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路径探析

2022-05-30 10:48刘彦飞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刘彦飞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时,除了要教授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基础能力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因此,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成了当前数学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之上,文章主要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在核心素养引领下提升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路径,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提供相关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运算能力;小学数学

运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必备的基础的能力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受到了教育研究者和教师的高度关注。运算并非一个简单的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多种思维能力的配合,运算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其他数学能力的发展。数学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贷款、统计等都离不开运算,所以,提升学生运算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运算兴趣的激发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的运算意识和素养,但是因为教师“强迫式”的教学,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课堂失去兴趣。教师在提出运算问题的时候,学生往往以不会为理由,拒绝参与其中,这样不仅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基于此,教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运算教学中。

在北师大版的“分数乘法”运算中,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来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比如为学生营造一个去蛋糕店买蛋糕的生活情景,蛋糕店开业,店家一共准备了3块大小相等的蛋糕供顾客试吃,每块蛋糕被平均分为8块,父母从每个蛋糕上拿了一块给你试吃,请问你一共品尝了几块蛋糕呢?怎样算才能最快地得到答案呢?虽然没有向学生传递任何的乘法运算知识和法则,但是通过情景创设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思考中,借助自己已经学习过的乘法知识以及数形结合知识,来探究到底应该怎么样才能更加快速地算出最后的结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还能让学生巩固运算基础,掌握乘法运算以及分数运算的知识内容。由此可见,激发学生运算兴趣,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运算中,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运算法则以及方法的知识内容。

二、运算习惯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在针对数学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良好习惯的帮助下,能够运用自己已经熟知的数学知识和逻辑能力来应对数学题中遇到的困难,并且选择适合的运算法则来进行运算。同时,要逐步完善学生的运算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成绩。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圆的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微课教学法详细地向学生展示如何求解圆的面积以及其中所涉及的公式推演。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运算法则,解出课本中的习题。教师要观察学生在运算中的有哪些不良习惯,及时给学生纠正出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在学生求解习题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是先把题阅读一遍后,直接开始演算,并没有使用草稿纸的习惯;还有的学生拿到题就开始套用公式,最后算出错误的结果,等等。针对这些不好的习惯,教师要及时给出正确的指导,告诉学生在平时可以拿一些没有用完的废纸制作一个草稿本,在拿到习题之后,先审一遍题,然后拿出草稿本,先在草稿纸上写出自己的演算过程,结束之后再检查是否出现错误;如果发现自己在运算步骤出现错误的时候,在认真阅读自己的运算方法,看看问题具体出在什么地方。如果没有问题,才能在试卷上写出解题过程。同时,要认真读题,看清楚习题的要求和问题,确保自己在利用数学运算法则时是有理由、有依据的,是经得起推敲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能讓学生养好良好的运算习惯。

三、运算技巧的教授

在教授学生运算能力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地掌握运算技巧,利用运算技巧的简便性,可以建立学生对于运算的信心和兴趣,使其喜欢上数学运算。教师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时候,先让学生找寻其中的技巧,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数学语言提出运算技巧,帮助学生在运算过程中能够更快捷、准确地找出解决的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运算素养和能力。

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折扣”这一课时,可以通过运算技巧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清楚理解百分数运算的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技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网络上找寻一些视频、图片等,让学生清楚“折扣”知识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折扣”知识的实际运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来实施教学,比如买衣服。小明和妈妈一起去买衣服,大衣原价是1100,售货员说是现在是折扣季,衣服可以打8折优惠,那么妈妈如果要购买这件大衣,应付给售货员多少钱?为什么?具体的计算方式是什么?在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引入百分数的运算方法,帮助学生如何使用分数、小数来表示折扣中的百分数,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对于回答错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及时指出具体是哪个步骤演算错误。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算技巧能力,更深入地理解运算技巧。

四、运算思维的拓展

运算并非一个单独的思考过程,它需要多种思维能力的配合,因此教师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严谨性、灵活性以及创造性等不同方面的思维。严谨性也就是让学生在进行运算的时候,严格遵守运算法则,保证运算法是有理有据、符合数学知识的;而灵活性和创造性指的是在运算过程中,在不违背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要适当地进行创新,灵活运用运算法则,不断拓宽运算思路,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先系统性地为学生讲解下圆柱表面积定义、组成部分等,让学生自己找寻出我们身边有哪些圆柱,然后再和学生一起讨论该如何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圆柱形水缸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求解出其面积。在具体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在看到问题时,认为计算圆柱形水缸的侧面积、上下底面积之和就是圆柱的表面积,这个时候教师先不要着急否认学生,可以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重新考虑,学生在看到实物时也就会明白自己还有哪些方面没有计算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结语

综上所述,运算能力是运算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结合,这不仅是一种数学能力,更是一种数学思维。数学兴趣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的基本要素,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自己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运算练习中,掌握数学运算的技巧和方法,拓展学生的运算思维能力,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运算。相信在教学引导和学生的配合下,学生定能感受到数学运算的魅力所在,并且能将其合理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进而使其成为一个懂得运算法则、具备运算能力、善用运算技巧的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杰军.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及评价[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4(02):115-119+125.

[2]韩玲. 培养小学生基本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09.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