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痰湿中阻证眩晕病的疗效观察

2022-05-22 01:32覃雪莲
医学前沿 2022年5期
关键词:疗效观察针灸

覃雪莲

摘要:目的: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痰湿中阻证眩晕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接诊的72例痰湿中阻证眩晕病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6例,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观察组(n=36例,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较对照组77.78%高(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于痰湿中阻证眩晕病而言,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疗效确切,利于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体征。

关键词:痰湿中阻证眩晕病;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针灸;疗效观察

作为常见的临床疾病,眩晕的发生和多种病因有关,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1]。所以,积极治疗眩晕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些年,中医技术在眩晕病治疗中体现出良好的应用优势,如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等。本研究选择我院眩晕病患者开展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其症候分型-痰湿中阻证,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入选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眩晕病,符合痰湿中阻证,主症为眩晕、头重昏蒙;次症为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濡滑等;知晓研究,主动参与。排除标准:认知障碍、心理疾患;过敏体质;妊娠及哺乳女性;肝肾功能不全、占位性病变等;研究过程中因自身原因而主动退出。纳入我院72例痰湿中阻证眩晕病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6例,男20/女16,年龄37~70岁。观察组36例,男22/女14,年龄39~70岁。经比较,上述两组基线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4mg/次,3次/d,共治疗1个月。

观察组:进行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如下:(1)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处方为半夏、白术、丹参、天麻各15g,陈皮、牛膝、茯苓、葛根、泽泻、薏苡仁各10g,甘草9g。诸药煎煮,取200mL,分早晚口服,治疗1个月。(2)针灸,穴位为双侧的风池、太冲、内关、丰隆、阴陵泉、头维,以及百会穴、中脘穴,进行针刺,辅以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0.5h,1次/d,6次/周,休息1d,共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

疗效判定标准[2],如下(1)痊愈,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2)显效,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90%;(3)有效,症状有所减轻,疗效指数30 %~70%;(4)无效,病情无改变,疗效指数不足3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选择主症、次症,按照严重程度予以评分,无(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的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28/36),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中医症候积分的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3讨论

传统中医指出,眩晕归于“眩晕”范畴,与饮食不节、脾胃虚损所致痰湿中阻,中焦运化失权,痰邪随气上扰,蒙蔽清阳有关,故而提倡治疗原则为健脾燥湿、理气化痰[3-4]。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是用于治疗痰湿中阻证眩晕的代表方剂,方中的半夏起到燥湿化痰、条畅气机之功效;白术起到健脾益气之功效;茯苓、陈皮起到健脾益气化湿之功效;泽泻起到利水渗湿之功效,可进一步增强燥湿化痰功效;甘草起到调和诸药之功效,配以牛膝、丹参可起到活血通络之功效;葛根起到解肌通络之功效。诸药共奏健脾燥湿、理气化痰、活血祛风通络等功效。现代药理指出,半夏的化学成分可祛痰、改善血液动力学及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白术的有效成分可降低内皮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茯苓的有效成分-多糖、三菇类化合物可消肿、清除自由基、增强特异性细胞的免疫活性等;泽泻的有效成分可降压、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陈皮可降低甘油三酯,预防血栓形成,保护心脑血管;天麻的有效成分-天麻苷、天麻糖蛋白等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抗氧化过激反应等,还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元等;丹参可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牛膝的多糖成分可抗凝血、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葛根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可调节脂肪代谢,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针灸为一种中医技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达到调节脏腑、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等目的,进而改善气血循行,以实现濡养脏腑器官之目标。研究期间,针对患者的中脘、风池、太冲、丰隆、百会、内关、头维、阴陵泉等穴位治疗,利于改善脑部血循环、血管紧张状态,降低血液黏度,改善眩晕症状。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半夏白术天麻湯加减联合针灸方案可取得更高的临床疗效,对病情恢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在痰湿中阻型眩晕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较高,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琳,杨博鸣,朱倩.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05):81-83.

[2]王萍萍,管日军.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氟桂利嗪对脑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眩晕患者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02):115-117.

[3]赵永香,赵金奉.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1):98-100.

[4]杨文文.二陈汤配合针刺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的疗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08):1508-1510.

猜你喜欢
疗效观察针灸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宁神汤结合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效果探究
针灸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