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习生就业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

2022-05-30 06:55杨慧琳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就业压力应对策略

杨慧琳

摘  要:文章分析了护理实习生当前的就业压力,研究了具体的对应策略,为当前的临床护理教学提供实用、有效的依据。本研究选取贵州健康职业学院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临床进行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179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护理实习生就业压力源”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分。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当前护理实习生的就业压力加大,主要与专业知识、个人因素、社会环境、学校及家庭因素有关。因此,在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任课老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压力,给予更多积极的鼓励,并通过在校期间的各种心理教育和辅导,缓解学生的各种压力;找到并应用合理的解决措施,使学生带着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形象,排除各种压力和困难,增强自信心和就业信心。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护理实习生;就业压力;应对策略;积极心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3-0047-04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了高校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学生加入高等护理教育的学习当中。但是,由于全国各地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需求量不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本研究通过对护理专业实习生就业情况的分析,阐述影响就业的各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临床护理教学和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就业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方向。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贵州健康职业学院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临床进行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179名为研究对象,年龄均为21岁。

(二)研究方法

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实习到24周时,开始参加各种面试,着手找工作。此时向179名研究对象发放“护理实习生就业压力源”调查问卷,待填写完毕后进行回收,并通过评分统计分析具体的调查数据。本次研究共发放179份调查问卷,收回179份,有效率100%。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如下:实习生的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学历等;就业压力源调查评分;对于就业压力的应对方式,特别是态度及心理状况。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为最终结果。

二、结果

(一)实习生就业压力情况

通过分析调查表发现:专业因素、个人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都是影响护理实习生产生就业压力的原因,具体的数据见表1。

(二)实习生应对方式得分情况

综合分析实习生应对就业压力的方式,发现多数同学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寻求帮助等积极方式进行压力缓解,增强自身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能应对就业压力和困难。

(三)实习生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相关分析

在应对就业压力的方式中,用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成为大家的共识,且与个人因素压力成正比关系[1];而消极的应对方式,特别是退避态度和行为与家庭因素压力成负相关关系。具体数据见表2。

三、结论与讨论

(一)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就业压力水平

1. 就业压力的概念

就业压力的主要表现为内心感受,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表达方式,即关于就业压力的行为和认知的表现[2]。这种压力来源于对就业的思考,在求得职位、工作的过程中受到的各种挑战、困难和压迫感。

2. 就业压力水平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高等教育院校越来越多,建设质量越来越高,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越的学习环境。在医学教育领域,医学高等院校越来越多,医护教育教学模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以前专业的护理教育在高等院校开设得较少,参与学习的学生也较少,因此等毕业后,护理专业的学生就业相对容易,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护理教育专业,学生的学历已从原来的中专、大专教育水平发展到本科、研究生教育,而且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毕业生占比越来越大。随之医疗机构对于护理人员的招聘要求水涨船高,对学历要求更为严格。参考我国当前医疗行业的发展水平、医疗机构的数量及对护理人员的需求,这三项因素导致护理实习生的就业形势相对严峻[3]。另外,随着全民医疗健康意识的提升,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医疗机构在招聘护理专业的员工时,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职业素养的水平,这也成为护理学生就业的主要压力。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就业压力处于中等水平。

在调查问卷的6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缺少求职帮助,得分最低的维度为自我认识与定位。综合研判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分析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护理专业实习生专注于医院实习,而对与就业相关的知识了解不够,投入的精力较少,且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过于单一,相对匮乏;第二,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一技之长,对于当前护理职业的前景、发展以及具体的就业途径了解不多,给予孩子的就业帮助和就业指导较少;第三,护理专业实习生对于自身的规划不够清晰,缺乏职业规划,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职业定位还不够明确,处于懵懂的状态[4]。基于以上三点,护理专业实习生在医院实习时,除了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对当前护理工作进行熟识外,还应通过自身、科室、医院等多种渠道,结合多种资源,为自己进行更为明确的定位和职业规划。在充分了解就业信息后,学生应争取更多的求职指导和帮助,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做好自我认知,明确职业目标。另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应对当前的就业形式有明确的了解,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是对于压力的情绪、心理管理,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尽量减少内心压力。

3. 就业压力源分析

护理专业实习生就业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五个,分别是专业因素、个人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及家庭因素[5]。从实际情况来看,首先,用人单位对于实习生外在条件的挑剔是造成实习生就业压力的最重要原因;其次,社会中的就业不良之风不仅影响了实习生的心态,也导致了就业的压力增加,特别是现在时有发生的医闹事件,给实习生造成诸多的心理压力;再次,实习生对于社会的认知不足,对于自身的定位也不明确,这是影响他们顺利就业的原因之一。另外,从护理专业教育的发展来看,首先,高校每年不断扩招,使得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导致就业人数逐年增多,进而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其次,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医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发展到现在,高职学校、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多种学历教育层面都在开展护理专业的学习,学历带来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在本次研究中,179名研究对象均为普通高校的专科和中专学历的护理专业实习生,就业压力普遍偏大;再次,除了教育經历给个人带来的压力,理论知识学习的专业性也成为个人因素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人单位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极为看重,导致护理专业实习生重视实习中专业知识的应用而忽略其他;最后,家庭因素和专业因素对实习生就业压力的影响不大,但对学生自身的影响较大,来自父母的殷切希望、自己和家庭面子的重视,都是造成实习生心理压力的原因。

