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5-26 02:02金华
健康护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艾滋病生活质量

金华

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艾滋病患者46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23例(常规护理)、联合组23例(常规护理+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法对两组生活质量及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总评分及疾病认知水平总评分对比,常规组评分均低于联合组,均具组间差异(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有助于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具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艾滋病;认知行为护理;疾病认知水平;生活质量

艾滋病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给他人,目前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之一。该病迄今尚无特效药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其治疗、护理及关怀是临床医务人员面临的重任。基于此,我院以收治的46例艾滋病患者为对象,开展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患者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46例艾滋病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艾滋病,感染途径分别为性传播感染25例、有偿供血感染20例、原因不明感染1例。4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以进行对比研究,常规组男女性别结构为13男+10女,年龄25至48岁,均龄(35.6±2.3)岁,护理前生活质量总评分及疾病认知水平总评分分别为(170.65±15.05)分、(70.38±2.62)分;联合组男女性别结构为12男+11女,年龄24至50岁,均龄(35.8±2.1)岁,护理前生活质量总评分及疾病认知水平总评分分别为(169.88±15.71)分、(71.02±2.58)分。两组上述资料对比差别不大(P>0.05),可比。

1.2方法

常规组23例患者仍沿袭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艾滋病知识常规宣教、异常情况的处理与及时防范等。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具体如下:

①成立专门的认知行为护理小组。综合考虑科室实际情况及患者数量,选取科室内资深医护人员成立认知行为护理小组。小组全体成员均经专业人士进行艾滋病疾病知识、认知行为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技巧的培训并通过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与护理。

②疾病认知干预。根据患者文化层次、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选择适合其理解和掌握的方式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强调艾滋病的危害,日常需注意的事项以及防范措施。艾滋病认知干预宣教可结合方式进行,如一对一面对面宣教、发放健康教育资料、集体听取讲座、组织观看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视频等,以帮助患者选择有益于病情稳定不再进一步发展的行为方式,提高其艾滋病认知水平,从而主动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③心理认知干预。艾滋病至今尚无特效药能治愈,将伴随患者终身,加之该病具传染性,患者在心理上极易产生被孤立被排斥被嫌弃的心理,同时由于治愈无望,很多患者易产生消极悲观心理,若不及时对其负面心理进行疏导,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长此以往,有些患者甚至会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意识到护患交流的重要性,加大与患者沟通的频度,鼓励其倾诉内心真实想法,耐心聆听,让其感受到医护人员发自内心的关怀与支持,产生被理解被尊重感。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动员家属多支持多鼓励患者,亲人的关心和陪伴对患者心态能发生超乎寻常的作用,令其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增强与病魔抗争的斗志。此外,经常评估患者心态,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疾病认知水平评分分别为(198.02±20.15)分、(75.21±4.36)分。

①采用GQOLI-74(成人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分别对两组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共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20个因子,前三个维度计分范围为20至100分,最后一个维度的计分范围为16至80分,生活质量总分随得分增加而上升。

②采用本院自制艾滋病认知水平调查表评价两组疾病认知水平,内容包括艾滋病发病原因、症状表现、防范措施及护理要点,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疾病认知水平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本数据所涉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再对P值检验,若t>2、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t<2、P>0.05则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总评分及疾病认知水平总评分对比见下表。

3.讨论

提起艾滋病,往往令人谈艾色变,视其为洪水猛兽、瘟疫,普通人避之唯恐不及,这也令艾滋病患者的生存处境艰难,生活质量严重下滑。疾病的折磨已经令其痛苦不堪,世人的厌弃更对其心理构成沉重打击。因此,作为与艾滋病患者经常接触的医护人员更应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在常规护理同时实施多样化的认知行為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支持。通过心理认知干预能重塑患者生活的勇气,增强治疗信心。给予疾病认知干预能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主动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有利于延缓疾病进程,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令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常规护理联合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的联合组,护理后该组生活质量总评分及疾病认知水平总评分均超过仅采取常规护理的常规组,上述指标均具组间差异(P<0.05)。

综上,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应用于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其生活质量,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付美兰. 多样化认知行为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1卷16期, 175页

[2]李军娥.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主观感受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 2021, 45(4):3.

[3]吴珍珍, 李雪梅, 刘锦峰,等.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性科学, 2021, 30(11):4.

[4]张玉杰, 徐艳, 王慧群,等. 认知行为干预对HIV感染/AIDS病人病耻感及家庭支持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21年35卷16期, 2869-2873页, ISTIC PKU, 2021: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5]王娟阳, 李爱玲, 郝红梅.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 2022(21).

猜你喜欢
艾滋病生活质量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