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1例

2022-05-22 01:32梁雅慧马小雨高李任永变
医学前沿 2022年5期
关键词:子痫尿蛋白B超

梁雅慧 马小雨 高李 任永变

一、病例摘要

患者女,26岁,因“停经32+2周,要求住院观察”于2020年11月24日来我院。患者孕早期因“先兆流产”口服保胎药物治疗2周,孕中期无不适。孕期产前检查示:B超+NT、无创DNA、系统B超未见明显异常,糖耐量实验未做。住院前未口服相关降压药物,孕前血压波动于160/90-100mmHg,孕期血压波动于170-180/100-110mmHg,期间行眼底检查无异常。1月前产检测血压200/110mmHg后以“原发性高血压”之主诉于我院住院1周,期间给予降压、解痉、促胎肺成熟等对症治疗,血压波动于108-208/98-127mmHg,在院期间患者诉无不适,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时感头晕不适明显,入院时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749.7mg/24h、尿微量白蛋白253.38mg/L,经解痉、促胎肺成熟治疗3天后,肾血流B超示:左肾积水(左肾肾盂分离约1.8cm),血流未见异常,心脏B超示:静息状态下,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收缩功能正常;彩色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室高血压、左心房负荷加重;眼科会诊后考虑: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轻度),再次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579.5mg/24h、尿微量白蛋白234.63mg/L,患者及家属要求出院。出院后患者继續监测血压,口服降压药物。4天前测得24小时尿蛋白定量1909.66mg/24h、尿微量白蛋白456.31mg/L。今来我院,要求住院观察。入院时测血压180/117mmHg,尿常规示:尿蛋白(2+),产科B超示:单胎头位,活胎,双顶径7.7cm,股骨长5.9cm,腹围28.5cm,羊水指数15.0cm,胎盘功能Ⅰ级,宫底部胎盘。颈动脉血管B超示:左侧椎动脉起始段斑块形成。患者诉无明显自觉症状,考虑患者血压较前升高,遂继续给予降压、解痉、促胎肺成熟等对症治疗,待促胎肺成熟后尽快终止妊娠。经积极治疗后,患者要求出院后上级医院就诊。3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孕34周就诊于上级医院,给予降压、解痉、促胎肺成熟等对症治疗后孕35周已行剖宫产术,现有1子体健,术后至今未规律监测血压,血压波动于160/100-110mmHg,口服硝苯地平1片,1次/日,1月后自行停药。

患者12岁无意测血压180-200/110-120mmHg,发现先天性心脏病,随后在西安唐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检查发现右侧肾动脉轻度狭窄,予以扩张手术及口服美托洛尔一年后血压降至160-180/90-100mmHg,因无不适症状,遂予一年后停药,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二、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相对重要的原因之一,其对孕产妇的孕期及产后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新生儿造成一定不良的妊娠结局。通过与第九版《妇产科学》及林琳等研究对比,因该病人于幼时已出现高血压,孕前患者血压维持于160/90-100mmHg,未口服降压药物,孕期血压维持于170-180/100-110mmHg,且已出现蛋白尿,故属于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的降压标准是一个相对重要的问题,根据汪文月等得出降压标准主要依据有无靶器官受损。根据王小兰等研究得出未严格控制血压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非重度慢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不超过130/80mmHg会明显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2021年《妊娠期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当慢性高血压患者妊娠期的诊室血压≥140/90 mmHg,应启动降压治疗,降压目标值为诊室血压不低于110-130/80-85 mmHg;慢性高血压患者的首选降压药物为拉贝洛尔和(或)硝苯地平控释片。

关于对慢性高血压终止妊娠的时机,《妊娠期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指出,若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血压严格控制,无明显母儿并发症的情况下,建议妊娠至37周以后;若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患者出现了血压升高至难以控制,远超出妊娠前基础血压,或出现了子痫、胎儿窘迫的不良妊娠结局,则应迅速控制母体状况维持一个平稳的状态后立即终止妊娠。该患者在我院及外院先后给予3次降压、解痉、促胎肺成熟等对症治疗后,考虑患者自身血压较高,虽患者自身无任何不适症状,但第一次入院期间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心肾功能均有病变,且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轻度,不排除母儿现在存在隐匿性病变,孕35周终止妊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一般于产后42天血压恢复至正常,部分病人产后未恢复则会形成慢性高血压,需要长期口服降压药物。陈玉娇等研究中指出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血压水平是否恢复主要受年龄≥35岁、有高血压家族史、妊娠期间情绪状况、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对于该患者,电话回访中得知患者术后口服一月降压药后自行停止,现血压基本维持于妊娠前血压,但不排除患者下次妊娠时再次并发子痫前期,应建议该患者下次妊娠时,孕前、孕期、产后均应高度重视,加强妊娠管理,以期降低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7.

[2]汪文月,李昭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血压管理[J].医学综述,2019,25(14):2826-2831.

[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妊娠期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中华妇产科杂志,2021,56(11):737-745. DOI:10.3760/cma.j.cn112141-20210506-00251.

[4]林琳,孙雯,周燕媚,冯娜,吴长刚,吴玉琳,陈敦金,苏春宏.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的母儿结局分析[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21,10(03):155-159.

[5]陈玉娇,李淑云,陈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血压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35):14-17.

[6]王小兰,杨舒盈,曾雪英,陈芳转.孕期血压控制水平对轻中度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03):268-271.

猜你喜欢
子痫尿蛋白B超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B超诊断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价值
子痫前期是什么病?
如何防范子痫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写字的尴尬
英国流行“B超美甲”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最凶险的妊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