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说理”教学策略研究

2022-05-30 10:48汤贵枝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说理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汤贵枝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内容复杂,逻辑性强,要求学生要有比较强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成绩是衡量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要素,但并不是唯一的要素,学生还要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素养的水平要高,因此,教师要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构建“说理”课堂,让学生摆脱过去那种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学习的模式,让数学学习更加深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说理”教学;方法

一、深度学习下重视“说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数学学习是一个逻辑思维逐渐形成的过程,特别是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索和总结,不断提升能力,实现思维的发展。

而“说理”教学就是通过让学生使用语言,来讲解解题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说的基础是理解,如果没有理解,那么表达出来的内容就是混乱的、模糊不清的甚至是错误的。特别是在新课改下强调深度学习,那么学生就要一改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窘态。学习不能流于表面,只知道“2+2+2=6”,而不知道“2乘以3也等于6”。“说理”教学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敢于提问,勇于质疑,不断提高逻辑创新思维能力,在“说”的过程,思维更加明了清晰,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明确,从而激发更多的数学学习兴趣。

这要求教师要勇于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的方法和模式,构建“说理”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更深入地学习。比如在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的知识点讲解中,教师问学生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如果学生只单纯地回答公式,至于公式是怎么推算的并不是十分清晰明了,那么将来对于涉及一些复杂的公式计算,如果把公式忘记,那么题目就很难做出来,只有掌握了公式的来龙去脉,能够进行有力的推算,才算真正掌握知识。因此,对于学生“长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的和,其中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因此只需要量出一条长和一条宽,求出它们的和再乘以2就可以算出周边”的回答其实就是一个公式的推算说理过程,也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梳理的过程。

(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就像辩论的双方,在数学的“说理”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说理,让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学生要向教师说理,说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不仅能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的设计和教学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说理”说的是道理,是让人信服的,因此要求逻辑性非常强。教师在教学中“说理”,其实就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和过程。通过教师的“说理”,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讲解进行思考和推理,同时进行主动地探索,从而掌握正确科学的方法。因此教师的“说理”过程,实际上也在为学生建立一个规范系统的学习的过程,对学生长远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深度学习下进行“说理”教学

明确目标、创设情境、组织思辨、新旧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进行“说理”教育,也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明确目标,创设围绕主问题而“说理”

数学学习中的“说理”,并不是天马行空,也不是自由辩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进行“说理”,而教学目标也是“说理”课堂进行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问题设计,并根据问题进行“说理”,这样才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脱离教学目标,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容易使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陷入困境,教学效果不好,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丧失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理”热情

单一的说教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可以不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多彩、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感到枯燥和乏味,而是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更愿意积极地参与到“说理”的课堂中来。比如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购物”知识点讲解中,可能有的学生一下子对人民币的换算不是很理解,比如“我有5元钱,买作业本用去了1.5元,那么我还剩多少钱?”老师可以借助于教学工具,使用教学用的人民币进行现场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元、角、分”的关系。在进行问题设置时,老师也可以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根据教学用的人民币来进行换算。学生对教学用的人民币非常感兴趣,他们愿意进行不断地尝试,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通过不断地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计算的妙处,从而掌握相关的知识,抓住问题的本质,那么不管题型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学生都可以快速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三)组织思辨,提高学生“说理”思维

数学并不是简单的纯数字学科,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加,数学的题型会更加灵活多变,有的数学题已经不仅仅涉及数学一门学科,像一些数学理解应用题非常考验学生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如果读题读不懂,那么接下来做题就更无从下手。而“说理”课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思辨,让学生进行质疑、辩论,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更加扎实地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说理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说理”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进行知识重新自我构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掌握的知识进行新的加工,将知识转化为自己能表达出来的形式,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要扎实。知识框架非常明确,能把孤立的知识点巧妙地联起来,将碎片化的知识粘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框架,从而使自己的说理更加有理有据,让别人信服。

有的学生做起题来顺风顺水,速度很快,但如果让其“说理”却由于口头表达能力的局限而不能通畅地表达出来,说理的过程比较混乱,所在课堂上老师要多给学生创造“说理”的机会,多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让他们的头脑运转和口头说理能够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新旧结合,让“说理”更有依据

温故而知新。学习是一个不断复习旧知识、接受新知识的过程。在新知识的学习中,通过温习旧的知识,对新知识的理解更加融会贯通,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得以不断提升。因此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新旧知识不断地进行结合,提高学生探索的精神。对于学生而言,温习旧知识是一个梳理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比如在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的过程中,老师设置一道问题:一本书是6.15元,那么它相当于几元几角几分?这个问题可以在让学生回答前,复习之前学的“购物”知识点中有关人民幣元、角、分的换算,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在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继续提问:“如果一瓶矿泉水是1.88元,那么数字中的两个‘8代表的意义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的掌握,可以说出第一个“8”代表8角,第二个“8”代表8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结语

深度学习是新课改的要求,而“说理”能力的高低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效果。小学数学通过“说理”课堂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同时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云. 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策略[J]. 中小学班主任,2021(18):37-39.

[2]刘浩萍. 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文艺家,2021(06):135-136.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说理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检察法律文书说理现状分析
论法院判决书的说理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我国民商事裁判文书中的证据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