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022-05-30 10:48陈苗苗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启蒙教育幼儿教师幼儿园

陈苗苗

摘  要: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教师主要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那么,当代幼教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呢?

关键词:幼儿园;启蒙教育;幼儿教师

一、幼儿教师的基本理念

(一)幼儿为本

《新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更应当拥有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真正地将儿童看作一个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特点的人,在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尊重儿童主动发展的需求。

遵循“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儿童主动发展。儿童的发展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要注重发挥儿童的自主性,注重在尊重儿童兴趣的基础上使他们全面、充分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在生活上,注重让儿童学会自我服务而不是包办代替;在学习上,注重让儿童主动探索而不是教师灌输知识,最终让孩子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小主人。

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儿童,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要把所有儿童的潜能释放出来,以满足每个人的发展需要。在促进每个儿童发展的基础上,任何面向部分儿童或歧视部分儿童的做法都是不被允许的。要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对每个幼儿进行适宜的教育,以充分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坚持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的全面教育,实现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幼儿的现实需要,还要不断提出挑战,有意识地激发幼儿的学习需要,并提供支持,使儿童主动、有效地学习。

(二)师德为先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师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幼儿教师的目标

(一)做有理想信念的幼儿教师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理想信念是前提,理想信念是好教师的人格基石。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有可能在孩子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教师只有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教育才会灿烂,学生才有希望。

(二)做有道德情操的幼儿教师

所谓道德情操,是要以德修身、自我完善;以德治学、积极进取。道德情操,是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体现了道德育人的导向。

“好教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试想,一个品德恶劣的教师如何去教导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作为“人之模范”的教师,一言一行带有强烈的示范性。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就必须处处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标尺。

(三)做有扎实学识的幼儿教师

扎实学识,是对教师起码的要求,体现了知识育人的导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所以身为一名教师应该要有扎实学识。这种知识不仅包括基础的文化知识(自己的本专业的知识,同样包括其他科目的知识),实践性知识,还要做到“博学”。面对当前的信息化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多元、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做一名好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识,努力提升自身,才能满足学生绵延不绝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和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做有仁爱之心的幼儿教师

仁爱之心,是教师的职业所需,体现了和谐育人的导向。面对不同的孩子,必须有颗仁爱之心,仁爱之心是保障。好教师必然是仁爱之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

三、优秀幼儿教师的标准

(一)爱孩子

既然是孩子王,首先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因为爱,才有可能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坚守这份清贫,坚守这份岗位,与孩子为伍,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因为爱,才会倾其所有为孩子着想,被他们的喜怒哀乐所牵绊;因为爱,才会想孩子所想,才会在工作中不断突破自我,只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二)爱家长

因为爱所以爱。爱班级里的孩子,就会去爱孩子的家长,就会希望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想要用爱去感染家长、感染孩子。而孩子也会在这种爱的氛围中,去爱别人,与人为善。家长也能在这种爱的氛围中,去感受与孩子相处的幸福,与教师沟通的美好,乐于与教师交流,与教师为伍,才能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三)爱工作

因为爱才能好好工作。如果每天都对工作充满怨恨,充满负能量,又怎么会好好工作呢?只因对幼教工作充满热爱,才会发挥所有的潜能,才会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成长,才会用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喜爱的工作中,不断地进步,只为孩子的那份美好。

(四)爱学习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想给孩子解答那一万个为什么,要想驾驭好课堂,组织好孩子的各项活动,引导好孩子的生活学习与游戏,做好他们的引航人,为他们人生的启航做好铺垫。就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我,不断地磨砺,才能在一次次的学习成长中,感受孩子的成长,领悟孩子的快乐,才能在给了孩子一碗水的同时,明白自己拥有一桶水的重要。

(五)爱反思

爱反思的教师一定不会差。每一次学习后的反思,每一次与家长交流后的反思,每一次与孩子互动后的反思,无论工作还是生活,能够在点滴小事中,学会反思自己,在不断反思与换位思考中,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亦会有豁然开朗的美好。

教书育人,成就孩子,不要忘了自己。幼师的人格魅力、行为举止,能带动孩子,照亮孩子,也照亮我自己。要有自我成就感,成为最好的教师,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赵运兵. 提升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4):107-112.

[2]吕新蕾. 幼儿教师学前融合教學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8(02):35-37.

(责任编辑:秦  雷)

猜你喜欢
启蒙教育幼儿教师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小学数学逻辑启蒙教学分析
儿童启蒙教育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