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改革策略研究

2022-05-30 01:26冉秋蕊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30期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改革

冉秋蕊

摘要:复杂国际竞争局势下,国有企业要精准定位自身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和地位。科学确立改革目标,明确发展方向,有战略思想和远见,对国有企业管理和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国有企业要做到管理和教育手段并重,注重培育现代化管理人才。同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并将大数据技术合理介入管理和经营过程,由此生成易操作可实施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展现出特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实际开展经营和管理活动过程中,要通过改革和创新快速适应日益变化的国际市场。组织和开展生产经济活动过程中,要科学配置生产要素、合理投入人力资本,以此有效维护社会经济顺畅运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要实现全面化、多维度、深层次的制度改造和模式創新,构建智慧化和现代化的管理和经营环境,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和管理优越性。

一、国有企业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一)社会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

国有企业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有效整合和配置国有资产,为各领域创新发展和业务转型提供重要助力。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必须主动和积极肩负社会责任和历史重责,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国际竞争形势,科学有效地创新和改革。

(二)我国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和放宽市场准入,大量国外资本涌入中国市场,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在此形势下,我国若想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和繁荣,必须发挥国有企业作用和价值,肩负起与跨国企业竞争的职责。从某种角度来说,国有企业是我国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决定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制造业经济的增长情况,更是有效控制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必须通过持续和科学改革,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支撑

国有企业占据大部分的支柱产业,涉及石油、化工、电子、基建等各个领域,对我国整个市场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转型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如国有发电设备企业为整个市场输送70%的电站设备,占据市场主要资源,对行业生产总值的提升做出极大贡献。从这个层面来看,国有企业已成为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支撑,对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提升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人才教育与管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企业的管理体制得到很大改善,而且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起到大力应用和借鉴作用,提升良好的改革和发展效果。然而目前新形势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方面的影响和挑战,现有国有企业在发展中缺乏完善的人才教育管理体系。对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多重视不足,而且人才培养的组织结构不合理。人才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创新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忽略人才培养,则很难突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局限性,不利于将人才的优势和作用体现出来。国有企业在现有人才教育和培养中,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未能根据国有企业人才培养要求,创新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方案,对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工作缺乏认识。另外,人才教育与管理期间,给予创新型人才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较少,其人才培养内容、模式相对落后,注重国有企业人才工作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未能合理提升其良好的综合素质、文化水平,导致其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存在许多困境。

(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其经营活动的中心是生产,经济成本、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不足。在经济体制转型和市场化机制确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也发生巨大变化,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竞争力,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在成本管控、产品营销等方面出现较大缺失,从而影响部分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效率,造成国有企业在市场营销和竞争中处于劣势。为了提升其发展水平,应该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国有企业还存在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未能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快速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从而导致其差异进一步加大,甚至影响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国有企业在发展中,未能根据内部控制管理需求,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其各部门在内部控制管理等方面缺乏交流,而且还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间接制约和阻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开展,难以真正提升实际的内部控制工作效果。

(三)忽略对大数据技术的使用

目前新形势背景下,国有企业管理工作应该转变传统工作态度、观念,加强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的使用。尽管部分国有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开展工作,但是仍然存在大数据技术使用不完善的情况,未能真正将其技术优势发挥出来,导致其发展工作效果不理想。大数据技术在使用中,可以充分分析国有企业日常工作问题、困境,不断找出国有企业发展的数据优势和作用,为国有企业日常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观念相对落后,所以在实际管理中缺乏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大数据技术挖掘国有企业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很难帮助企业从多方面了解自身发展现状、问题,制约和阻碍国有企业自身的进步和发展。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计算出各项工作数据和结果,提升其数据管理的真实性。如果忽略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则也给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带来很大困境,甚至还会阻碍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降低实际发展的效果,不利于强化实际的工作水平和效率。

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目标

(一)进一步整合国有企业优质资源

在正确财政政策的指导下,国有企业要科学整合和配置优质资源,确保每一项资金都能用到实处。将全面从严治党理念要贯穿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全过程中,根据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领域的管理现状,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国有企业优质资源。将资源资本集中在重要工程上,并能关切国计民生问题,做好智慧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方面的资金供给力度,合理分配资源资金,在国家和社会各领域发展中真正体现国有企业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二)逐步实现人的现代化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要主动适应市场化环境,根据市场和大众反馈,客观和理性反思和诊断自身体制和机制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尤其,要主动改善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确保人的现代化,才能保证整个管理机制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要通过科学和有效改革逐步实现人的现代化,确保人力资本潜能价值得以最大程度挖掘,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充足的智慧支持。作为我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国有企业必须重视培育优秀人才,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共同应对严峻和紧张的国际竞争局势。

(三)增强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国际竞争力

国有企业改革要以效率问题为导向,不断增强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国际竞争力。作为与跨国企业竞争的主力军,必须结合国际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经济增长率,科学创新和优化管理模式。国有企业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形成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不被既定的思想和体制所限制。改革的目的是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而不是对既定的制度体系、设施设备、管理模式等方面流程化、表面化地改进。国有企业改革要体现全面性和深层次性,要真正持续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助力国民经济持续和稳定地增长。

