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引导性反馈下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22 11:55张晓翠
医学前沿 2022年5期
关键词:引导性批判性评分

张晓翠

摘要:目的:分析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应用3C引导性反馈下高仿真模拟教学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双盲分组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XX医院急危重症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79名分成2组,对A组39名护生开展常规教学模式,对B组40名护生开展3C引导性反馈下高仿真模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教学后对比的护生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使用3C引导性反馈下高仿真模拟教学的有效性较为明显,能强化护生的理论护理能力及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3C引导性反馈;高仿真模拟教学;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护理有效性

随着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及教学标准的提高,现阶段的护理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创新、高效教学模式的开展,以此更好的锻炼学生在护理实践中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1]。尤其是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运用3C引导性反馈下高仿真模拟教学技术,实现探究式、合作性及启发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培养及规模化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目标[2]。为了分析3C引导性反馈下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有效性,XX医院对在本科室实习的79名护生展开了对比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通过双盲分组法将XX医院急危重症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79名分成2组,A组39名护生中男性4名,女性35名,年龄集中在19至25岁之间,均值为(22.13±1.45)岁;B组40名护生中男性3名,女性37名,年龄集中在18至25岁之间,均值为(22.11±1.46)岁。

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

1.2方法

对A组39名护生开展常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护理带教中通过PPT教学、视频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及床旁带教等教学方式展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对B组40名护生开展3C引导性反馈下高仿真模拟教学模式,具体如下:做好创设情境、课前准备、情境模拟等等教学处理后,在汇报讨论及教学评价反馈过程中使用3C引导性反馈,包括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及拓展延伸三个环节。教学情境中引导护生释放情绪,挖掘其感受和学习体验、分辨患者的情况等。教学内容应通过“主张-探寻”体温手段展开教学,拓展延伸环节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模拟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引导学生结合反馈内容重新回顾整个教学情境及教学内容,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整理和反思学习内容,融合案例内容及所学的护理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情境阶段是3C模型运行的基础,在内容回顾阶段主要是引导性反思的阶段,带教教师应通过主张-探寻的提问手段促使护生审视整个操作流程,帮助护生训练批判性思维及临床决策能力。最后在拓展阶段应引导护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不同理念,分析护理模拟操作中的不足和优势,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教学后的护生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等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的处理,当P小于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教学后的护生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數据见表1所示:

3讨论

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应用3C引导性反馈下高仿真模拟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顺应了教学发展的要求及趋势,其立足于批判性的探究学习精神,重视学生在教学引导中的分析讨论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更好的促使护生通过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及拓展延伸等展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融合教学,增进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沟通[3]。此外,3C引导性反馈下高仿真模拟教学模式还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临床决策能力,其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及团队合作精神,促使学生在沟通互动中实现双向互动式对话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提高急危重症护生的理论护理知识储备、实践护理操作技能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急危重症科室护理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4]。

综上,3C引导性反馈下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建议在临床带教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刘月琴,王笑,张惠.基于CIPP模式评价高职《急危重症护理》虚拟仿真教学[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6(04):11-14.

[2]徐华,沈轶倩.基于SimMan模拟人的情景体验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20(11):99+101.

[3]孙建玲,孙立明,张梅霓,朱海华,沈伟耿,陈海宾,潘晓文,林秧.急危重症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的设计与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3):4697-4701.

[4]邓芳,杨楠楠,符白玲,谢梦林.高仿真模拟教学在妇产科护理人员急危重症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9):134-136.

猜你喜欢
引导性批判性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双周最佳阵容
剧院建筑外观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共性和引导性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机械制图教学研究
双周最佳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