光,杨晓丽.心理及认知联合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9, 57(3): 64-67.

[4]何娟娟,陆薇,徐玲丽,李晓莹.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后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18(84): 286-287.

[5]李慧.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 2(17): 108-109.

[6]虞兴珍.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功能失调性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9): 96-98.

[7]葉晓娟,严伟,刘德琼,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 14(2): 149-151.

[8]王彩荣,张慧.综合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效果和对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 16(10): 79-81.

[9]李春文.全程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5): 181-182.

[10]张岳.陪伴式情感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 31(23): 3905-3908.

猜你喜欢
双相情感障碍认知功能生活质量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认知信息平台的设计研究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奥氮平用于非精神分裂症治疗及不良反应国内研究进展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心境稳定剂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