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

2022-05-22 13:33黄慧翠
医学前沿 2022年5期
关键词:发病原因畸形

黄慧翠

摘要:錯(牙合)畸形是指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面位置相互间的关系不调。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受先天因素和(或)后天环境影响而引发的口腔相关问题,表现为牙齿排列不齐、萌出位置异常、颌骨位置以及形态异常、咬合异常等,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心理健康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为了能够预防及阻断错(牙合)畸形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做好早期矫治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错(牙合)畸形;发病原因;矫治方法

前言

错(牙合)畸形主要指在患儿生长期间,受先天因素和(或)后天环境所致的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面位置相互间的关系不调,临床症状有前牙反(牙合)、牙列拥挤、扭转牙、牙间隙、开(牙合)、深覆(牙合)、下颌后缩、上颌前突等。儿童错(牙合)畸形已经成为龋病之外,位列第二的儿童口腔问题[1]。我院在2021年小学生常见病体检中,体检总人数664人检出错(牙合)畸形儿童有19人,检出率达2.9%。一直以来,不少家长认为矫正牙齿应该在换完牙后才能开始进行,甚至一些医生面对前来咨询的家长时,都会建议:等一等。错(牙合)畸形在乳牙期或替牙期发现后若不及时进行干预,将导致畸形往更加严重、复杂的方向发展,后期矫治难度加大、拔牙比例增高,颅颌面骨性畸形手术比例增大。因此,应做好错(牙合)畸形早期预防、干预工作。

1.错(牙合)畸形疾病介绍

错(牙合)畸形主要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受先天因素和(或)后天环境的影响,发生的牙齿错位、牙列不齐、牙弓大小形态以及颌骨位置异常等,会影响患儿口腔健康、功能以及容貌外观等,因此需要高度重视[2]。

2.儿童错(牙合)畸形发病原因

2.1先天因素

儿童错(牙合)畸形的产生与先天因素及个体发育有直接关系,其中,遗传因素在错(牙合)畸形疾病中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包括牙列拥挤、颜面不对称、牙间隙分布不均、萌出时间以及形态异常、牙的数目缺损、上颌前突以及下颌前突等,遗传因素导致的错(牙合)畸形疾病治疗难度相对较高,在疾病治疗之前应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合理制定治疗计划,并选择合适矫治器,当治疗工作结束之后需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以此来维持矫治效果。此外,先天因素还与种族演化有直接关系,人类食物性质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从生食逐渐向熟食,从粗糙食物逐渐向精细食物过渡、变化,导致人体咀嚼器官发生退化。颌骨与牙齿之间的退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骨量和牙量不协调,导致牙列拥挤。

2.2环境因素

(1)疾病因素:在妊娠期间,若母体出现营养不良,易引发胎儿牙颌面发育异常及全身发育不良等情况。儿童时期患重大急慢性疾病,会对牙、颌面及全身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如维生素D缺乏极易导致钙磷代谢障碍、牙弓及颌骨出现发育畸形,表现为前牙开(牙合)、牙列拥挤等。先天性唇腭裂会导致上颌骨发育不足、牙齿缺失、反(牙合)等。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性巨大症等内分泌疾病也均可引起错(牙合)畸形。生长发育期前的鼻咽癌放射治疗,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强直、小下颌畸形。(2)口腔不良习惯: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咬唇、张口呼吸会破坏正常的口颌系统。吮拇指、吐舌等不良习惯,会导致牙弓狭窄及前牙开(牙合)等情况。咬下唇不良习惯会形成下颌后缩、前牙深覆盖。咬上唇不良习惯会导致下颌前突及前牙反(牙合)。张口呼吸会导致腭盖高拱,牙弓狭窄,牙列拥挤。(3)外伤:乳牙期外伤多见于上前牙区,可能导致继承恒牙胚移位、损伤,造成牙萌出困难、异位萌出、创伤(牙合)、牙缺失。颏部撞击伤会导致髁突颈部骨折。生长发育期前发生髁突颈部骨折会导致患侧下颌升支高度缩短、关节强直、错(牙合)畸形。

3.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适应症及方法

3.1前牙反(牙合)

前牙反(牙合)又称为“地包天”,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齿咬合后下切牙处于上切牙的前方位置,下颌不能后退,上颌骨向前发育受限,不仅影响颜面部美观,也影响口腔颌面部功能[3]。反(牙合)患者应尽早接受治疗,乳牙期若儿童能配合即可开始矫治,替牙早期发现即应积极矫正。乳牙期牙性或功能性反(牙合)可采用咬撬法、舌簧活动矫治器、下牙联冠斜面导板、上颌固定矫治器等方法矫治,并应注意调磨磨耗不足的乳尖牙。骨性反(牙合)患者,需行上颌骨前牵引。替牙期最佳的矫治年龄为7-8岁,在切牙萌出即可矫治。通过早期矫治能够有效改善错(牙合)畸形患儿的咬合关系,利于上颌骨向前方生长发育,可以让牙颌面形态结构更协调美观。

3.2牙列拥挤

前牙拥挤,不倡导过早接受治疗,可以教导家长对孩子的饮食习惯做些调整,食物不可煮得过于软烂,应适当增加对颌骨的生长刺激。牙列内多生牙,需要及时拔除。

3.3扭转牙

前牙处的个别牙齿出现扭转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情况,在各个时期均可进行矫正治疗。由于前牙扭转会减小牙弓长度,或引起(牙合)干扰,在发现后应尽早进行矫正。

