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探究

2022-05-22 11:55胡婧卢富明
医学前沿 2022年5期
关键词:癌前病变早期胃癌治疗效果

胡婧 卢富明

摘要: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70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病例,按不同术式分作2组,实施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的设为对照组,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两组整块切除、RO切除、RI切除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于早期胃癌及胃前病变治疗中,手术疗效较好,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手术安全性更高,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早期胃癌;癌前病变;治疗效果;

胃癌是消化系统癌症,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于胃癌致死病例数达22万。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临床多选择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术式,通过手术及早对胃癌进行干预[1]。这两种术式如何选择,才能对患者预后起到最佳改善效果。为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将之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的效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3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患者为研究病例,按不同术式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女比20:15;最小45岁,最大70岁,均(53.66±10.87);病灶大小平均(2.58±0.25)cm;病灶部位:10例在胃底贲门,10例在胃体,15例在胃窦;观察组:男女比19:16;最小44岁,最大69岁,均(54.08±10.13);病灶大小平均(2.60±0.22)cm;病灶部位:9例在胃底贲门,12例在胃体,14例在胃窦;两组性别、年龄、病灶部位等资料数据比较,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可比较。

纳排标准:入选病例经病理确诊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意识清晰可以配合研究;医院伦理学会审核批准;患者和家属知情研究方法和内容,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放化疗治疗的患者,其他恶性肿瘤疾病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两组入院接受相同干预措施,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对照组实施内镜黏膜下切除术,仰卧位,卢戈液于病灶周围染色,对切除范围进行确定,内镜端装透明塑料帽对准病灶加负压,病变部位吸至塑料帽,将圈套器收紧,实施手术电切除处理,以电凝止血,创面喷止血药,术后24h禁食,为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抗菌治疗。

观察组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仰卧位,卢戈液于病灶周围染色,取混合液(生理盐水+肾上腺素+甘油果糖)注射在病灶周围,2ml/次,抬起病变部位,对黏膜、肌层进行分离处理。以Hook刀由标记点剥离突出黏膜,剥离过程中要注射药物,使黏膜抬高状态保持,随时止血,使视野维持在清晰状态,以止血钳处理大血管。剥离后,对创面检查,确定未发生活动性出血,对裸露大血管电凝止血,创面喷止血药,术后指导患者禁食,给予抗菌治疗。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整块切除:整块将病灶一次性切除;RO切除: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经病理检查对病灶标本边缘切除至无癌变组织,周围无血管淋巴管浸润,观察病变侵犯深度低于黏膜肌500μm;RI切除:未达组织学治愈切除标准。统计术后并发症,包括迟发性出血、切口感染、脏器粘连、穿孔等[2]。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SPSS22.0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t值检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

2 结果

2.1组间疗效

两组整块切除、RO切除、RI切除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2.2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3 讨论

癌症干预手段的实延误了,使胃癌发病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可是在癌症致死率中胃癌仍占据第2位。与晚期胃癌比较,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对胃黏膜层、黏膜下层侵袭,能明显降低治疗难度,可以及早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的影响[3]。内镜下手术用于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而且患者术后转归快,尤其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已成为内镜手术常用术式。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用于2cm以下早期胃癌,效果更好。本次研究中两组数据对比也证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促进患者临床康复,术中使用肾上腺素,利于毛细血管的收缩,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不断止血操作,也能有效减少出血量。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些与术中出血量有所关联。切除术的反复切除操作会加大创面的深度,电凝止血损伤肌层,加大术后出血率[4]。

综上所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实施,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韶华,谢华红,幺立萍,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复发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9,32(9):58-61.

[2]翟宇淼,李修岭,李晓芳,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对比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33(4):378-380.

[3]李静,徐有青.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及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1,13(4):380-383.

[4]宋超,张永欢,黄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0,42(22):2943-2947.

猜你喜欢
癌前病变早期胃癌治疗效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比较
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祛萎健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120例临床分析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开腹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患者生存率对比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