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2022-05-30 10:48苏玉麟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苏玉麟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理解能力提升的初级阶段,也是打好阅读基础的关键环节,教师应让学生博览群书,并为学生构建一个长效阅读机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群文阅读是指以一个议题为标准,选择多篇文章组合,以供学生阅读、理解,意在提高学生的文字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本文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更好地对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小学;群文阅读

一、凝练聚合,生成议题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构建一个群文阅读议题模式,为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夯实基础。作为群文阅读的内在逻辑支撑和教学出发点,合理确定议题是学生开展群文阅读的重要基础。教师可以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为学生构建群文阅读体系,可以将教材中的某一篇文章,作为主要阅读内容,以此为依据,为学生选择更加丰富、多元的阅读题目,以此形成课内与课外相融合的群文阅读内容。

例如在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时,由于这是一篇游记,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寻找一些课外读物与本篇课文组成群文,以供学生进行阅读。教师也可以根据文章的作者为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内容,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叶圣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爬山虎的脚》《小小的船》等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叶圣陶更多的作品,领略叶圣陶的行文风格。

二、思维转换,提高能力

对小学生进行群文閱读教学引导,其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阅读内涵,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群文的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寻找群文阅读内容中的相同点,也要寻找群文阅读中的不同点,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物描写一组》知识内容时,这是一篇引导学生认知不同人物性格特征的文章,比如“初见林黛玉”“胖墩和小嘎子的摔跤比赛”等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引申阅读,可以阅读原著内容,以此更加深入理解课文中描写的人物性格特征,并对不同人物的性格进行对比,以此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分析能力。

三、读写结合,强化表达

阅读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教师应通过群文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支持体系,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群文阅读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一篇课内或课外自己喜欢的文章,并以此为依据自行寻找阅读素材,组成群文阅读内容。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阅读的所有文章进行归纳总结,写出综合读后感;也可以模仿群文阅读内容,写一篇主题作文,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群文阅读内容,并对阅读内容进行分类,比如游记类、写景类、抒情类、人物类、科普类等,如科普类的群文阅读可以包括《昆虫记》《科学启蒙》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群文阅读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相关阅读内容的读后感或小故事,以此提高以读促写的教学效率,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兼顾内外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曾经提到过,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三分需要依靠课内,七分需要依靠课外。课内教学只是帮助学生走进语文世界的大门,而课外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学习精彩纷呈、奇观壮丽的特点,如果能够有效连接课外学习以及课内学习,学生的群文阅读也能插上飞翔的翅膀。但是从很多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参与群文阅读的过程中,阅读方法不合理、阅读种类受限、阅读状态被动等方面的问题依然亟须解决。教师组织的群文阅读活动不能局限于课内,也需要重视向课外延伸,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的深度以及广度,提升学生阅读的厚度,使学生在参与群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精彩体验,使得阅读教学的目标能够真正有效达成。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就可以合理应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将一些课外的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推荐阅读的篇目可以包括张碧的《庐山瀑布》、范仲淹的《庐山瀑布》以及徐凝的《庐山瀑布》等篇目,同时组织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对课外篇目进行学习,使学生真正能够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实现知识储备的丰富,不仅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使课内教学目标有效达成,还能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

五、点面结合,强化关联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局限于教材是最为显著的一个弊端,而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则可以尝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文章筛选能力。从长期教学实践的角度来分析,在组织学生参与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能够为学生构建博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群文阅读教学体系,一方面要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另一方面要避免学生杂乱无章地进行群文阅读,教师应该充分突出教材的中心地位,依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文章分类。以上述为基础,始终坚持以点带面的基本原则,真正实现逐步铺开。从具体实施的角度来分析,如果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围绕的是同一主题,教师则需要能够从文章的写作手法、人文内涵以及文章内容等角度出发,确定文章之间的关联点,并以所确定的关联点为基础,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

例如教师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篇文章时,本篇文章属于一篇寓言故事,文本不仅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还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为依托,在文本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阅读寓言的方法,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一定启发性并且适合他们阅读的故事,组织学生自主进行阅读。通过以点带面的阅读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强化课内文本以及课外文本之间的关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学生对于寓言这种文本特点的理解,进而为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打好基础。

六、组织活动,强调参与

群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其中实践活动形式被教师广泛运用,并得到了较强的教学效果反馈。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果,将群文阅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教师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促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阅读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丰富学生阅读内容的有效方式,更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及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小学语文《猎人海力布》一课的教学中,以了解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和心理活动的词句,并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及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为主要阅读教学目标。根据本课内容对学生展开活动教学,可以通过多元化的阅读互动环节和内容,促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进一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充分利用丰富多元的阅读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果,促使学生深度理解和掌握相关阅读内容,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质水平的教育目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不同题材的书籍,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得到突破性提升,也可以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文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达志.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分析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9):297-298.

[2]张红,夏玉凤. 小学语文教材内外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129-130.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