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盏与茶洋窑

2022-05-25 09:30
江苏陶瓷 2022年2期
关键词:茶盏龙窑建盏

陈 颖

(福建南平 353000)

建盏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独特的釉彩纹理,而这样的美丽外形却不是人为的,而是由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燃料等因素综合作用而成的,属于大自然的艺术渲染,具有不稳定性与特异性,但正是这样的特性恰恰成为了建盏独特的魅力,开窑前没有人知道结果会是什么,大家都在追寻最稳妥的制作方法,寻找其中的奥秘,这是建盏最令人着迷的艺术底蕴。

时至宋代,社会稳定,经济实力充沛,艺术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建盏文化亦是如此,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喜爱,大家推崇建盏的独树一帜,热爱建盏不被束缚的灵魂与艺术之美,也造就了建盏产业的繁荣鼎盛。

宋代建造了大批的窑炉,目前尚有一些保留下来,茶洋窑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庞大的民窑,它生产过许多传世名器,其对于当今研究茶盏文化也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1 建盏概述

建盏是一种瓷质的茶器,其主要生产地为中国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与普通白瓷、青瓷不同,建盏崇尚深色的釉彩,特别是黑釉,因其当地的泥土中蕴含着大量的金属元素,高温会使这些金属元素的价态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独特的釉色,其中含铁量较高的矿土生产的建盏成黑色,也是建盏中最为受推崇的颜色。

建盏以黑釉为尊,且越纯色的黑釉越稀有珍贵,因为黑釉的形成需要泥坯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但彼时的科学还无法对泥土中的金属元素进行调整,更多的是看工人的经验与运气。宋朝时期,民生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茶文化盛行一时,也带动了建盏文化的发展,斗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娱乐活动,纵观宋代文学史,不乏对于茶和茶具的细致描述。福建是建盏的起源地,更是茶文化兴起的地方,也就造成了当地斗茶、饮茶、品茶文化发达,并逐渐蔓延到了世界各地,同时这种文化也影响了其它的窑口,一时间黑釉瓷器文化盛行。

建盏表面的釉色纹理都是通过天然烧制形成的,釉面醇厚光滑、浑然天成,纹理鲜艳平顺,纹理拥有多种形态,例如金兔、银兔、鹧鸪、油滴等等,每一种都独具特色,其中以圆润对称为优,以银兔为例,优质的银兔毫像夜空中绽放的流星,呈扇形发散兔毫一样的线状银色纹理,美不胜收。

2 茶洋窑概述

(1)茶洋窑的基本信息

茶洋窑是位于福建省南平市东南约25公里的太平镇葫芦山村茶洋的一个民间窑厂,建立于北宋中晚期,一直延续到元代末期。北宋中晚期时,建盏文化处于繁荣阶段,彼时建盏以黑釉为尊,因此,茶洋窑也大量地出产黑釉茶盏并因此闻名,其作品还被收藏在日本的博物馆中。在不断的经营与发展中,茶洋窑也逐步地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创造了浅腹敛口碗这一独特的器型,为茶盏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0年,全国文物普查发现了分布在南平市的诸多瓷器,不但有建盏,还有日用的青瓷、白瓷,涉及盘、碟、杯、瓶、摆设等多种物件。1995年,国家组织了考古队对茶洋窑的遗址进行了挖掘保护,同时也发现了大量的瓷器制品,特别是黑釉建盏对福建省乃至中国陶瓷史、陶瓷贸易史及海外交流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地理优势

茶洋窑毗邻闽江,交通发达,依山傍水,可就地取材,拥有数十个窑址,分布面积将近七万平方米,其中以龙窑为主。龙窑依山而建,坡度可以帮助排烟和空气流通,且龙窑之所以成为龙窑,是因为它形态如龙一般,也从侧面反应出了龙窑的庞大,因为彼时大家对于茶盏的需求量极大,而龙窑通常一次性可以烧制两万件生坯,满足市场需求。

但在烧制过程中,对于温度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龙窑内部有一条传输热量的通道,但因为太过庞大,温度自然是不一样的,所以龙窑内设置了多个隔火墙,形成保温效果,避免温差过大影响成品质量,茶洋窑的鼎盛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是分不开的。

(3)区位优势

茶洋窑因为紧挨着闽江,所以海上运输十分便利,这也是茶洋窑能够传播海外,扩大知名度,将茶盏文化传播出去的主要原因。《南平县志》中有记录,茶洋窑所在的地区有一海上驿站,宋时称金沙驿,后改名茶洋驿,是宋元主要的海上交通驿站,服务闽江一代的商船,大部分长途商船经过都会选择在此地歇脚,一来二去就带动了当地瓷器品的销售产业。也由此,许多瓷器生产厂家都选择驻扎此地,就地取材烧制瓷器,经由商船售卖,此地的瓷器生意也就愈发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人,从对遗址的挖掘中也能证实这一点,不同窑系均在此地扎根,并不断地精进制作工艺,使该地的瓷器文化百花齐放、争奇斗艳,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茶洋窑吸纳各家优势,逐步成长为具有影响力的窑系。

3 茶洋窑的发展历史

宋元时期是茶洋窑发展的主要阶段,以烧制黑釉,兼顾青釉、白瓷、绿瓷等,于明朝期间开始走向衰败,但原因不明,后又于清朝年间重新开放,不过彼时的审美潮流喜爱青瓷,后随着晚清动荡再次走向没落。

4 茶洋窑的重要器型

在茶洋窑全部的黑釉瓷器中,盏类制品是最多的,建盏的四种基本类型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均有涉猎,但主要还是以茶洋窑原创的黑釉盏为主,这种盏的特点是敞口、口沿微微竖起、斜弧腹、有圈足,还有另外一款较为独特的口沿为白釉,造型别致。

日本的国宝级瓷器“灰被天目”茶碗,同黑釉深腹茶碗相同,也因此能够得知茶洋窑的茶器曾经大量出口海外,有许多仍被保存至今。2011年,茶洋窑的继承人复原了浅腹瓶口盏的烧制方法,胎体晶莹剔透,油亮闪耀,如繁星闪烁在夜空中一般如梦似幻、浑然一体。

5 茶洋窑茶盏的烧制工艺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前的茶盏烧制主要以电烧为主,比起土法柴烧更具有稳定性,可以极好地控制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等条件,成品质量明显提升,也发展了更为大众化的样型,符合当代人的使用习惯。除此之外,鉴于建盏釉彩的独特性,只能由传统柴烧才能激发出的艺术性,茶洋窑的传承人们还在深入研究古法烧制技巧,希望能找到建盏魅力的根源,并结合现代的科技共同推动瓷器行业的发展,将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建盏的艺术魅力可以一代代地延续下去。

6 结 语

茶洋窑有着悠久的建盏制作历史,为我国瓷器生产文化历史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的成就与茶洋窑的地理关系密不可分,其坐落于福建南平,当地矿产丰富,可以就地取材,并紧邻海上驿站,扩大了商业版图,使黑釉茶盏文化传播海外。到了现代,我们应当将这一艺术继续发扬光大,符合时代性的同时也不忘艺术性的突破。

猜你喜欢
茶盏龙窑建盏
微雨茶馆
浅谈盏现水中之美
龙窑的火不熄
浅谈建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探析柴烧与建盏龙窑烧制技艺
矢志传承 探索创新—归隐山林,只为做出一只舒服的茶盏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活着”的龙窑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鼓式乳钉纹黑釉茶盏炉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