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系统评价

2022-05-30 10:48李小军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21期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血液流变学凝血酶

李小军

【摘要】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使用血塞通联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注射用血塞通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本院自拟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试验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凝血酶指标,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應发生率为12.00%,与对照组患者的8.00%无差异(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使用血塞通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联合治疗,临床效果可以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显著改善脑梗塞高凝状态及脑组织代谢,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不会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血塞通注射液;脑梗塞;血液流变学;凝血酶

【中图分类号】R255.2. 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21-0019-04

脑梗塞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是一种致残率及病死率很高的疾病。脑梗塞的治疗目标以改善脑的血液循环、增加缺血区的半暗带区的血流及氧的供应、控制脑水肿和预防并发症为主。脑梗塞在中医学中属于中风的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认为中风是由于积损正衰,加以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或情志不舒,导致脏腑功能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淤血痰热内结,经脉痹阻,脑窍壅塞而发病,“益气化瘀”是治疗脑梗塞的根本[1]。血塞通注射液的有效成分是中药三七的提取物,其主要成分三七总皂苷具有与丹参及川芎嗪类似的作用,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纤维蛋白降解,降低全血粘度、增加脑血流、清除氧自由基和活血化瘀等作用[2],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闭塞性心脑血管疾病,但部分脑梗塞患者使用血塞通治疗后,病情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为进一步改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本院考虑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此次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来治疗脑梗塞患者,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6~83(62.71±5.32)岁,合并症为高血压21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7例。试验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7~81(62.14±5.73)岁,合并症为高血压19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合并症比较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经神经系统查体及颅脑C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患者均符合脑梗塞相关诊断标准[3],且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72 h;(2)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并签署协议书。

排除标准:(1)合并有颅内出血的患者;(2)合并有脑膜炎、脑肿瘤的其他颅内病变的患者;(3)患有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4)对实验用药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在抗血小板凝聚、调控血糖血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预防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使用注射用血塞通(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437,规格400 mg/支)治疗,用法用量:400 mg血塞通+250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一个疗程。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以本院自拟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基本方为黄芪30 g,丹参20 g,赤芍20 g,当归10 g,川芎10 g,红花10 g,桃仁10 g,地龙10 g,蜈蚣2条。随证加减:气虚严重的患者加党参10 g,阳虚严重的患者加菟丝子10 g和淫羊藿10 g,痰多患者加胆南星5 g和竹茹5 g,血瘀严重患者加党参10 g和葛根15 g,痰多患者加半夏9 g和山竹黄5 g,言语謇涩甚至失语的患者加石菖蒲10 g、远志5 g和郁金15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14 d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液流变学参数、凝血酶指标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量化处理,该量表评分范围0~ 42分,分数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呈正比。根据患者NIHSS评分改善情况及病残程度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标准如下:NIHSS改善率=(治疗前NIHSS评分-治疗后NIHSS评分)/治疗前NIHSS评分×100%。(1)基本痊愈判断标准为观察患者NIHSS评分,若改善率在90%以上,病残程度为0级,肌力及语言功能恢复正常;(2)明显进步判断标准为NIHSS改善率46%~90%,肌力改善2级及以上;(3)进步判断标准为患者NIHSS改善率18%~45%,肌力较治疗前改善至少1级;(4)无效:未达到上述三条治疗标准。

使用贝克曼全自动血液粘度动态分析仪,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液流变学参数加以测定,相关指标包括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聚集率;使用Ameiungkc-4A血凝仪,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指标加以测定,相关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T、TT、APTT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PT、TT、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与对照组患者的8.00%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5。

3 讨论

脑梗塞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等特征,其临床症状表现比较复杂,病情较轻的患者无明显症状,临床称之为无症状性脑梗塞;病情严重的患者则会出现肢体瘫痪、急性昏迷甚至死亡,若患者的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出现多种后遗症和并发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西医治疗通常以溶解血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手段[4],可以加速血栓溶解,增加患者脑梗塞的再通率,实现脑梗塞区的再灌注,有利于可逆性神经元的恢复,缓解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但治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中医对脑梗塞认识较早,在治疗脑梗塞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特的优势,脑梗塞属中医“中风”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风、火、淤、痰、气、虚是脑梗塞的病理因素,而阴阳失调、痰浊凝脉、血瘀气虚、气血逆乱、痹阻脑脉、神机失用为其基本病机,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是脑梗塞的基本疗法[5]。血塞通注射液是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期中提取的一种中药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现在药理学研究已经证明,三七总皂苷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凝血酶的活动性,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降低全血粘滞度的作用,用来治疗脑梗塞,对损伤坏死的脑组织细胞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6]。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血塞通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2.00%,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因此,本院考虑在血塞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院自拟的补阳还五汤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气虚血瘀之偏瘫的常用方剂,其主要成分有黄芪、丹参、赤芍、当归、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及蜈蚣。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气升阳、脱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本方重用黄芪,以达到峻补元气的目的,现代药理学也已经证实黄芪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皂苷成分,够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害[7];丹参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现在药理学研究证明,丹参具有抗凝血、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聚和血栓形成、调节血脂的作用,还能够增强免疫力,调控糖血脂,减少红细胞计数,延长凝血时间[8];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赤芍的醇提取物中含有儿茶素、赤芍总苷及丹皮酚,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是赤芍“活血化瘀”功效的物质基础;当归具有活血补血的功效,现在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的治疗,与川芎、熟地、白芍等配伍,能够增强其补血活血功效;地龙具有通经活络、清热熄风、平喘、利尿的功效,现在药理学研究表明,地龙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液循环,溶解血栓;川芎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能够扩张脑血管,降低血小板粘附,改善微循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的功效,在红花对实验动物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脑水肿的影响中发现,红花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并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在短时间内透过血脑屏障,促进脑血流量,改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症状;蜈蚣具有祛风、散结、定惊、攻毒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脑中风、惊痫、破伤风等,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补气通络之功效[9],能够缓解脑缺血组织损伤,有效预防和治疗脑中风。

本研究用血塞通注射液与补阳还五汤对脑梗塞患者进行联合治疗,结果显示:依据标准对联合用药的试验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展开统计,其统计结果与单独使用血塞通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更高,试验组血液流变学参数及凝血酶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降低患者血液粘稠度,加速血栓溶解,尽快实现脑缺血再灌注,改善缺血缺氧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害,从而改善脑梗死的预后,并且联合用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推广。

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在使用血塞通进行治疗时,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联合治疗,临床效果可以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发挥抗凝、降粘、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改善脑梗塞高凝状态及脑组织代谢,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并且补阳还五汤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与单独使用血塞通治疗比较存在显著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文才. 补阳还五汤加减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19,9(21):218-219.

[2] 周啸天,骆亚莉,李佳蔚,等. 补阳还五汤防治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2,38(9):1011-1015.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4]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卒中学组,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下)[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4):287-291.

[5] 牛冰. 活血化瘀类中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影响[J]. 医药前沿,2021,11(22):172-173.

[6] 王峥,林琳.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和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4):469-473,490.

[7] 朱颜,纪永毅. 补阳还五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17,38(10):1388-1390.

[8] 王婷婷,张素华,陈冰. 补阳还五汤、针灸、康复训练联合疗法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2020,40(10):121-123.

[9] 王伟. 加味補阳还五汤联合血塞通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效果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A3):85.

猜你喜欢
补阳还五汤血液流变学凝血酶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治疗糖尿病性便秘48例临床体会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意义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探析脑血栓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不同温度的造影剂粘度对CAG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临床观察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肾病综合征38例
老年冠心病等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体会