(二)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

护理专业实习生就业压力源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用人单位因素。针对这五个方面进行以下具体分析。

1. 社会环境因素

用人单位报考准入条件及考试专业程度是造成实习生压力最大的主要社会因素。当前,医疗单位在开展招聘工作时,首先要满足报考的准入条件,且部分单位除了硬性的报考条件,对于实习生的外在形象也进行比较、选择,特别是对于身高的要求,导致毕业生在面试时无法达标;其次,社会整体的就业情况严峻,就业压力变大。

2. 学校因素

实习生的毕业院校也是导致实习生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类针对高等院校的排名,护理专业学生的毕业院校也成为实习生相互比较、相互攀比的资历,导致不少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压力巨大,认为学校的品牌影响了就业。随着护理专业教育层次的不断扩大,不少医疗单位在招聘时,优先录用重点院校、品牌院校的毕业生,这就导致普通院校毕业生的心理压力和就业压力随之增加。

3. 个人因素

自身理论专业不够优秀、扎实成为影响就业的主要个人因素。随着医疗行业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考核也就更为严苛,这就导致实习生的就业压力增加。另外,不同学历水平的护理专业学生,在对于职业规划和护理工作的认知上明显存在差距,这也是就业压力的原因之一。

4. 家长因素

大多数家长对于子女的就业期望较高,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家长也是如此。家长的期望与护理专业实习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形成对比,无形中增加了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就业压力。

5. 用人单位因素

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的程度与效果格外重视。护理专业实习生的临床经验是用人单位最为看中的条件,有较好的临床经验能够尽快上岗,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6]。

(三)应对方式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1. 应对方式的应用现状

应对方式作为提高实习生就业机会的条件,决定了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心理压力改善情况,更决定了学生面对困难的处理态度和能力。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学生的主要应对方式表现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种方式。第一,积极应对是非常主动、负责的方式,能够通过求助、合理化要求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第二,消极应对主要表现为自责、幻想甚至面对困难主动退避。有资料显示,护理专业实习生应对就业压力的方式从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合理化、幻想、自责[7]。其中,能够解决问题的学生,往往都能从实践中学习经验,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分析,选择理智的方法去应对问题,改变自身条件,将问题、困难向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转变。总的来说,护理专业学生大多采用的是较积极和成熟的应对方式。但对于学历水平更高的实习生,其个人的认知能力、社会阅历等,都会引导其通过积极、努力的方式去面对就业压力。

2. 对策

研究显示,实习护生就业压力与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当就业压力增大时,实习生采取消极应对的方式概率就更大。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认清自我,合理定位,明晰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水平,从而形成更合理、准确的就业观,面对就业压力和困难能够放平心态,不焦虑,从容应对,尽力解决。如学生可通过专业的招聘会议,总结自身体验,明确自身的机会与需求,从而找到更合理的就业职位。第二,高校应加强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提早适应社会就业形势,学习科学的就业技能;同时,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让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提高匹配度,对就业工作有更好的适应能力。第三,加强学生的实习锻炼和各种就业面试机会,传授一定的面试技巧,同时进行专业的心理培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更可以在课堂中模拟各种面试场景,进行模拟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第四,高校可通过与当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定向培训的方式,更好地安排毕业生的实习、就业单位,通过具体的临床表现,由医疗单位进行选择并完成就业。这将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8]。

(四)就业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在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中发现,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压力源中的各个因素均呈正相关关系;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中自责与压力源中的专业因素和学校因素呈正相关关系,与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呈负相关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更多的学生会通过积极的应对方式进行就业压力问题的处理和缓解,会依据个人个性,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数量较少,且均为女性,受客观条件影响,在结论描述中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此研究结论可作为一种参考,希望能对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就业提供帮助,有助于他们实现更好的职业规划。

四、小结

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职位。高校在临床护理专业教学中,应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鼓励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学习;通过各种面试模拟和心理培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临场能力的發挥,减轻就压造成的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还可通过联合办学,直接为医疗单位进行定向培养,从而解决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总而言之,对于普通高校的护理专业实习生而言,在受到社会环境、专业能力、个人能力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后,通过以上策略,能够帮助学生通过积极的应对方式去缓解心理压力,改变就业困境,是非常值得尝试和应用的。

参考文献:

[1] 刘惠.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J]. 才智,2019(04):56.

[2] 文梅,康丹丹,庄伟琼. 不同学历护生临床实习后期的压力源比较[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05):614-617.

[3] 赵秋阁,李婧,董茂江,等. 护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对策探讨[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07):769-771.

[4] 杨红萍,周菊红.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6):168-169.

[5] 金瑞阳,欧伟伟. 压力源量表对本科护理实习生的指导意义及对策[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6):20-22.

[6] 饶春梅. 三级甲等医院护理本科实习生压力源调查及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7):1343-1346.

[7] 孙爱玲,张小莉,王乐霞. 护生实习后期压力源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 全科护理,2016,14(02):178-179.

[8] 符莹. 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基于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结果[J]. 内江科技,2022,43(02):137+144-145.

(荐稿人:杨雪琴,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护理实习生就业压力应对策略
门诊部护理实习生满意度调查分析
关于生物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的调查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当代考研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护生临床应用健康评估知识的调查分析及改革思考
护理三级查房在老年病房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