3.4牙间隙

在上颌中切牙中牙间隙症状最为常见。替牙期中切牙间隙可能是暂时性的,随着侧切牙及尖牙的萌出,间隙可以自行关闭。但是当间隙大于2mm时,一般要及时牵引关闭间隙。上唇系带附着过低,张力过大也是引发牙间隙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正畸矫治关闭缝隙之前,应进行系带修整术。多个前牙远中倾斜移位、扭转,而出现较多、较大间隙时,可采用2*4固定矫治治疗方法。最佳的治疗时间为7-8岁。前牙区错(牙合)畸形的及时矫治,为尖牙及前磨牙顺利萌出扫除障碍,避免发生更复杂、严重的错颌畸形。

3.5开(牙合)

大多数患有开(牙合)疾病的儿童,与其不良口腔习惯有直接关系,包括吮指及吐舌、口呼吸等。开(牙合)会导致患儿前牙或后牙在垂直方向上不能咬合[4],影响牙齿的美观度,替牙列晚期或恒牙列早期持续的开(牙合)是不会自愈的,在畸形发育早期阶段发现和干预开(牙合)比较容易且结果更稳定。因此,在发现开(牙合)后应尽早接受治疗,纠正原有不良习惯,使用舌刺矫治器及舌栅来对舌正确位置进行阻断,唇封闭和舌练习,以期得到颌面发育的生长改良。

3.6深覆(牙合)

深覆(牙合)主要表现为后牙萌出不足和(或)前牙萌出过度,易导致前牙区创伤性牙周病,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青少年及成人的深覆(牙合)矫治非常困难,同时复发的可能性很大。通过早期阻断,牙槽及面后部高度的生长可以得到最大的恢复,矫治更简单,且可获得长期稳定性。对于后牙萌出不足的患儿,可使用带平导的上颌活动矫治器来进行治疗,促进后牙垂直向生长。对前牙萌出过度患儿,可使用多用途弓、阶梯曲等压低前牙的方式来实现矫治目的。

3.7下颌后缩

紊乱的功能基质环境如口呼吸、异常吞咽会导致颌骨更向异常方向生长。对于骨性下颌发育不足患者,在矫治过程中通常使用功能矫治器来进行治疗,包括生物调节器Bionator、肌激动器Activator、HLH技术(头帽、唇挡和Hawley 矫治器)、Twin-block矫治器来进行生长改良,从而促进咬合向着理想的方向发育。

4.儿童错颌(牙合)畸形预防方法

为了避免儿童出现错(牙合)畸形,应做好以下预防工作:第一,注意孕期母亲的身心健康,确保儿童在胎儿期发育良好。第二,家长需关注孩子的牙齿卫生,乳牙期即要帮孩子刷牙,纠正孩子不良口唇习惯。第三,普及医学知识,若患儿出现呼吸道疾病,如腺样体肥大,应尽早接受治疗,以防止对颌面部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应做好错(牙合)畸形早期治疗及预防工作。第四,定期到医院口腔科接受检查,当出现龋齿、乳牙早失、反(牙合)或多生牙、开(牙合)、深覆(牙合)等情况之后,尽早接受治疗。

在患儿错(牙合)畸形的早期阶段,对其及时干预,可以使得患儿畸形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促进口颌系统良好的生长改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5]。

结论:错(牙合)畸形是一种常见口腔问题,与先天因素有关,还与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疾病、外伤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牙齿排列不齐、牙间隙、上下牙弓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態位置出现异常等情况,若任其发展,将导致错(牙合)畸形更复杂,矫治难度加大,拔牙、手术比例增大,且远期稳定性较差,因此,需要在早期阶段,阻断儿童牙齿、颌骨的不平衡发育,引导形成正常的口颌系统。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已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共识,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推广和规范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科学的、全面的分级医疗及专业培训将最终完善我国儿童早期矫治临床体系,达到全面呵护我国儿童牙颌面健康,提高我国儿童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水平的目的[6]。

参考文献:

[1]李小兵,叶全富,贺红,等.中国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1,39(04):369-376.

[2]戴红卫,卫光曦,译.儿童口腔早期矫治[J].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376.

[3]黄华,周永明,吕丽华.儿童咬合诱导:思维与实践[J].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348.

[4]杨善麟,杨番.MRC肌功能矫治器干预治疗儿童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综述,2021,27(09):1836-1840.

[5]俞星,昝昊,万佳丽等.罗慕咬合诱导矫治器在儿童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早期矫治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2021,56(01):94-96.

[6]杨峥.咬合诱导联合肌功能训练在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医药,2020,33(05):1179-1181.

[7]乔颖.儿童错颌畸形早期矫治的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03):292-293.

[8]王坤.儿童错畸形早期矫治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7):97-98.

[9]郑雪飞,孙大磊,张健.MRC矫治器用于儿童错畸形早期矫治的治疗效果及对患儿侧貌的影响[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20,29(01):31-37.

[10]历炳帅.儿童错合畸形早期矫治必要性与矫治方法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01):96-97.

[11]田馨,姚甜,蒋昕怡.早期矫治对错颌畸形患儿颌骨、上气道结构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9,33(09):643-645.

[12]董杰,陈向飒,魏莉莉.MRC矫治器在儿童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早期矫治中应用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07):873-874.

[13]薛英,黄利浩,杨耀忠等.学龄前儿童不良口腔习惯与错颌畸形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及建议[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05):95-97.

[14]许佳奇.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预防和早期矫治[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2):2730-2732.

[15]贺泽群,曾欢,唐欢等.替牙列期儿童错颌畸形颅-颌骨及牙弓的测量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8,43(10):1354-1359.

[16]卢淑娟,岳杨,杨儒等.儿童错畸形早期矫治中不可忽视的横向问题[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8,11(05):275-281.

[17]韩汉,陈婷妍.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8):3444+3446.

猜你喜欢
发病原因畸形
完形填空专练(一)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畸形蔬菜总动员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
儿童的不良习惯与牙颔畸形
先天性畸形:矫治的最佳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