(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国企的发展作用

国有企业在发展中需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突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特征。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只有运用先进科学的技术,才能合理掌控、占据市场。国有企业可以在科技创新与发展中,提升科研的投入力度,给予科研人员应有的研发支撑和技术保障,使其人员可以更好地参与到科技创新和科研发展中。国有企业需要强化科研转化效率,加强校企合作,创建高效的科技转化模式,充分发挥科技转化对于国企发展的优势。科技创新中需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高素质科研人员为出发点,达到人才强企的工作目的。互联网时代下,科技创新还需要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之间结合,并通过各项科技创新软件和设施,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保障,推动相关工作创新发展。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国有企业可以加大其科研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以此满足不同科研人员在科技创新中的需求,使其在科研创新中取得较好成效。国有企业可以给予科研创新人员相应的政策、福利保障,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不断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提升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竞争力。在相应政策和福利支持下,还要增加国有企业其他员工对科技创新、科研工作的认知,不断将员工工作的潜力和能力发挥出来,使其在企业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将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工作提上日程,极大地改善传统国有企业发展现状,达到企业与时俱进发展的目的。

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管理和教育手段并重培育现代化管理人才

人才是国有企业保持创新力和发展能力的核心力量,在创新和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注重孵化现代化人才,并利用有效手段进行管理。国有企业要实现管理和教育手段并重,加大人才教育和管理投资,根据时代和企业发展需要,制定系统和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方案。致力于培育具有现代思维、国际视野、卓越才能、信息素养的现代化人才,懂得利用现代工具处理疑难和复杂问题。国有企业应沿着这样的思路,以正确的改革目标为导向,设计和实施人才培育和管理方案。如构建大规模开放型在线学习平台,定期组织职工深入学习领域知识、行业精英、先进技术、行业法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从不同层面和维度强化职工职业能力。国有企业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和改革,以此才能持续继续优秀人才,以教育手段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切实发挥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作用和价值,助力国有企业深度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通过科学孵化和管理现代化人才,持续增强国有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在各个领域都能推动社会经济效益的增长。

(二)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和创新的整个过程中,要处理好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各个部门需发挥协同效用,共同参与到组织决策和企业经营活动中。国有企业要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布局,有针对性地优化和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制定新规则、标准、流程、规则、模式,形成新主张和新设想,内外形成联动,确保组织内部优质资源和人力资本发挥应有作用和价值。国有企业要合理引进020电子商务模式,将线上信息资源整合与线下服务进行科学融合,以此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根据大众需求、国际社会竞争态势、市场定位,灵活和科学调整管理制度和规则,构建一套可应对复杂局势的内部控制长效机制。无论在城市绿化方面,还是国防设施管理层面,都要以人民利益为先,不断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国有企业要高质量服务城市居民各项需求,以外界反馈为参照,对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体制进行优化和完善,通过科学和理性的成本效益分析生成最佳方案,进而全面提升财政资金的利用率。管理层和决策层要在民间投资方面进行全面思考,制定新型服务模式和经营手段,结合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冲突和矛盾,灵活优化内部控制机制。要通过科学改革切实做到为民谋福利,真正体现国有企业的改革价值和意义。

(三)大数据技术合理介入管理和经营过程

国有企业功能与作用的发挥,要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通过有效深化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管理和经营的现代性、智慧性、灵活性、交互性,不被既定体制和管理机制限制和影响。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管理质量提升所产生的影响,主动将大数据技术合理介入管理和经营过程,对工作质量和成效进行即时性评价。各部门负责人要具备大数据思维,积极采集、分析、处理信息数据,并深入应用于组织决策和战略规划设计工作中。国有企业要吸纳体制外的先进经验和理念,通过有效和可靠的大数据分析,精准总结社会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对经营范畴进行合理拓展,并制定科學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和经营形式,做到以数据说话,不再出现一言堂、领导拍板定决策的问题。要紧密围绕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灵活调整生产和经营流程,把好管理过程质量关,确保国有企业真正发挥主力军作用,具备显著优势与跨国企业竞争与合作。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要科学整合和配置资源,将人力资、资金资本用到实处,切实解决民生关切问题。而在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整个过程中,国有企业要持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而全面提升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朱颖.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的实施策略探究[J].中国市场,2020(32):94-95.

[2]李芳.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特点及策略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0(21):71-72.

[3]邓锐.新时期国有企业办公室管理质量的提升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0):218-219.

[4]李晓宁.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实践策略[J].人力资源,2020(18):124-125.

[5]李晶.创新资本运营策略促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研究[J].财会学习,2020(26):160-161.

[6]武青青.新形势下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研究[J].管理观察,2019(14):31-33.

[7]吕景璟.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创新工作的有效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4):202-203.

(作者单位: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

猜你喜欢
新形势国有企业改革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改革创新(二)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